中药的命名大多都有规律可循,一般是根据药物的形态、气味、颜色、药用部分、功用、产地、采收季节诸方面的特征,单独或综合起来命名的。以形态命名的,如牛膝,就是因其茎节粗而膨出,状似牛的膝关节而得名,真是栩栩如生。
以气味命名的,有甘草之甜,苦参之苦,五味子之五味俱备等;麝香则以其“香气远射”而闻名遐迩。
在颜色方面,有红花、紫花地丁、白菊等;最有意思的是金银花,其花初开时色白,后来转成黄色,故用金、银二色来作比喻。
以药用部分命名的,有冬瓜皮之用皮,杏仁、桃仁取其核仁,橘络之用络等。
以药物功用命名的,有孩儿参之用于补益儿童气虚,益母草之有益于妇女,骨碎补用于接骨,防风用于伤风感冒及风湿痹痛等。
以产地命名的则更常见,如川芎、蜀椒、阿胶、浙贝母、滁菊等。
半夏的地下茎块成熟于夏季之半,夏枯草入夏后即全草枯萎,故它们是以采集时间命名的。以采集人命名的,则有何首乌,这是因为传说有姓何的老人长期服用此药,白发转黑而得名,其他还有徐长卿、管仲、刘寄奴等。
在目前常用的中草药中,也有不少是来自国外的,故它们的命名就颇有异国情调了。如曼陀罗,它的原意是美丽而细小的圆形花朵;诃黎勒则是“天主持来”的意思。
另外,有些中药的别名也颇耐人寻味。甘草有调和诸药的功效,尤似和事的国老,故又称“国老”;大黄泻下作用猛烈,功大力专,好似勇猛无敌的将军,故也称“将军”;其他如灶心土称“伏龙肝”,花生衣称“凤凰衣”等,也富有情趣。
一般说来,我们见到一味中药名,可以顾名思义,推测其形态、气味、功用,但也有名不副实的,千万不能望文生义。天花粉是栝楼的块根,万不可真的认为是花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