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的生活图景
一、人的生活在历史中传承
动物的生命是个体的不断“复制”,是纯自然属性的不断再现。而人的生命是创造性的历史传承,是下一代在上一代的基础上,不断地传承和创新,所以人的生命是历史性的。
“物种的尺度”限定了该物种的行为,只能是特定自然环境的产物,而无法超越自然环境。由于自然环境变迁如此缓慢,所以动物界的生命延续,采用了遗传繁衍的方式,形成父子一样的生命现象,这是为了适应并没有显著变化的旧有自然环境。
人从产生之日起,就不再隶属任何具体自然环境,而是必须面对一切自然环境,从而没有了“物种的尺度”。人必须依据自己的社会实践,寻找、生产所需的一切,并且逐渐把万物统一成一个整体,形成属人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依人的“目的性”而形成的世界,我们称之为文化的世界、意义的世界、生活的世界、精神的世界等。
人的生命具有双重性,即“获得性的遗传”与“遗传性的获得”的统一。这种统一形成了个人生活、人群生活和人类生活。“获得性的遗传”是文化传承,是个人、人群、人类社会在实践中形成的。“遗传性的获得”是个人、人群、人类在自然生育中内含的素质。人的生命就是文化的传承的历史,它是个人、人群、人类行为的不断升华和丰富。
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创造了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并把相应的事物统一成特定的整体,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如经济的、科学的、政治的、宗教的、哲学的。世界在实践交融中形成了不同的面孔,诸如宗教的世界、艺术的世界、伦理的世界、科学的世界等。实践是人的生活本质。
实践又是人类的进步方式。动物是通过基因变异而适应环境。人则是通过创造、发明赋予各种行为以社会内涵,使万物进一步融合。正是有了选择性,人类才能比生物进化得更为迅速、更为有效。所以实践不是天然的自然产物,而是人按照自身的内在尺度,选择不同的环境因素而形成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丧失选择,人的生活就不是能动行为,而是动物式的生存。
在生活传承中,语言成为文化遗传密码的载体。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求、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语言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就离不开语言。每一种语言,每一个语词、语句、语调、语声,甚至是书写的笔画,都涵盖了人类文化的信息。在语言体系中,语词与语词相联,形成了一个语言中的文化世界。这个文化世界内含了人的生命结构。只有破解、了解每一个词意以及内涵的人生境界,才能懂得一种文化。
人类产生了语言,才使“文化遗传”成为可能。口口相传,文字传承,才保存了历史的轨迹。
人有了文字,才超越了动物界并开始了自己真正的有觉悟的历史。
二、自在世界与自为世界的统一
“自在世界”是指与人的实践活动发生联系的那部分世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们普遍性地把整个自然界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的依赖对象,人又运用工具把自然界的一部分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而言不是人的身体,是人通过劳动把自然界的一部分变成了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实践使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后,反而使人更全面、更根本地依赖于自然和社会运动规律。如果离开社会规律,仅从自然规律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存在就是动物式的存在。所以,人在“自在世界”面前,必须把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结合,使“自在世界”呈现属人的性质。
人类在物质生产的过程中,造成了日益突显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恩格斯曾经警告人类,人类总以为征服了自然界,但是自然界总是对人类的征服进行强烈的报复,“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与否决定了人类的存亡。马克思也认为,应当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身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交换。但是今天人类的物质生产却依赖于大自然的高消耗,完全违背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
人类在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把推进生产发展、实现生活富裕、保持生态良好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借助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物质生产实践中,人形成了相应的社会关系体系,最终构成了“自为的世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结合,构成生产方式,它是“自为的世界”的基石。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的物质前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变化和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发现使人类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依据这一原理,人类第一次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谜”,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
在社会存在的基础之上,人类构成了自己的意识形态,即“文化世界”。文化是以人类社会实践为基础,以各种方式为中介把握世界的结果。同时,它又是人作为现实的人与世界发生现实的“属人”关系的前提。“文化”作为既定的前提,限定了人类创造历史的行为,使人成为历史中的人和丰富的现实的人。个人是活的文化载体,个人也是文化的直接受益者。
个人拥有文化是通过“语言”,而不是视听感觉。通过“语言”内含的逻辑,个人把万物统一成一个整体。而视听之觉仅是对事物某些片面的、支离破碎的刺激的感觉。文化哲学家卡西尔提出,“语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特征并不是它的物理特性,而是它的逻辑特性。从物理上讲,语词可以被说成是软弱无力的;但从逻辑上讲,它被提到了更高的甚至是最高的地位:逻各斯成为宇宙的原则,并且也成了人类知识的首要原则”;“在这个人类世界中,言语的能力占据了中心的地位。因此,要理解宇宙的意义,我们就必须理解言语的意义” 。现代哲学解释学进一步提出,语言作为“文化的水库”,它构成了历史与现实之间、“历史视野”与“个人视野”之间的一种“视野融合”,构成了人与历史、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自我理解。
人的“文化世界”是人安身立命的世界,它回答了人“为何生存”和“怎样生存”,使个人明确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这样,人把生存的世界变成了人应向往的生活地,“文化世界”使“生存世界”和“自为世界”变成了美好的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