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实的文化世界

现实的文化世界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伦理道德诉求是个人主动牺牲自己的利益,维护与他人应有的关系且满足他人利益诉求的行为。
现实的文化世界_属人的世界

第二节 现实的文化世界

现实世界是利益关系的世界,在利益关系的处置中人类创造了伦理世界、科学世界和哲学世界,使人由天国的幻想来到了人间。

一、自我的伦理世界

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的精神力量。道德是个人自觉追求美好社会群体生活的信念、行为和品性的统一体,是大写的个人和孤行的个人。

从语义学的角度,道德分为两部分:道,是万物运行变化的规律,引申为社会规律。德,是指认识规律、遵守规律,使个体同于“大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称为“德”。“外施于人”且不自居,为“玄德”。达到“玄德”境界者为同于“大道”的圣人。

“伦,犹类也;理,犹分也。”伦,讲社会关系,理,讲关系处置。古人讲人生有“五伦”,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相应地,理有“五理”,仁、义、礼、智、信。弄清并践行伦理,人才会成为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获得鲜活的生命。

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之中,总要与他人发生广泛的社会关系和交往,如何处置彼此利益关系就产生了伦理道德诉求。伦理道德诉求是个人主动牺牲自己的利益,维护与他人应有的关系且满足他人利益诉求的行为。伦理道德行为避免了等价交换中拜物的思维与行为,注重人与人的关爱,把人看成是比物的交换更为重要的事情。通过伦理道德行为,使自然的个人存在直接升华为社会的存在,且为自觉的社会的存在,证明了人的尊严和自由,从而把人从会思考的动物提升为崇高的人,使人真正实现了人作为人的自我实现。

既然道德的特殊矛盾表现为个人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而这个矛盾的存在和解决又是由一定的经济关系所表现出的经济利益直接决定,那么,道德和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就成了伦理道德的基本问题。

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是经济利益关系决定道德,还是道德决定经济利益关系,以及道德对经济关系有无能动作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对道德的根源本质、发展和社会作用的不同理解,也决定着不同伦理体系的构建。

第二是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还是社会整体利益服从于个人利益。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对道德原则、规范、准则、行为方向、标准的境界的不同回答。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是社会性的存在,脱离社会个人无法存在,脱离个人社会也无法存在。人天然具有社会性,但个人的社会性不是天然具有的。个人必须通过各式道德行为确保自己的社会性的存在。

黑格尔把自我意识发展分成三个阶段,这就是“单个自我意识”、“承认自我意识”和“全体自我意识”三个阶段。个体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发展,就会变成社会的一部分,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单个自我意识”阶段,是指个人只意识到自身存在,并把自己和其他客体区分开来。他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看到了世界的无限广袤和自己的渺小,世界和他是完全对立的,他希望从世界中获得一切。黑格尔把自我意识发展的这个阶段称为“欲望自我意识”。

“承认自我意识”阶段,他意识到自己为他人存在。他在他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特点,他关注自己的特点,渴望相互承认。但是相互承认是冲突的过程,结果人与人之间建立了统治和从属的关系。

“全体自我意识”阶段,不仅意识到自己的差异,而且意识到彼此的共性,并以一切美德为原则。在“道德实体”中个体的“自我”成为客观精神的一个因素、一个部分。

个人的成长只有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协调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个人行为才是符合伦理诉求的,个人才是高尚的。首先,个人成长要体现社会正义、社会规范,不能随心所欲;其次,个人行为要体现社会真、善、美的标准。最后,个人行为总要把眼前与未来、局部与整体、个人与集体相结合。

个人总是通过结成群体来创造历史的。所以个人的目标和理想必须符合社会的理想。回避社会,关注“小我”,就会“耻言理想,蔑视道德,拒斥传统,躲避崇高,不要规则,怎么都行”。

道德的伟大意义在于使个人过一种崇高的生活。如果人人向往道德行为,就会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尊老爱幼。适当的克制、忍让,人际关系才能融洽。只有全社会贡献大于索取,社会与个人才能进步和谐。

首先,道德在个人关系处理时发挥着认识功能。人只有首先提高认识水平,才可认识到自己对家庭、社会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使人在行为之前就可以预知引发的道德结果,从而做出相应的调节,所以道德认识的功能就是提高道德生活的自觉性。

其次,道德在人人关系处理时发挥着调节的功能。一旦发生利益冲突,只要是非对抗性质的矛盾均可以通过道德手段加以调节。通过互相谦让,主动关怀,任何利益冲突都可以化解。并且可以使当事人双方相互认同,使损失降到最低点。所以道德调节更有利于团结合作。

再次,道德在人人关系处理时发挥着教育功能。良好的社会舆论、习惯养成、良知发现,可以教育人们拥有良好的道德意识、品质和行为。另外,榜样是无形的教育力量,具有比言辞更强大的威力。“行”更能说明事物的本质,更能感化他人。教育者言传身教使被教育者更容易懂得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树立正确的义务观、荣誉感、正义观念和幸福观念。不断的教育和自我修养使被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

最后,道德在个人关系处理时发挥着价值功能。道德规范和要求,为美好的人生提供了标准,使人的思想和行为更有利于社会和谐和人生幸福。道德的最大价值在于使道德信奉者成为自律的人,成为精神极度自由的人。我国哲学家冯友兰说:“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宇宙境界。”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就是要不断构建、完善各种社会关系。物质财富仅是人的本质呈现的必要载体。在个人利益关系发生冲突时,只有高风亮节,以人民利益为重,才会使社会关系和谐。

二、抽象的科学世界

科学作为人把握世界的方式,呈现了人类认知的最高峰。可以说科学是用抽象的概念系统地形成和确定、扩展和深化对世界理想化的认识。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在《人论》一书中曾经赞美过科学诞生的伟大意义。他指出,“科学是人的智力发展的最后一步,并且可以被看成是人类文化最高最独特的成就”,“在我们现代世界中,再没有第二种力量可以与科学思想的力量相匹敌。它被看成是我们全部人类活动的顶点和极致,被看成是人类历史的最后篇章和人类哲学的最重要主题”,“对于科学,我们可以用阿基米德的话来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推动宇宙。在变动不居的宇宙中,科学思想确立了支撑点,确立了不可动摇的支柱”。

人类在反复探知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了形式逻辑思维方式,这样人类思维就由形象思维进入到概念思维。此时展现在人们眼前的不仅是形象,主要是概念展示的逻辑本质。从此人类的思维活动总是要遵守逻辑原则。思维逻辑把人类由经验的世界带入了理性的世界。

思维的逻辑化,根源于人类“解释”世界的需求,人类不甘心于眼前的经验世界,而要探知理想化的属人的世界。在思维逻辑面前,世界的“共性”、“本质”、“必然”、“规律”逐渐被揭示。“个别”、“现象”、“偶然”存在的事物有了存在的说明。人类要想进行理论思考,必须首先要保证概念内涵的普遍有效性;其次要形成逻辑化的思维原则,保证思维过程的确定性和无矛盾性;最后要不断探知概念内涵的变化,使概念演化出一个理想的世界。而在常识思维中,概念仅是某物的“名称”,没有内涵演化的必要。在科学思维中,概念是具有生命活力的世界,思维就是要揭示、把握、描述和解释概念内涵的世界。

科学形成于对经验常识的批判。它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以理性抽象的逻辑构成关于经验对象的解释,说明或者反驳经验常识,用科学概念取代常识概念,以科学原理取代常识信念,把形式逻辑推理的常识前提转换为科学前提。

知识作为常识,它是从个体经验中积淀出的共同经验,而不是关于经验的普遍原理。知识只是经验共同体的日常活动模式,而不是这种活动模式的理论解释。理论解释就是要做到:主次区分、条件简化、内涵单一。

科学解释的最终结果是形成首尾一贯、秩序井然的符号系统。科学的新发现必须能够对原有的科学理论作出更为合理的理论解释;科学的新发现扩大了理论范围,使原有的科学认识被扩张。这样科学就会不断进步。

科学发展史表明,实践是科学产生的源泉,不同的时代都有自己的科学表达形式,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18世纪上半叶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范围扩大了,自然科学在知识上,甚至在材料的整理上大大超越了古代希腊,但是在一般的自然观上却大大低于希腊古代。人们把世界万物看成是相互孤立的存在物,形成了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在希腊哲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变化发展的东西,某种逐渐生成着的东西。在18世纪的自然科学家看来,世界却是某种僵化的东西,某种不变的东西。这表明,科学伴随社会实践而发展,形成了不同的科学时代。

学者们把欧洲中世纪称作“信仰的时代”,这正是哲学和科学成为宗教的“婢女的时代”;把文艺复兴时代称作“冒险的时代”,这正是恩格斯所说的“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是科学的求真求实精神重新开启的时代;把17世纪称作“理性的时代”,这正是近代实验科学兴起、科学理性逐渐扩展和深化的时代;把18世纪称作“启蒙的时代”,这正是逐渐盛行的崇尚理性力量的时代;把19世纪称作“思想体系的时代”,这正是恩格斯所说的由“搜集材料”转向“整理材料”的时代,建立各门科学的概念发展体系的时代;把20世纪称作“分析的时代”,这正是在现代科学既高度分化又高度整合的背景下,科学迅猛发展和自我反思的时代。

人类如何获得科学的知识,是科学家们必须要先弄懂的问题。近代实验科学和近代唯物论的奠基人弗朗西斯·培根曾对此有过精彩的分析,培根认为,为了获得真正的而又富有成果的知识,需要做到两件事情,即摆脱成见和采取正确的探索方法。偏见妨碍人类认知,培根列举了4种类型的“偏见”,即:倾向于只看到和相信所赞同的东西的“种族假相”;由于个人的偏爱所造成的“洞穴假相”;围绕语词和名称的争议而造成的“市场假相”;由于采纳特殊的思想体系、特别是忠于特定的哲学或神学体系而造成的“剧场假相”。只有消除这些偏见,才能科学地思考,另外,科学思维要求把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仔细的观察和正确的推理相结合。在培根看来单纯的经验主义者好比“蚂蚁”只收集,理性主义者好比“蜘蛛”只吐丝,而正确的思考者好比“蜜蜂”,把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相结合,做到“收集”、“酿造”、“吐丝”相结合。培根说:“实践家像蚂蚁,它们只知采集和利用;推理家犹如蜘蛛,用它们自己的物质编织蜘蛛网。但蜜蜂走中间路线,它从花园和田野里的花朵采集原料,但用它自己的力量来变革和处理这些原料。”

数学从简单的观念开始,通过谨慎的推理,精确地描述世界,成为科学成果中的巅峰之作。

20世纪是人类特殊的世纪,在百年的历史中,人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科学领域的成果令人瞩目。对于20世纪的科学,我国学者曾做过这样的总体性概括:从19世纪末至今,现代科学九十余年的进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三十年,为物理学革命阶段。其主要标志是X射线、放射现象和电子这物理学三大新发现,量子假说和爱因斯坦相对论。这些不仅把人类科学视野由低速宏观领域推进到高速微观领域,而且意味着对所有学科的理论基础、方法论原则进行了一次时代性洗礼,萌动着科学研究模式的变革。第二阶段是本世纪2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是现代基础自然科学普遍深入发展时代。其标志是量子力学的确立和核物理学的长足发展。量子力学确立的新的科学思维模式,为整个科学尤其是为原子核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量子电子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宇宙学等基础学科的崛起开拓了广阔的前景。第三阶段是从50年代始,现代科学进入了综合发展时期。其主要标志是以生物工程、微电子技术、新材料工艺为三大主干的知识工程部门,和以信息论、控制论及系统论为核心的方法论学科的兴起,使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浑然一体的网络结构。

我国有关部门在1999年12月进行了一次关于“20世纪影响人类生活的20大科技发明”的民众调查,结果是电脑位居“世纪发明”之首,其余各项依次为人造地球卫星、核能、因特网、电视机、激光、飞机、汽车、基因工程、无线电、光导纤维、航天飞机、雷达、克隆、避孕药、胰岛素、机器人、硅片、塑料和超导体。20世纪的技术发明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从而也使科学精神成为本世纪的时代精神。

当代科学的发展呈指数爆炸态势。本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所取得的科技成果的数量,比过去的两千余年的总和还要多。有资料证明,截至1980年,人类社会获得的科学知识的90%是第二次世界大战30余年间获得的。人类的科技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1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1倍,当前则是每3年至5年增加1倍。

在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指数增长的过程中,科学的发展又呈现了新特征。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形成的思维方式的特点是:从绝对走向相对;从单义性走向多义性;从精确走向模糊;从因果性走向偶然性;从确定走向不确定;从可逆性走向不可逆性;从分析方法走向系统方向;从定域论走向场论;从时空分离走向时空统一。

科学技术是历史变革的强大杠杆。发生在18世纪70年代,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革命,推动西欧国家相继完成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迅速过渡到机器大工业,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以电力的发明为标志的科学技术革命,使电力取代蒸汽机成为新的动力,使社会生产力又一次得到迅猛发展。20世纪中期以后出现的以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特别是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等高科技的出现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形态向信息社会或者知识经济形态的过渡。

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但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总是片面的,也缺乏对科技消极后果的控制,结果是科技在促进人类历史进步的同时,也在阻碍人类社会的发展。另外,私有制社会的生产方式也使科技的运用给人类带来了更大的危害。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时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着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不断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不断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 这表明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两重性,运用不当会对人类造成伤害。

科技只是片面地用来开发资源,忽视了人的发展,结果产生当代高科技条件下的“全球问题”: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我们的时代在为科学技术发展中所取得的进步而自豪的同时不要忘记对人生的目的和价值的思考。科技进步要有利于人本身的发展,有利于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应当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三、终极关怀的哲学世界

人总是要追问“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人类渴望在最深刻的层次上解释世界上的一切现象,找寻确定的、简单的、必然的、规律的和统一的“终极存在”。找到“终极存在”,才能解释一切,奠定人类自身在世界中的安身立命之本,即人类存在的最高支撑点。

“自然是人的法则”、“人是万物的尺度”、“上帝是最高的裁判者”、“理性是宇宙的立法者”、“科学是推动宇宙的支点”、“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些表达特定时代精神的根本性的哲学命题,就是哲学本体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人类提供的安身立命的支撑点。它们是特定时代人类用以判断、说明、评价和规范自己的全部思想和行为的根据、标准和尺度,是统一万物的终极价值。

现实世界是由大量偶然组成的世界,它们杂乱无章,毫无秩序,如何在属人的世界中把它们统一,这是哲学“终极关怀”产生的客观依据。

人的“终极关怀”表现为各式各样的思想。对这些思想的反思是哲学的使命。非哲学的思想是直接具体地实现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从而构成某种具体的思想。而哲学的思想则恰恰相反,是人类思想的反思维度,是揭露思维与存在之间的矛盾,是在对各种关于“存在”的“思想”进行的反省和批判。

在古代,哲学家曾把知识当作认识对象,企图为世界提供包罗万象的“知识总汇”。结果是哲学与其他具体学科无法区别。近代,哲学把寻找“知识的基础”作为使命,企图寻找到世界最一般的规律和本质,使哲学成为“科学的科学”。在现代,哲学退出了“知识领地”,把“知识领地”还给科学,独自反思各种思想,揭露思维与存在的现实矛盾——即全部思想与人的存在的矛盾。

在传统中,哲学是世界观的学问,而如今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不再以提供知识为目的,而是关心人的知识背后的思维的依据,即终极关怀。古人依据“人是万物的尺度”思维逻辑,去寻找朴素的生活知识;中世纪依据“上帝是最高的裁判者”的思维逻辑,寻找到了宗教生活知识;近代依据“理性是宇宙的立法者”的思维逻辑,寻找到了世俗生活知识;现代依据“科学是推动宇宙的支点”的思维逻辑,寻找到了商品社会的生活知识。

批判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它包括观念形态的精神批判活动和物质形态的实践批判活动这两大批判形态或批判方式。在人类的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否定世界的现存状态而把世界变成人所要求的现实的实践批判活动,既是精神批判活动的现实基础,又以精神批判活动为前提。这是因为,在观念上否定世界的现存状态、并在观念中构建人所要求的现实的精神批判活动,既为实践活动提供改变世界的理想性图景,又为实践活动提供满足人的需要的目的性要求。哲学的反思活动是一种观念形态的精神批判活动,它直接表现为对“思想”的批判过程。这主要是表现为揭示思想(使含混的思想得以澄明)、辨析思想(使混杂的思想得以分类)、鉴别思想(使混淆的思想得以阐释)和选择思想(使有用的思想得以凸显)的过程。

哲学反思对思想的揭示、辨析、鉴别和选择,并不是通常所理解的以某种确认的思想去代替其他的思想;恰恰相反,在哲学的反思中,所有的思想都是反思的批判对象。哲学批判所要实现的,是整个思想的逻辑层次的跃迁,也就是实现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和终极关怀的变革。哲学反思作为“批判的武器”,它以自身的巨大的逻辑征服力去撞击人们的理论思维,从而使人敞开思想自我批判和思想自我超越的空间,形成更为合理的理想性图景和目的性要求,从而以实践批判的方式使世界变成更加理想的世界。

在哲学描述的世界中,知、情、意融会一体,真、善、美相互依存。引导人类追求“天人合一”的真,“知行合一”的善,“情景合一”的美。

哲学并不直接批判思想,而是批判思想的前提。任何思想,不管是常识还是宗教思想,不管是艺术思想还是科学思想,都隐含着构成其具体内容、也超越其具体内容的根据和原则。这些根据和原则以文化传统、思维模式、价值尺度、审美标准、行为准则、终极关怀等形式构成思想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因此,要变革思想,就必须变革构成思想的逻辑支点。这就要求人们必须从思想自我反思的第一个层次——思想内容的反思,跃迁到思想自我反思的第二个层次——对思想构成自己的根据和原则的反思,也就是对思想前提的反思。这就是哲学的前提批判。

思想构成自己的根据和原则虽然深深地“隐匿”在思想的过程与结果之中,但它作为思想中的“看不见的手”和“幕后的操纵者”,却直接地规范着人们想什么和不想什么、怎么想和不怎么想、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怎么做和不怎么做。这就是思想前提对构成思想的“强制性”。

思想前提也是人类任何文化样式活动的前提。无论是常识的、神话的、宗教的、伦理的、艺术的、科学的或哲学的都有自己的思想前提。哲学的思想前提反思就是揭示思想在自我构成中,究竟是以怎样的方式为前提。通过这样的哲学前提的提出,就会变革和更新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从而实现思想的逻辑层次的跃迁。

人与世界的相互关系是哲学意识的内涵。正是反思人与世界的相互关系,哲学才能为现实的人提供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和终极关怀。因此,任何一种真正的哲学理论,都是黑格尔所说的“思想中把握到的时代”,都是马克思所说的“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要超越各种具体的文化样式如艺术、宗教,超越个人的意识心理,形成最为集中的、最为深刻的、最为强烈的时代渴望。

20世纪的西方哲学,正是对以往哲学的前提批判实现了人们通常所说的由“观念”向“语言”转向,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表现了人的存在方式的划时代性的变革。

“观念”体现的是个体理性把握世界的英雄主义时代,“语言”则体现的是社会理性把握世界的英雄主义时代的隐退。“观念”体现的是个人私德维系社会的精英社会,“语言”则体现的是社会公德维系社会的公民社会。“观念”体现的是个体的审美愉悦的精英文化,“语言”则体现的是社会的审美共享的大众文化。“观念”体现的是交往的私人性的封闭社会,“语言”体现的是交往的世界性的开放社会。“观念”体现的是主体占有文化的教育的有限性,“语言”体现的则是文化占有主体的教育的普及性。“观念”体现的是客体给予意义的对“思想的客观性”的寻求,“语言”则体现的是主体创造意义的对“人的世界的丰富性”的寻求。“观念”体现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实践意志的扩张”,“语言”则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实践意志的反省”。

哲学是一种学养,是一种“以学术培养品格”、“以真理指导行为”。在追求溯源、寻根究底的哲学探索中,人们会形成一种坚忍不拔的理想性追求。哲学永远是以理想性的追求去反观现实的存在,永远是以“历史的大尺度”去反省历史的进程,永远是以人类对真善美的渴望,去反思人类的现实。哲学把人从蝇营狗苟的计较中解放出来,使“小我”的行为中体现“大我”的精神。马尔库塞提醒人类一旦丢掉内心的否定性、背叛性和超越性,人就会变成“单向度的人”。哲学使人永葆理想的追求。

“对自明性的分析”是富含哲学智慧的座右铭。不停地对“熟知”的世界进行追问,是哲学的特色。这种追求是对“智慧”的热衷。

只有不断地批判,才会防止人生僵化,防止信仰教条,防止思想呆滞,防止智慧贫乏。

在批判世界中,更要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英雄主义情怀。英雄主义情怀捍卫了人的尊严。捍卫尊严就是不向困难低头。有了尊严,才能堂堂正正,坦坦荡荡,才能“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哲学作为人类心灵的最深层的伟大创造,其主旨在于使人的精神境界不断地升华。哲学给予人以理念和理想,从而使人在精神境界的升华中崇高起来。哲学的修养与创造,是人们追求崇高的过程,也是使人们自己崇高起来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