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兔动脉血压的调节

兔动脉血压的调节

时间:2023-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血管系统的活动除了受神经的调节外还要受体液因素的调节,其中最主要的是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20%氨基甲酸乙酯、肝素、1∶10 000肾上腺素、1∶10 000去甲肾上腺素、1∶10 000乙酰胆碱。松开动脉夹后可见血液冲进动脉插管内,压力换能器连于二道生理记录仪或生物功能计算机处理系统。在实验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动脉插管与动脉的方向一致,防止刺破血管或引起压力传递障碍。

【实验目的】 学习哺乳动物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方法,观察神经及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实验原理】 心血管系统要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支配。支配血管的神经分两类,一是交感缩血管纤维,二是交感神经舒血管纤维和副交感舒血管纤维。支配心脏和血管的神经都要受心血管中枢的控制,心血管中枢通过反射活动来调节心脏和血管的活动,改变心排血量和外周阻力,从而调节动脉血压的稳定。心血管系统的活动除了受神经的调节外还要受体液因素的调节,其中最主要的是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实验对象】 家兔。

【实验用品】 兔解剖台、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二道生理记录仪或计算机生物功能实验系统、气管插管、动脉夹、动脉插管、血压换能器、保护电极、有色丝线、纱布、注射器。生理盐水、20%氨基甲酸乙酯、肝素、1∶10 000肾上腺素、1∶10 000去甲肾上腺素、1∶10 000乙酰胆碱。

【实验方法及步骤】

1.接通所用仪器的电源 将压力换能器的导线端所选的通道,压力腔侧口接一个三通开关,压力腔正中口经一个三通开关接动脉托管,测压管道内充满肝素生理盐水。

2.麻醉及固定 取耳缘静脉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剂量为5ml/kg体重),注射完毕将针头拔出,用棉球压住针眼片刻,以防出血。将兔仰卧位固定于兔解剖台上。

3.手术操作

(1)气管插管:先剪去颈前部的毛,沿颈部正中线做一5~7cm长的皮肤切口,分离皮下组织及肌肉,暴露和分离气管,在气管下方穿一条粗线备用,寻找甲状软骨,在其尾端2~3cm处作一“⊥”形切口,插入气管插管,用线将其结扎固定。

实验图9 颈部神经血管结构

(2)分离颈部的神经和血管:在颈部的两侧先辨认清楚颈总动脉、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和减压神经,然后将其分离(实验图9)。在3条神经中迷走神经最粗,交感神经次之,减压神经最细。分离后在3条神经的下方各穿以不同颜色的丝线备用,颈总动脉下穿2条丝线备用。

(3)动脉插管:在左侧颈总动脉的近心端夹一个动脉夹,再结扎颈总动脉的远心端,结扎部位距动脉夹之间的距离至少2cm。在结扎线与动脉夹之间用眼科剪做一向心方向的斜行切口,在连于血压换能器的细塑料管内注入抗凝剂(0.5%肝素生理盐水或6%枸橼酸钠),再把细塑料管向心脏方向插入动脉切口内,然后用备用结扎线将其结扎固定。松开动脉夹后可见血液冲进动脉插管内,压力换能器连于二道生理记录仪或生物功能计算机处理系统。

【观察项目】

1.记录动脉血压的正常曲线,观察血压与心率的变化。

2.用动脉夹夹闭右侧颈总动脉10~15s观察血压与心率的变化。

3.待血压基本稳定后,由耳缘静脉注入1∶10 000肾上腺素0.2ml观察血压与心率的变化。

4.待血压基本稳定后,由耳缘静脉注入1∶10 000去甲肾上腺素0.3ml观察血压与心率的变化。

5.待血压基本稳定后,由耳缘静脉注入1∶10 000乙酰胆碱0.1ml观察血压与心率的变化。

6.待血压基本恢复正常后,在游离的减压神经的中部做双重结扎,在两结扎点的中间切断减压神经,分别用中等强度电剌激中枢端和周围端,观察血压与心率的变化。

7.待血压基本稳定后,结扎并剪断右侧迷走神经,用电剌激外周端,观察血压与心率的变化。

【注意事项】

1.麻醉药物注射的剂量要准确,速度宜慢。如实验时间长动物苏醒,可适量补充麻醉药。

2.手术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损伤血管,及时止血保持术野的清晰,否则会影响辨认神经。

3.减压神经较细,要注意保护,实验中要经常滴加生理盐水,防止干燥,同时要避免过度牵拉神经。

4.分离血管、神经时切勿使用有齿镊。在实验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动脉插管与动脉的方向一致,防止刺破血管或引起压力传递障碍。

5.每次静脉注射完药物后应立即推注0.5ml生理盐水,把管道内的药物推入血管内,同时应注意保护耳缘静脉。

6.实验时要注意对比每项实验前后的血压和心率的变化。

7.实验结束后,必须结扎颈总动脉近心端,然后再拔出动脉插管。

(姜德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