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又名肠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经消化道侵入人体而致的急性传染病。病变部位主要在小肠内的淋巴组织,典型的临床表现有持续高热、特殊的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脾肿大、白、玫瑰疹、白细胞减少等。肠出血及肠穿孔为其主要并发症。
本病多见于夏秋季节,其他时节亦可发病。如见发热不退呈渐升趋势,食欲锐减,身体倦重,面色晦暗,腹胀便结或溏,出现相对缓脉(发热本应脉数),舌苔厚腻,血白细胞降低,肥达血清反应阳性,血和大小便或骨髓培养有伤寒沙门菌生长等,即可确诊。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是外感湿热之邪,侵于人体,蕴于脾胃,湿遏热伏,正不胜邪而发病。属湿温范畴,故有“湿温伤寒”之称。湿为阴邪,其性黏腻重滞;热为阳邪,其性升腾急迫。湿与热合,犹油入面,缠绵难解,证情错综复杂。热偏重则湿从阳化热,其病在阳明;湿偏重则湿从阴化寒,其病在太阴。所以本病以脾胃为中心,涉及上、中、下三焦。
本病初起,邪在肌表,卫气不宣,清阳遏阻,以上焦表证为主,如恶寒发热、身重头痛。但湿热之邪必兼胸胁胀闷,纳差神疲之里证;若病邪进而蕴滞中焦脾胃,则见胸腹痞胀,热势渐炽,呕恶不食,面晦神倦,口黏而渴,但不引饮,便结或溏,舌苔厚腻;湿热熏蒸则见白、红疹;若进一步发展,注于下焦,侵入营血,肠络受伤则便血,甚则穿孔;邪弥三焦则清窍闭阻,神识昏蒙,谵语躁扰;入于厥阴则惊厥抽搐,耗血动血,有气随血脱之虞。
【辨证施治】 本病辨治,约分三期四周:
(一)初期(此为发病初期,即为第一星期)
症见微恶风寒,全身酸胀,纳呆神疲,发热渐甚,汗出胸闷,大便多秘或溏,小便短赤,舌苔白滑渐转厚腻,脉缓。此湿遏卫气,治宜芳香化湿,疏表透邪。方用柴胡青蒿和解汤合藿香正气散加减:
藿香10g 苏梗10g 青蒿10g 柴胡10g 黄芩10g 半夏10g 豆豉10g 川朴10g 茯苓15g 碧玉散15g 枳实导滞丸15g
【加减】 汗出热高、心烦口渴加银花、连翘、焦山栀;咽痛加僵蚕、蝉衣、牛蒡子;食滞腹胀加炒莱菔子、槟榔;湿郁清窍;神识昏蒙加石菖蒲、郁金、苏合香丸;心神受扰,可用牛黄清心丸1粒化服,每日2次。
秦伯未先生说:“柴胡一药,在湿温伤寒病占着重要地位和收有良好效果。在我的经验上,已臻不可磨灭的程度。最初几天,当然不必用,经过三四天后,身热不退,或仍有畏寒,或仅有一时间觉冷,或曾出汗,或始终没有汗出,此时柴胡与豆豉或豆卷同用,实有不可思议的功能。既无助热之害,又无亡阳之虑,亦无其他一切流弊。”(《湿温伤寒手册·秦序》)
(二)极期(此期从第二周开始,历时约2周)
此期是本病发展的高峰阶段,中毒症状明显,此时病邪入里,湿渐化热,湿热鸱张。一般分为气分湿热、热入营血神昏动风、气血两脱三种。
1.气分湿热
症见热势高张,稽留不退,面晦汗黏,热不因汗出而解,脘胀胸闷,恶心欲呕,渴不引饮,神识呆滞,白红疹,便秘或溏,尿赤而短,舌苔厚腻,脉濡数。治宜清化湿热,疏利中焦。方用银翘白虎清热汤合连朴饮加减:
石膏50g 知母15g 银花15g 连翘15g 苍术15g 柴胡10g 葛根15g 黄芩15g 黄连10g 川朴10g 豆卷10g 甘露消毒丸15g
【加减】 湿重加藿香、佩兰、青蒿;舌苔厚腻再加草果、槟榔;高热烦渴加焦栀、三叶青、蚤休;呕吐加半夏、陈皮、竹茹;见白加薏苡仁、竹叶;见红疹加生地、丹皮、紫草;腑气不通加生军、全瓜蒌,邪扰神明加郁金、石菖蒲,甚者加安宫牛黄丸;热盛动风加羚羊角、钩藤、僵蚕、蝉衣、地龙;肠络受伤、大便下血加仙鹤草、地榆、罂粟壳、石榴皮、诃子肉。如见大便溏薄,或腹痛拒按,为防止肠出血,诸药亦可适当早用,应绝对卧床休息,暂停饮食。银花、连翘、葛根、黄芩、黄连等药,对伤寒沙门菌有较好的杀灭或抑制作用,各期病程中,特别是热象明显时,均可应用。“温病下不厌早”,及早使用轻下法以治本病,具有清肠消炎,排除毒素,缩短发热期,减少并发症的作用。西医主张第二周末后切忌攻下,以免损伤小肠,不然至第三周,易有肠出血之变。但肖俊逸先生治疗湿温主以攻下,应下即下,随时可下,主张用三黄(大黄、黄连、黄芩)清肠解毒,因其对伤寒沙门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认为“湿温病的发热是由肠中毒素而来,病变部位是肠黏膜红肿发炎。肠肿是局部病,发热是全身病。如果病毒不除,则发热不退;肠肿不消,则溃烂出血,甚则肠壁穿孔而形成腹膜炎。根据上述病理机制,就必须清除血中毒素和消退肠黏膜的红肿。红肿消退自然不会生疮溃烂,则不会发生肠出血、肠穿孔的危险,所以治疗必须清肠解毒。清肠解毒的药物是以苦寒的大黄、黄连、黄芩为主。大黄可以始终服用,一直服至热退苔化为止;若能早期服用,不但可以防止肠出血的危险,还能早日退热,缩短病程……使用大黄的目的,局部作用是清肠消炎,全身作用是以清血解毒,非为攻泻肠中积滞而设……故大黄须一直服至热退为度;若热虽退而黄苔未化,此是病邪尚未清除,亦须继续服用。否则,必有再燃之虞。本病很易反复就是这个缘故。大黄含有鞣酸成分,有收敛和防腐作用,若服至肠炎完全消除的时候,虽用大黄亦不泻下,也就是肠中湿热完全清除的表现”。(《当代名医临证精华·温病专辑》)
2.入营动血动风
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夜间尤甚,或口噤瘛疭,或循衣摸床,或衄血便血,皮肤发斑,舌质红绛,苔黄燥而干剥,脉细数。治宜凉血解毒,清营熄风。可用牛角地黄清营汤加减:
水牛角30g 生地30g 丹皮15g 玄参30g 石膏50g 大青叶30g 银花15g 连翘15g 黄连10g 黄芩15g 甘草5g
[加减]发斑疹加紫草、栀子、神犀丸(白不透亦可用之);便血加地榆、仙鹤草、石榴皮、煅龙骨、煅牡蛎、阿胶珠;神识昏蒙加牛黄清心丸;肝风内动加紫雪丹、羚羊角、钩藤、地龙、全蝎等。
3.气血两脱
症见大便出血,少量时仅表现为大便隐血,腹部胀痛;大量出血时则见面色苍白,汗出肢冷,精神委顿,体温骤降,舌质淡白,脉微细欲绝,气随血脱。治宜益气固脱,补肝止血。急用加味来复救脱汤:
人参20g 山萸肉30g 熟地30g 山药30g 龙骨30g 煅牡蛎30g 炒白芍15g 炙甘草10g(浓煎频服)
若见阳气虚脱者,加黄芪、附子、干姜、炒白术。
若见腹痛难忍,或腹部膨大高起如鼓,宜防止肠穿孔,并发腹膜炎。肠穿孔多发生在病程第三周,穿孔处多在回肠末端,穿孔前先有腹泻、腹胀或黑便。一旦穿孔发生,患者突感右下腹剧痛,呕吐不已,血压下降,脉微细。体温先降后升,且有明显的腹膜炎体征。至此汤药已无能为力,急宜外科手术治之。
潘澄濂先生说:“特别是右下腹触之有明显的过敏感,可能是肠出血的预兆,要提高警惕……并发肠出血可有两种见症,一种是在肠出血的同时,体温降低,血压亦随之下降,精神倦怠而神识清楚,舌绛少津,苔不秽浊,脉象细数,这是血脱正虚之象,应在止血凉血的前提下,兼以益气养阴……另一种见症是血色紫黑恶臭,体温、血压并不因出血而明显下降,腹中热感,烦躁谵妄,舌苔黄糙,质干绛,脉弦数或滑数,是邪热鸱张,迫血妄行。宜大剂凉血止血,配合解毒……若并有剧烈腹痛,往往因肠穿孔而引起腹膜炎,预后相当恶劣。”(《当代名医临证精华·温病专辑》)
仲景曰:“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
(三)缓解期(此期从第四周开始,历时约1周)
此期邪气渐衰,而正气亦伤,此时若调治失宜即可导致“复燃”,甚至可突发肠出血或肠穿孔而危及生命。所以此期既要祛邪务尽,又不宜过早腻补,尤其要注意饮食清淡、柔软少渣。常见有三种证候:
1.余邪不清,气阴两虚
症见低热缠绵,虚烦口渴,神疲易汗,舌质淡红而干,中有黄苔,脉细数。治宜益气养阴,兼清余邪。方用竹叶石膏汤加减:
竹叶15g 生石膏30g 人参10g 麦冬10g 半夏6g 山药15g 甘草3g
2.邪热留恋,阴液亏损
症见午后潮热,夜热早凉,口干颧红,心烦不眠,大便干结,舌红少苔少津,脉象细数。治宜滋阴清热透邪。用青蒿鳖甲汤加减:
青蒿10g 炙鳖甲15g 知母10g 丹皮10g 白薇10g 地骨皮15g 生地15g 秦艽12g
3.脾胃虚弱,余湿未尽
症见面白无华,神疲形寒,不思饮食,脘腹胀闷,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脉细弱。治宜益气健脾,益胃养阴,温阳化湿。
(1)益气健脾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党参12g 炒白术10g 茯苓10g 山药15g 薏苡仁15g炒扁豆12g 莲肉15g 甘草5g
(2)益胃养阴用沙参麦冬汤加减:
沙参15g 麦冬10g 玉竹10g 天花粉15g 扁豆15g 白芍12g 甘草5g 女贞子15g
(3)温阳化湿用理中汤合四君子汤加减:
党参15g 炒白术12g 茯苓12g 桂枝6g 干姜5g 炙甘草5g
(四)恢复期(一般从第五周开始进入恢复期,4周左右可完全恢复)
以上所述,是指典型伤寒的临床经过而言,实际上目前非典型的伤寒已不少见,临证应予注意(图4-13)。
图4-13 伤寒病因病机分期证治示意图
患者要隔离治疗,所用之衣服、用具、排泄物应予以消毒。肠出血时,要绝对卧床休息,暂停饮食。可进食时宜清淡、易消化之物,禁食甜腻、荤、腥、酒、辣、瓜果。
【附】 副伤寒
副伤寒其病原体分别为副伤寒甲、乙、丙沙门菌,与伤寒杆菌同属沙门菌属,也是急性肠道传染病。其传播途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基本上与伤寒相似。其不同之处主要为:副伤寒的潜伏期稍短,起病较急,病程较短,热型常不规则,中毒症状较轻,常伴有胃肠炎症状。其治疗则与伤寒基本相同。
【病案31】 王某,男,45岁,1998年6月3日就诊。
患者高热逾周,午后为甚,在当地卫生院用多种退热药而稽留不退。汗出蒸蒸,发热亦不因汗出而解,恶心欲呕,食欲不振,胸闷脘胀,腹痛隐隐,口黏而渴,但不欲饮,饮亦不多,白显现,起于颈胸,已渐及腹背,晶莹饱绽,神识呆滞,入夜谵语,面晦足冷,小便短赤,大便溏黏,时有出血,舌红苔厚腻,脉濡数。证属湿热蕴毒,结于中焦,侵肠伤络,酿酝痰,归属于“湿温伤寒”之范畴。治宜清化湿热之毒,疏利中焦之气,保护肠络之伤。方用银翘白虎清热汤合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银花15g 连翘15g 石膏50g 知母12g 葛根15g 黄芩10g 黄连6g 地榆15g 柴胡10g 豆卷10g 菖蒲10g 郁金10g 薏苡仁30g 竹叶10g 仙鹤草30g,3剂。
嘱绝对卧床休息,药每剂煎2次,分6次频服。饮食宜富有营养的流质,暂忌荤腥、甜腻、瓜果等物。
二诊:药后高热顿挫,白渐次而退,便血亦基本控制,诸症均有好转。其无形之热邪虽得外解,但有形之湿邪难以尽泄,幸尚郁于中焦气分,未深入营血,宜继化湿解毒,佐清余热。药用:
银花12g 连翘12g 石膏12g 黄连10g 薏苡仁30g 柴胡10g 豆卷10g 黄芩10g 青蒿10g 通草6g 郁金10g 菖蒲10g 藿香10g 厚朴10g 仙鹤草30g,5剂。
三诊:热已退净,湿亦渐化,苔转薄腻,纳食亦增,后拟六君子汤加味,调理而安。
[按]湿为重浊阴邪,其性黏腻趋下,与热相合,犹油入面,最为缠绵,故前人有“剥蕉抽茧,层出不穷”之喻,原非一汗可愈,故前医虽用多种退热药而未效。是证湿热之邪已入阳明中焦气分,热甚湿亦甚,治必清热化湿并举,湿化则热孤,热清则湿无所依。故方用大剂银花、连翘、白虎、葛根、柴胡、竹叶,清三焦之邪热;黄芩、黄连、薏苡仁、郁金、菖蒲、豆卷化气分之湿毒;地榆、仙鹤草凉血止血,协银花、连翘、葛根、黄芩、黄连以杀灭伤寒沙门菌,保护肠络,防止出血;柴胡配豆卷,为治湿温伤寒之特效药;用薏苡仁、竹叶以治白;郁金、菖蒲以治痰蒙清窍、神识呆滞、入夜谵语。在热解湿未化尽之时,及时增加青蒿、藿香、川朴等以加强化湿之味。用通草者,则遵叶天士所说的“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旨,以治足冷。用药针对病机,剂量亦大,病虽棘手,亦化险为夷。
【病案32】 申某,男,19岁,2000年8月15日就诊。
2个月前曾发热,经当地医院诊治,热暂退。不久高热复起,持续不退,辗转治疗,其证不减。后经杭州某医院诊断为“伤寒”,住院治疗,诸症基本缓解,惟低热不退,肢软乏力,动则汗出。请中医会诊,服药2周,未能好转。家属抱着侥幸心理,转来我处试治。见前医处方,大部分亦健脾利湿之味,惟有枣仁30g,不解其意(可能是见习生抄方为薏苡仁之误)。刻下见其身形较瘦,神疲乏力,自汗出,动则更甚,食欲锐减,腹胀便溏,舌苔薄腻,脉缓弱,体温38.1℃,血压90/60mmHg。证属伤寒后,余湿未清,邪热留恋,脾胃失运,气虚卫弱。治宜清暑化湿,益气健脾,扶正达邪。药用:
青蒿20g 白薇10g 黄芩10g 薏苡仁30g 扁豆15g 黄芪15g 白术15g 山药15g 干姜5g 仙鹤草30g,5剂。
二诊:服药后低热已退(37℃),汗出渐止,食欲稍振,大便正常。继前法去白薇、黄芩、干姜,加党参、茯苓,又5剂而安。后以香砂六君丸加减调理,以资巩固。
[按]湿温之邪,久恋不去,深伏于里,遏阻脾胃,消耗正气,致使无力祛邪,故方用黄芪、白术、山药、仙鹤草、薏苡仁、扁豆益气补虚,健脾化温;更用“苦而不伤阴,寒而不碍湿,气芳香而化浊,质轻清而透邪,具有泄热、理劳、解暑三大功用”的青蒿,配合白薇、黄芩,清热透邪利湿;配扁豆、薏苡仁清暑健脾化湿;少加干姜者,温脾阳而建中,以振奋体内之阳气,与黄芩同用,辛开苦降,共奏湿化热清之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