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过程,是护理管理者为了落实管理目标,采用一定的组织形式、方法指挥、协调和控制被管理者,完成预定护理目标的一种活动。作为导管室的护士长,一个基层的管理者,即管理科室的主体者,怎样提高导管室护士长的素质和管理能力,改善工作质量是21世纪管理者的重要课题。
一、护士长素质要求
1.加强自身修养,富有人格魅力 树立导管室护士长良好的形象是护理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作为一名护理管理者和组织者,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处处时时地以身作则。按现代管理理论,强调的是影响过程。导管室护士长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丰富的才能和渊博的知识,良好的自制能力和人际关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娴熟的工作技能等无不影响着护士的行为,是护士的模板或范本。作为护理方面的基层管理者,要带好一班人,在护士中树立威信,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使下属从心理上信服,遵从导管室护士长的领导。
2.具备多元意识 导管室护士长作为基层的管理者,在科室的动态运行中起领导、决策、指挥、监督等作用。导管室护士长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导管室的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的利用程度。因此,导管室护士长只有具备高水平的管理能力,具备竞争、创新、服务、质量、集体、仁爱等意识等才能适合现代管理要求,才能更好地带动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服务。使科室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都得到充分有力的发展。医疗、护理水平都得到有效的体现。
3.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
(1)优良品德:护士长应具有较高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水平,具有爱岗敬业和奉献精神,对工作兢兢业业;应有良好的护理伦理道德。
(2)良好的身体素质:一个合格的护士长必须是一个健康人——强健的体魄、聪慧的头脑、充沛的精力、美好的心境,因健康的身体是保证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3)自强自信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最终体现在语言和行动上,健康的心理是以乐观、开朗的情绪和同情、理解的心态对待工作和患者。
4.导管室护士长具备的能力
(1)组织能力:护理工作有重点,有条不紊地工作,弹性的排班。
(2)业务能力:站在科学发展的前沿,技术过硬。
(3)管理能力:懂管理,善管理,会管理。
(4)创新能力:积极进取,敢于探索,勇于创新,让创新就在身边,使之利于适应现在的工作。
(5)协调能力:科室与科室,科室与机关,科室与后勤单位,医护之间、医患之间等能够和谐统一,协调一致,共同发展。
二、管理技巧在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现代医院护理工作的职责与功能明显超出了传统的观念。护士长作为医院管理者之一,要符合一名新时期合格的护理管理者,不仅要注意行使一定的管理职能权力,还要学会运用一定的领导技巧;不仅要善于转变管理观念,还要适时恰当地使用管理策略。
(一)因人而异的人性化管理
对病人认真负责,有严格的防范措施,有善解人意的能力:以病人为中心,以护士为本,人性化管理,关爱下属。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护理队伍的思想观念也从单一服从型向多元化格局转化,特别是现在聘用护士队伍越来越大,她们的思想也越来越活跃。每位护理人员都各有所长,有的管理能力强,有的业务技术熟练,有的多才多艺,有的对工作一丝不苟,也有的踏实能干,每位护士人员的身上都有闪光的一面,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从而就对护理管理者的要求更高,要知人善用。
伴随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发生的变化,护理管理者的管理仅靠“权力”对护士一味采取强制管理的方式,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靠护理管理者的管理艺术、人格魅力,影响与引导护士适应护理改革的需要,自我约束,自觉工作。“管理就是服务”是护士长应树立的新型护理管理理念。在现代护理管理中,最重要的是要把“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作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坚持一切从“人”出发的管理理念。护士长应为临床一线的护士做好服务,解决护士们的实际困难,缓解心理压力,提供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使其保持健康的心态,安心、快乐地上好每一台手术,值好每一班岗。
护士长应以人本原理为基础,运用“木桶法则”、激励理论,更好地做到关心人、了解人、尊重人、团结人。平时,注意利用各种场合,给他们创造展现机会的平台,使每个护士都能体会到自身价值,更加热爱这份工作、这个团体,把导管室当做家。同时还要利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武器,让下属感受到批评多并不等于优点少,表扬少一点也不等于缺点多。恰当地使下属在显示其长处后,理智地找出自己的隐蔽的短处,使她们真正地体会到管理者对她们的真正关心和爱护,创造和维持一个和谐向上的工作环境,充分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鼓励护士参与管理,给她们以自信,来共同完成工作目标,真正达到以人为本的管理目的,把护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无压力管理模式
在当今社会,职业压力已成为一个广泛的认可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的进步,对护理服务水平、技术的要求随之更高,护理服务市场亦竞争加剧,加之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压力,护理人员所遭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过大的压力导致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严重影响护士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的情绪。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护理管理者应创造无压力管理模式。无压力管理模式包括培养无压力的思维模式、工作态度,营造无压力的工作氛围,组织郊游、聚餐等。还可以通过私下交谈,观察了解各护士面临的压力和评估她们的压力承受能力,帮助她们建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她们能正确面对压力并将压力变为动力,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职业自豪感,充分发挥自我能力和潜力。
(三)护理岗位合理的安排
护理队伍中护士的文化程度、年资、接受事物的能力、业务水平、经验技术等都有差别。为保证护理质量、遇有紧急情况需要人力时,能对护理人员做出适当调整,排班应做到相对稳定和具有一定弹性,利于随时调整,达到人力运作的最大效果。护理排班是护士长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护理学科的快速发展,需要导管室护士长不断调整思维模式,科学合理排班,以带领护理团队高效优质地完成组织的目标。弹性排班是要求导管室护士长在保持排班基本形态的基础上,对排班作出一定的弹性调整。第一,根据人员情况安排在班人数(弹性排班);第二,根据每日在班人数设置班次;第三,合理分配各班次的工作内容;第四,根据工作内容制定工作程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