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冠状动脉气体栓塞

冠状动脉气体栓塞

时间:2023-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冠状动脉气体栓塞是指在冠状动脉造影或PCI手术时,当1ml以上的气体被注入冠状动脉后即有可能造成冠状动脉某一血管堵塞。小量气体栓塞很快且容易被血液溶解吸收,通常不造成严重后果。 冠状动脉气体栓塞在影像学上很容易被发现和鉴别,影像学上气泡表现为透明发亮的圆形球影,堵塞血管端为弧形,血管远端可无血流充盈。

冠状动脉气体栓塞是指在冠状动脉造影或PCI手术时,当1ml以上的气体被注入冠状动脉后即有可能造成冠状动脉某一血管堵塞。

【原因】 冠状动脉造影或PCI手术时发生气体栓塞与手术操作密切相关。

1.在造影前没有冲洗导管内腔,未将气体充分排出而将其注射到冠状动脉内造成气体栓塞。

2.助手在从造影剂瓶内抽吸造影剂时未发现造影剂余量不足,用力过大将气体抽吸到注射器内。

3.由于三联三通、环柄注射器与短连接管或与导管连接处不紧密(人为因素或产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造成漏气),在抽吸造影剂、硝酸甘油或生理盐水时将气体抽吸到注射器内,此时如助手未对此加以注意则可能误将气体注射到冠状动脉内而造成冠状动脉气体栓塞。

【危害】 冠状动脉气体栓塞的危害性取决于气泡的大小和栓塞血管的大小。

小量气体栓塞很快且容易被血液溶解吸收,通常不造成严重后果。如注入的气体较多,形成较大的气泡栓塞在血管内,气体可压缩,冲入血管的血流无法前行,则可能栓塞较大的分支血管或造成如左前降支主支血管的栓塞,此时可造成严重的心绞痛、心室颤动等严重事件;如患者存在严重的主动脉病变或既往有心功能不全,有可能发生致死性事件。

【分类】

1.微小气栓 注入1个至数个小气泡,即刻消失,患者可无症状,通常不造成重要分支血管的栓塞。

2.小量气栓 注入约1ml空气,患者可产生一过性轻度心绞痛症状,数分钟内可缓解。

3.中度气栓 注入2~3ml空气,患者即刻剧烈心绞痛,需紧急处理才能缓解。

4.大量气栓 注入3~5ml空气,表现为突发低血压,剧烈的胸痛、咳嗽,可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心搏骤停。

【识别】 冠状动脉气体栓塞在影像学上很容易被发现和鉴别,影像学上气泡表现为透明发亮的圆形球影,堵塞血管端为弧形,血管远端可无血流充盈。气栓可以是独立一个存在的气泡影,也可能有多个连续或间断的气泡影;气泡影可以发生在一条血管中,也可以出现在多支血管中。此时造影图像中常留有不消散滞留在血管内的造影剂,被隔离在数个气泡之间。

【治疗及护理措施】 气泡较大、较多时患者通常有严重的胸痛发作或合并有严重心律失常发生,患者情况异常凶险。

1.冠状动脉内气体栓塞通常在很短时间内可自行溶解,若是微小气栓无须特殊处理。如果患者出现轻微胸闷、胸痛,可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观察症状有无改善,必要时遵医嘱静脉注射吗啡等镇痛药物以缓解症状。

2.如果注入的气体量太多则可造成冠状动脉大分支长节段栓塞,此时术者可快速用力回抽血液,尽快将气栓打碎分解。如气栓栓塞血管远段,可经导管适当加压注射自体血液,将气栓分解和加速气体排出冠状动脉循环。

3.导管室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有创血压、心电图变化及患者生命体征、意识情况,出现异常及时报告术者。

4.备好升压、升心率、抗心律失常等抢救药品,必要时遵医嘱使用。

5.有心脏停搏者应紧急行心肺复苏术。

6.患者若有长时间心动过缓用药后不能缓解和改善的,应准备临时起搏器和起搏电极。

7.血压过低用药不易维持的患者,必要时可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预防】 气体栓塞是可以完全预防的。

1.术前

(1)导管室护理人员在与术者连接有创血压监测系统、抽吸造影剂和生理盐水的输液管道内要排净所有气体,确保管道内不留任何气泡。

(2)术者注意将三联三通、环柄注射器与导管连接处紧密连接,保证无松动;回抽液体检查产品本身是否存在漏气现象。

(3)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将所有器械和导管腔用生理盐水冲洗,排净空气。

2.术中

(1)在冠状动脉造影和PCI手术过程中,术者和助手应注意抽吸造影剂时有可能将气体抽吸到环柄注射器内,因此在每次注射造影剂前都应仔细检查整个管道系统内有无气泡。

(2)护理人员应做好巡视工作,及时更换余量不足的造影剂或提醒医师造影剂余量不足,抽吸时要小心谨慎。

(3)导管室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技师或手术参与人员应严密观察和监测造影图像,发现气栓及时报告术者,并配合手术医生采取相应护理和急救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