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痹证及五体痹的概念

痹证及五体痹的概念

时间:2023-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多痹气,就是指阳气少、阴气多的寒盛体质,这种体质的人具有易于罹患痹证的潜在倾向性。而所谓五体痹证,顾名思义,就是指发生在皮、肌、脉、筋、骨等部位上的气血闭塞不通的痹证。而在部位分类中,又以五体痹最为多见,五脏痹是五体痹进一步发展的严重结果,二者是同一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本书着重讨论五体痹证。五体痹与五脏痹密切相关。

痹证是中医临床的常见疾病。在讨论痹证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痹”字的含义。

“痹”字在中医学文献上出现很早。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古医书《足臂十一脉灸经》中就有“疾畀(痹)”之称;帛书《导引图》有痹病导引疗法的文字记载;《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也记载:“扁鹊名闻天下……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这都说明至少在战国时代,“痹”字已作为医学名词了。《素问·移精变气论》说:“中古之治,病至而治之,汤液十日,以去八风五痹之病,十月不已,治以草苏草核之枝……”《汉书·艺文志》列有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三十卷,《黄帝内经》记有治疗痹证的针刺疗法、寒痹熨法、按摩疗法以及放血法等,据推断为东汉早期的《武威汉代医简载》有专门治四肢痹的“治痹手足雍肿方”。可知早在《黄帝内经》以前的中古时代,就已经使用酒剂或药物治疗痹证,到了汉代,痹证的治疗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真正从理论上系统阐述痹证者当首推《黄帝内经》。除《素问》设有“痹论”专篇外,有关痹证的论述还散见于《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素问·长刺节论》《素问·逆调论》《灵枢·邪气脏府病形》《灵枢·五变论》《灵枢·五禁》等许多篇章之中,为痹证的辨治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医通常所说的痹证,是指由于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类疾病。本书重点讨论“五体痹”。五体痹的分类最早见于《素问·痹论》:“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诸病源候论》书影

概括起来,“痹”字在古医籍中的古义主要有四:一是指病名。凡具有经脉气血不通或脏腑气机闭塞这一病理特征者皆可曰痹,如风、寒、湿痹,五体痹,五脏痹,六腑痹等。二是指体质。如《素问·逆调论》说:“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岐伯曰: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所谓多痹气,就是指阳气少、阴气多的寒盛体质,这种体质的人具有易于罹患痹证的潜在倾向性。三是指症状或感觉。如喉痹表示发不出声音,耳痹表示听不到声音,目痹表示看不见物体。再如《金匮要略》白术附子汤方后云:“分温二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诸病源候论》寒食散服法云:“药力行者,当小痹。”这里的“身痹”“小痹”均指服药后药力窜通的苏苏感。四是指病因病机。《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又如《景岳全书》说:“盖痹者闭也,以血气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中藏经》说:“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前者言经脉之气血不通,后者言脏腑之气机闭阻。由此可见,“痹”字在不同的地方其含义是不同的。我们通常所说的痹证是指由于感受了风、寒、湿、热、毒等邪气而导致经络、气血闭塞不通或脏腑气机闭阻的一类病证。而所谓五体痹证,顾名思义,就是指发生在皮、肌、脉、筋、骨等部位上的气血闭塞不通的痹证。

《黄帝内经》对痹证的分类较为繁杂,主要有以下六种。

按病因分为:风痹、寒痹、湿痹,热痹(痹热)、食痹等。

按部位分为:皮痹、肌痹、脉痹、筋痹,骨痹(以上合称五体痹),肺痹、脾痹、心痹、肝痹、肾痹(以上合称五脏痹),胞痹、肠痹、胸痹、喉痹、血痹、阴痹等。

按主要症状分为:行痹、痛痹、著痹、挛痹、厥痹、众痹、周痹、痈痹、水瘕痹等。

按病之浅深轻重分为:远痹、大痹、浮痹、深痹等。

按病程长短分为:暴痹、留痹、痼痹、久痹等。

按季节分为:孟春痹、仲春痹、季春痹、孟夏痹、仲夏痹、季夏痹、孟秋痹、仲秋痹、季秋痹、孟冬痹,仲冬痹、季冬痹等。

上述分类,有的概念不够明确,如浮痹等;有的不切合临床实际,如按季节分类的孟春痹等;有的在概念上是互含的,如风痹与行痹等。其中,临床较为实用的是风、寒、湿、热等病因分类和皮、肌、脉、筋、骨、肺、脾、心、肝、肾等的部位分类。病因和部位分类的关系是:部位是纲,病因是目,一横一纵,它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痹证的本质。具体说,风、寒、湿、热等可以看作是皮、肌、脉、筋、骨等痹证的具体分型。而在部位分类中,又以五体痹最为多见,五脏痹是五体痹进一步发展的严重结果,二者是同一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本书着重讨论五体痹证。

《黄帝内经素问》书影

五体痹与五脏痹密切相关。《素问·痹论》:“帝曰:内舍五脏六腑,何气使然?岐伯曰:五脏皆有合,病久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素问·生气通天论》称汗孔为“气门”,后世医家也有“遍身毛窍俱暗随呼吸之气以为鼓伏”的说法。汗孔不仅排泄汗液,实际上也随着肺的宣发和肃降进行着体内外气体的交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