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五体痹主要症状分析

五体痹主要症状分析

时间:2023-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疼痛 疼痛是一种感觉,为五体痹证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但通常所说的麻木不仁主要是强调木与不仁的方面。如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或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的关节肿胀,类风湿关节炎晚期的关节畸形等均可出现伸而不屈、步履艰难的症状。生理之津常随阳气外达于皮肤,并将体内的废物通过汗的形式排出体外。

疼痛 疼痛是一种感觉,为五体痹证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可分为实痛、虚痛,前者是不通则痛,后者是不荣则痛。所谓“不通则痛”,是指各种病因导致气血阻滞、经络闭塞而出现的疼痛,其疼痛性质为刺痛、胀痛、掣痛。所谓“不荣则痛”,是指某些病因导致脏腑功能低下,阴阳、气血亏损,五体失于温养、濡润所引起的疼痛,其疼痛性质为隐痛、钝痛、酸痛。《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不通”与“不荣”概括了产生不同性质疼痛的两个基本病机。一般来说,初期多实痛,后期多虚痛;体痹多实痛,脏痹多虚痛。实痛又有寒、热、湿、痰、瘀之分,虚痛又有气、血、精、津虚之别,还有虚中夹实,实中夹虚,虚实兼见等情况。因此,对于疼痛的辨治,要视上述各种情况,结合全身表现而定。

麻木不仁 何谓麻?“麻非痒非痛,肌肉之内,如千万小虫乱行,或遍身淫淫如虫行有声之状,按之不止,搔之愈甚,有如麻之状。”何谓木?“木不痒不痛,自己肌肉如人肌肉,按之不知,掐之不觉,有如木之厚。”何谓不仁?“仁,柔也。不仁,不柔和也,痒不知也,痛不知也,寒不知也,热不知也,在其屈伸灸刺不知,所以然者是谓不仁也。”可见,木与不仁都是肌肤感觉若失,状如死肌,而麻则是感觉异常。但通常所说的麻木不仁主要是强调木与不仁的方面。《医学统旨》说:“麻木,不仁之疾也,但麻为木之微,木为麻之甚耳。”此语极有见地。麻木不仁有因实者,有因虚者,前者因湿痰死血凝滞于肌肤、关节,后者因气血不足,肌肤、关节失养。

关于痹痛的病因,《素问·痹论》认为:“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这里实质上指的是寒痹(痛痹)。

泣:通“涩”,凝涩,凝滞。

《素问·痿论》指出,痹“在于肉则不仁”,说明麻木不仁是肌痹的主要症状之一。

髀:音bì。即髀髋,大腿与臀部;这里指髋关节。

屈伸不利 正常的屈伸运动是筋、骨(包括关节)、肌肉协调作用的结果。肝血充盈,筋柔和缓则屈伸自如;肾精充沛,骨髓坚满则运动灵活,反之则病。《灵枢·邪客》曰:“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拘挛也。”一般说来,筋痹时多屈而不伸,出现“筋缩”“抽掣”“拘挛”等证。屈是一种本能的保护动作,以减轻疼痛。如坐骨神经痛(筋痹)有特殊的减痛姿势,从仰卧体位起坐时病侧的膝关节即弯曲;骨与关节病时多伸而不屈,由于关节肿胀或变形等形成关节僵直的固定体位。如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或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的关节肿胀,类风湿关节炎晚期的关节畸形等均可出现伸而不屈、步履艰难的症状。

关节肿胀、变形 关节是由骨关节面及其关节软骨、关节囊及关节腔三部分组成的。人体依靠关节的滑动运动、角度运动等以完成各种动作。经脉之气血濡养关节,故关节活动自如。《灵枢·本藏篇》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利,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西医以为,关节囊的滑膜分泌滑液,滑液为关节提供了液体环境,增加润滑,减少摩擦。这里的滑液即属中医所讲的“液”的范畴。《灵枢·决气篇》说:“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所谓“淖泽”就是指人体水液中重浊黏稠的部分,经三焦循经脉随营血而周流全身,并注入骨节、孔窍、脑髓等处,起到填精补髓、滑润关节的作用。当外邪侵袭关节,阻滞经脉气血,生理之液就会壅聚而变为病理之痰;或脾虚生湿生痰,下流关节使关节出现肿胀、粗大,或红肿热痛,或肤色不变。若痰浊瘀血久积不去,就会出现关节僵直变形。恶血不去,新血不生,营养不为肌肤,久之肌肉萎缩,形如“鹤膝”。如类风湿关节炎晚期出现关节僵硬和畸形,并有骨和骨骼肌萎缩,主要是软骨表面的肉芽组织纤维化,使上下关节面相互融合,形成纤维性关节强硬。有时肉芽组织成为骨化,就产生骨质性关节强硬,关节附近的骨骼呈脱钙和骨质疏松现象,肌肉和皮肤萎缩,关节本身有畸形或脱位。

皮肤顽厚变色 皮肤顽厚变色的机制与关节肿胀、变形有一些相似,也是津液气血异常变化的结果。津是水液中轻清稀薄的部分,属阳,随三焦而运行,由卫气布散全身,滋润和充养脏腑、经脉、肌肉、皮毛等组织。生理之津常随阳气外达于皮肤,并将体内的废物通过汗的形式排出体外。故《灵枢·决气篇》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当外邪侵袭皮肤,腠理闭塞,津聚于皮肤,不得外达而成水肿,皮肤增厚,积久气血不通,而产生痰浊瘀血,皮肤发硬、变色,或黄或紫褐或黑色。如现代医学的硬皮病,初期皮肤呈实质性水肿,颜色为正常皮色或苍白色,经数周即进入硬化期,颜色亦随之加深,呈棕色或棕褐色,甚至黑色。其病理过程与中医的认识是一致的。

痹证日久,气血运行不畅日甚,瘀血痰浊阻痹经络,是引起关节肿胀、畸形、僵直的主要原因,有的还可兼见关节周围结节、皮肤瘀斑。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曾评曰:李济仁先生对痹证治疗,“从病变为‘瘀’,着眼于‘通’,可谓深得个中三昧,而先获吾心者,余深为钦佩!”朱老亦认为,痹者闭也,其初起经脉即为风寒湿热之邪阻遏,症见关节疼痛、肿胀、重着、屈伸不利,所以视其证象,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为正治,此间还需突出一个“通”字,即流通经络气血之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