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帝内经》奠定五体痹证的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奠定五体痹证的理论基础

时间:2023-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帝内经》首先提出了皮痹、肌痹、脉痹、筋痹、骨痹之名,并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五体痹的病因病机、证候及治疗原则。如前所述,《黄帝内经》认为五体痹的外因主要是风寒湿三气侵袭,外伤瘀血是发生痹证的潜在因素;内因主要是相应脏腑虚弱,经脉气血不足。《黄帝内经》对五体痹证候的描述精要而简明。在五体痹证与痿证的关系上,《黄帝内经》认为,二者虽病因有别,痹多外感,痿多内伤,但不是截然分开的,痹证进一步发展也可成痿。

《黄帝内经》首先提出了皮痹、肌痹、脉痹、筋痹、骨痹之名,并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五体痹的病因病机、证候及治疗原则。

如前所述,《黄帝内经》认为五体痹的外因主要是风寒湿三气侵袭,外伤瘀血是发生痹证的潜在因素;内因主要是相应脏腑虚弱,经脉气血不足。

《黄帝内经》对五体痹证候的描述精要而简明。如骨痹:“身重”“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挛节”、“骨节不用而痛,汗出烦心”等,指出骨痹的病位在骨和关节,主要症状是骨节酸痛、拘挛、身体重坠无力。再如肌痹:“肌肤尽痛”“不仁”;筋痹:“胁滞”“筋挛节痛,不可以行”“瘈挛”“屈不伸”;脉痹:“血凝而不流”等,都准确、形象而深刻地描述了各种体痹的典型症状。

《灵枢经》书影

医家箴言

帝曰:以针治之奈何?岐伯曰:五藏有俞,六府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

——《素问·痹论》

《黄帝内经》在五体痹的具体治法上,除较为详细地谈了针刺疗法外,还记载有外敷的寒痹熨法、按摩疗法、放血疗法等。而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有关五体痹的治则,至今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明辨寒热、逐邪务尽

五体痹初起,邪气方盛之时,要着眼于“逐邪”,首先要分辨病性属寒属热,逆其病性而治之。《灵枢·刺节》篇提出了热痹和寒痹的基本治则,即“痹热消灭”,“寒痹益温”。所谓“痹热消灭”,是指在针刺时,开遥针孔,采取泻法,尽出其热邪,“使邪得出病乃已”。所谓“寒痹益温”,是指温通血脉,驱逐寒邪。“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灵枢·经脉》篇记载了逐寒邪的放血疗法:“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节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写(写,通“泻”)其邪而出其血。”张景岳注释曰:“今西北之俗,但遇风寒痛痹等疾,即以绳带紧束上臂,令手肘青筋胀突,乃用磁锋于肘中曲泽穴次,合络结上,砭取其血,谓之放寒,即此节之遗风也,勿谓其无所据也。”放血的目的,一是疏通络脉,促进血液循环;二是祛除瘀血,给寒邪以出路。总之,不外“逐邪务尽”。张仲景《金匮要略》在痹证的药物治疗上创造的开达腠理的发汗法(如麻黄加术汤等)、通利小便的除湿法(如甘姜苓术汤等),就是对这一治则的运用和发展。

2.和调气血,谨守病机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曰:“切循其经络之凝涩,结而不通者,此于身皆为痛痹,甚则不行,故凝涩。凝涩者,致气以温之,血和乃止。其结络者,脉结血不和,决之乃行。”这段话说明,五体痹证的基本病机是气血失调,基本病理是一个“瘀”字。但治瘀有不同。因阳气不足,血失温通的虚瘀,要“致气以温之,血和乃止”,“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因邪气壅滞经脉、气血闭阻的实瘀,则要“决之乃行”,以活血化瘀为法。从气血辨证的角度来分析五体痹,一般说来,初病在气,久病在血。“病在气,调之卫”,可用调和营卫的发汗法;“病在血,调之络”,此时的治疗就要侧重治“瘀”。叶天士根据这一治络理论,提出以功能搜剔行络的动药调络的药物治疗方法,用虫蚁之类飞走之灵,使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著,气可宣通。药物主张用全蝎、蜣螂、地龙、甲片、水蛭、蜂房,虫、虻虫、蚕砂之类。为五体痹的治疗开辟了新路。

3.顾护阴血,把握病位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而对五体痹证来说,阴分之虚更为突出。“病在阴者命曰痹”,正指出了这一病理特点。因此治疗上,在祛邪的同时,要时时顾护阴血,切忌过汗、过利、过吐、过下以劫伤阴血。特别是体虚患痹或久痹体虚之人,尤宜大补阴血,以补为主,扶正祛邪。

痹证日久,邪气久羁,深入经隧骨骱,气血凝滞不行,湿痰瘀浊胶固,经络闭塞不通而成瘀阻。此时非一般草木之品所能宣达,必借虫类等化瘀通络之品搜剔窜透,方能使瘀去凝开,经络畅行,邪除正复。

医家箴言

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

帝曰:痹,其时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其入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

——《素问·痹论》

五体痹,因其发病部位不同,在治疗上亦当有所区别。“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这段话,虽然是《黄帝内经》对针刺提出的具体要求,但对药物治疗也有所启发,即注意应用与五体相合经脉的引经药,使药力直达病所。同时注意部位用药,如皮痹可选刺猬皮、地骨皮、丝瓜络等行皮通络之品;肌痹可选用葛根、桂枝、马钱子、香白芷等解肌通络之品;脉痹可选用丹参、地龙、水蛭、归身等通脉活血之品;筋痹可选用木瓜、牛膝、五加皮、伸筋草等舒筋活络之品;骨痹可选用露蜂房、川乌、草乌、透骨草、骨节风等透骨入节之品,或冀提高疗效。

在五体痹证与痿证的关系上,《黄帝内经》认为,二者虽病因有别,痹多外感,痿多内伤,但不是截然分开的,痹证进一步发展也可成痿。《素问·痿论》说:“大经空虚,发为脉痹(“脉痹”原文为“肌痹”,今从《太素》改),传为脉痿……有渐于湿,以水为事,痹而不仁,发为肉痿。”

在痹证的预后上,《素问·痹论》说:“痹,其时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其入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指出五体痹与五脏痹预后不同。五体痹病轻邪浅,治疗相对较易,五脏痹病重邪深,治疗相对较难。因此要及时发现,尽早治疗,以防痹邪传入脏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