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危急需要抢救时,快速提供医疗用品,便于急救及达到最佳的救护效果。
【基本设备】 急救车是随着医学的发展而诞生的一种新型卫生技术工具,它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必要的急救药品、物品运送到救护现场,为抢救赢得时间。当遇有伤病员外出血、骨折、休克等,均需在现场进行抢救,尤其是对心搏骤停的患者。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CPR与ECC准则提要提出,当患者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时,成年人生存链取决于确认心脏停止并启动紧急应变系统、施行心脑复苏术、除颤、高级生命支持、综合护理。有报道指出基本生命支持及高级生命支持若能分别在4min内及8min内施行,则患者的存活率可达到43%,但若基本生命支持若超过8~12min、高级生命支持超过16min没有施行时,患者的存活率就很渺茫。因此,医院的各护理单元至少备有一部急救车,用于存放急救用品和药品,以便医护人员实施急救时,能争取时间来挽救患者生命。
急救车应放在显眼、固定的位置,车上严禁放置除抢救用品外的任何物品。急救车上每一种急救药品必须定位放置、规定数量,并按照使用频率排序。定专人管理,每日检查、班班交接并记录,保证所有物品、药品均在有效期内,随时可使用。急救物品使用后要及时补充,定种类和基数,建立账目。各护理单元可根据本单元急救患者的特点,确定增设的急救药品种类和基数。此外,急救车的前轮亦需保持可推动的状态,前方不得放置任何障碍物,以便在急救时,可以迅速推动至急救区。
【用物简介】 急救车常包含桌面、三层抽屉、底层及背、侧层等结构(图1-1),详述如下。
图1-1 急救车
1.桌面
2.第一层抽屉:放置抢救药品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5支、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5支、尼可刹米(可拉明)5支、盐酸异丙肾上腺素5支、间羟胺(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5支、盐酸多巴胺5支、毛花苷C(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5支、盐酸洛贝林(山梗菜碱)5支、硫酸阿托品(0.5mg)5支、盐酸利多卡因5支、山莨菪碱(氢溴酸山莨菪碱注射液)5支、酚磺乙胺5支、维生素K15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支、异丙嗪(非那根)5支、地西泮(安定)5支、氨茶碱5支、呋塞米(速尿)5支、葡萄糖酸钙5支、50%葡萄糖注射液5支。
据专科情况可另设置药品酚妥拉明(立其丁)5支、硝酸甘油5支、垂体后叶素5支、多巴酚丁胺5支、维拉帕米(异搏定)5支。
3.第二层抽屉:放置注射需要的用物 安尔碘1瓶,75%乙醇1瓶,无菌棉签5包,弯盘1个,剪刀1把,砂轮1个,开瓶器1个,输液网套2个,常用各型号针头及注射器(1ml、2ml、5ml、10ml、20ml、50ml)各2副,18号及20号静脉留置针各1副,心内注射针1支,采血针2个,采血试管5支,止血带2条,3M透明贴膜5张,输血器2副,输液器2副,输液贴1个。
4.第三层抽屉:放置呼吸道管理用物 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大小型号各2套,压舌板1个,氧气流量表及湿化瓶各1个,一次性氧气双腔鼻导管及氧气面罩各1个,手电筒1支,纸胶布2卷,大、中、小号无菌手套各1副,一次性塑料薄膜手套1包,一次性橡胶手套1盒。
5.第四层抽屉:放置气管内(套)管等用物 开口器、舌钳、牙垫各1个,喉镜装置1套(大、中、小喉镜叶各1个,喉镜柄1个,2号电池2个),气管套管NO.6.5、7.0、7.5、8.0各1条,气管插管导丝1条。
6.底层:放置吸痰及静脉大输液等用物(瓶装液体需加网套) 人工简易呼吸器1个、配套大小面罩各1个,吸痰压力表配收集瓶各1个,吸痰管10号、12号、14号各5条,灭菌注射用水500ml、生理盐水(0.9%NACL)500ml、5%葡萄糖溶液500ml、乳酸林格液500ml、5%碳酸氢钠溶液250ml各1瓶,电插线板1个,夹板、绷带各1个。
7.背面 放置急救板(据车型定)。
8.双侧面 分别放置垃圾桶2个,黄、黑色垃圾袋各1个,急救记录本及笔、病历夹1套,锐利物品弃置盒1个。
【步骤及要点】 见表1-1。
表1-1 床旁急救车的使用步骤及护理要点
【注意事项】
1.急救车的物品管理应做到“五定”:定品种数量、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和定时清点。建立物品药品清单及有效期卡,有专人负责。需定期检测所有急救用药是否仍在有效使用期限内。
2.急救药品是否齐全、物品是否完好直接影响到抢救工作的效率。专管护士每周检查车内物品及药品的完整性及有效期,完好无误后贴封条于急救车开启处,注明封存日期。专管护士、当班护士每天检查急救车封条的完整性,确保急救物品的完好率100%。
3.医务人员应熟悉急救车内急救药品的名称、剂量、浓度、给药途径、药理作用及用途,保证抢救时的及时、准确、高效。
4.除急救外,医务人员不得随意取用急救车内药品及用物,避免急救药品和用物的流失。
5.抽好急救药物之空针应贴上标签纸,以利辨认。
6.急救时,若条件许可,经周围静脉给药,最好使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减少脱落的概率。
7.急救的静脉滴注液体选择,优先考虑生理盐水(0.9%NaCl)或乳酸林格液(Lactated Ringer solution),除非有低血糖,否则不用葡萄糖液,以免合并高血糖影响复苏患者的神经系统预后。
8.使用软塑料包装的静脉滴注液体时,应检查包装有无破损、漏气,以避免输入已被污染的液体。
9.气管内给药时,给药剂量为正常给药剂量的2~2.5倍,用10ml生理盐水稀释后给药,给药后暂停胸外心脏按压,接简易人工呼吸器,给予3~4次通气,以加速药物吸收。
10.不可将急救药物加入含有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氨茶碱、苯妥英钠等)的溶液中静脉滴注,以免药物活性降低。
11.由周围静脉给药时,应抬高注射部位,给药后用20~30ml生理盐水液快速滴注,以利药物尽快进入循环。
12.由静脉(IV)或骨内(IO)注射(需用特殊的骨内注射针头注射)路径给药时,药物的吸收速度较气管内给药佳。
13.急救时,医生到达之前,护士可开展的抢救工作有:迅速作出直觉判断,酌情给予急救处理,如监测生命体征、止血、吸痰、建立静脉通路;心跳、呼吸停止时,实施心肺复苏术。
常用急救药物分类见表1-2。
表1-2 常用急救药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