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毛茛属是毛茛科植物中的一个大属,在系统分类上是较为原始但又十分重要的一类植物,在我国资源非常丰富,产量较大,包含有大约400余种,绝大多数为草本植物,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仅收录该属一种植物:小毛茛(猫爪草)。该属植物的临床应用主要集中在毛茛和猫爪草。《中国药典》自1977年以来每个版本均有收载,“猫爪草甘、辛,温。归肝、肺经,具化痰散结、解毒消肿之功,用于瘰疬痰核,疔疮肿毒,蛇虫咬伤”。
中药猫爪草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毛茛属(Ranunculus)植物小毛茛(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的干燥块根。毛茛科约50属,2000余种,在世界各洲广布,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和寒温带。我国有42属,约720种,在全国广布,大多数分布于西南部山地。毛茛属是毛茛科植物中的一个大属,在系统分类上是较为原始但又十分重要的一类植物,在我国资源非常丰富,产量较大,包含有大约400余种,绝大多数为草本植物,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仅收录该属一种植物:小毛茛(猫爪草)(R.termatus)。
毛茛属植物早在《神农本草》中记载有石龙芮(Ranunculus sceleratus)用于药用,后来的《本草纲目》中又收录了毛茛(R.japonicus)。该属植物的临床应用主要集中在毛茛和猫爪草。猫爪草,别名三散草(浙江)、猫爪儿草、猫爪子(河南)、鸭脚板(安徽)、金花草(广西),历代本草未见收载,其名最早见于《中药材手册》。《中国药典》自1977年以来每个版本均有收载,“猫爪草甘、辛,温。归肝、肺经,具化痰散结、解毒消肿之功,用于瘰疬痰核,疔疮肿毒,蛇虫咬伤”。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猫爪草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特别是在抗结核、抗肿瘤方面,临床应用已很广泛,其制剂及复方在肺结核、淋巴结结核、肺癌、肝癌、乳腺肿瘤等疾病治疗中显示了很好的疗效,因此对其开发研究日渐引起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