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规定,猫爪草药用部位应为毛茛属植物小毛茛(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的干燥块根。但国内有学者从猫爪草流通地区收集到17份药材样品。经过调研发现猫爪草商品药材尚有肉根毛茛(Ranunculus poliiFranch),安徽南陵县药材公司曾收购肉根小毛茛(R.poliiFranch.exHemsl.)的根入药。在当地肉根毛茛被称为“母猫爪草”,小毛茛则被称为“公猫爪草”。肉根毛茛的药用功效除了抗菌作用外,未见其他报道。调查中还发现某些小毛茛分布处,有少量重瓣小毛茛(Ranunculus ternatus var.duplexMakino et Nemoto)生长,因与小毛茛常常混生,药农采药时不加区分,一同采集入药。商品猫爪草主要以根入药,河南、湖北、湖南等省也有用其全草入药的或用带有较长地上茎叶者,药材一般完整,部分地区将其打扁或粉碎后入药。毛茛属的3种植物:小毛茛(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肉根毛茛(Ranunculus poliiFranch)及重瓣小毛茛(Ranunculus ternatus var.duplexMakino et Nemoto)的原植物形态特征比较见表1-3。
表1-3 猫爪草商品3种原植物的形态特征比较异同
有关的研究表明,猫爪草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为2n=2x=16=8m+2sm+6st,肉根毛茛的亦为2n=2x=16=8m+2sm+6st,这显示它们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从核型差异来看肉根毛茛可能是由猫爪草通过染色体的变异而产生的。同时也发现猫爪草存在多倍体复合体(2n=4x=32)。另有记载猫爪草染色体数为2n=64。植物分类学家、中科院王文采院士认为肉根毛茛似为小毛茛的一变种,他还根据两者的相似之处和地理分布,认为肉根毛茛和小毛茛同时起源于长江中下游一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