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猫爪草乙酸乙酯柱层析部位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

猫爪草乙酸乙酯柱层析部位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

时间:2023-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从表3-2~表3-4中可以看出,猫爪草乙酸乙酯柱层析分离部位除TY1外,TY2,TY3,TY4,TY5 4个部位均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猫爪草乙酸乙酯部位经柱层析分离分割为5个部位后,4个部位对实验用3种细胞株均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但作用有一定的差异,从直观分析可看出TY2部分抑瘤效果最强。

(一)主要材料与仪器

1.受试药物 猫爪草乙酸乙酯柱层析分离TY1,TY2,TY3,TY4,TY5 5个部位,氟尿嘧啶(5-FU)。

2.细胞株及细胞 人肺癌细胞株A-549,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及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

3.试剂 RPMI-1640培养基干粉、胰蛋白酶、小牛血清(FCS)、MTT[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及BCG与LPS,D-Hanks液、二甲亚砜(DMSO)、氯化钠注射液、吐温-80。

4.仪器 CO2恒温培养箱、超净工作台、倒置显微镜、酶联免疫仪、低速离心机、培养瓶、96孔平底细胞培养板、液氮罐等。

(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定方法

5个样品组各设4个不等浓度,用含有DMSO的氯化钠注射液充分溶解,以相应的空白溶液为对照,用MTT和SRB两种方法进行体外对3种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1.MTT比色法 采用RPMI-1640培养液,含青霉素10万U/L,链霉素10万U/L,10%新生小牛血清(FCS,56℃灭活30min),缓冲液调pH至约7.2,将待测细胞株配成单个细胞悬液。取对数生长期细胞以0.25%胰蛋白酶和0.02%EDTA消化后,用培养液稀释至浓度(4~5)×104/ml,接种于96孔板,每孔加入190μl。同时设溶剂对照,每个剂量设3个平行孔,常规培养24h后,加入不同剂量的受试药物,在37℃饱和湿度、5%CO2培养箱中培养72h后,每孔加入MTT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10μl(5mg/ml),振荡混匀后,继续培养4h。吸去上清液,每孔加入150μl二甲亚砜,轻轻振荡,约1h后,用酶标仪在570m波长处测其OD值,计算抑制率,求IC50,测定时减去空白对照。按下列公式计算抑瘤率:

抑瘤率=(1-实验组OD值/对照组OD值)×100%

2.磺酰罗丹明B(sulforhodamine B,SRB)比色法 细胞接种和药物处理同MTT法,空白对照液只加完全培养液,不加细胞。药物处理48h后,每孔加入50μl冰冻的50%三氯醋酸。4℃固定1h后,用自来水洗去三氯醋酸、培养剂、小分子量代谢产物以及血清蛋白。将培养板纸在空气中干燥,用0.4%SRB(W/V,1%醋酸溶解)对三氯醋酸固定的细胞染色30min,随后用1%醋酸洗去游离染料,置于空气中干燥样品;每孔加入150μl 10mmol/L Tris,轻轻振荡,直至染料全部溶解。于564nm波长处测OD值,测定时应减掉空白OD值。细胞生长抑制率计算方法同上。

(三)实验结果和结论

1.猫爪草乙酸乙酯TY1,TY2,TY3,TY4,TY5 5个部位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人肺癌细胞株A-549及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作用有明显差异,结果见表3-2~表3-4。

表3-2 猫爪草乙酸乙酯柱层析部位用MTT法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作用

(1)P<0.05;(2)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表3-3 猫爪草乙酸乙酯柱层析部位用SRB法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作用

(1)P<0.05;(2)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表3-4 猫爪草乙酸乙酯柱层析部位用SRB法对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的作用

(1)P<0.05;(2)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2.从表3-2~表3-4中可以看出,猫爪草乙酸乙酯柱层析分离部位除TY1外,TY2,TY3,TY4,TY5 4个部位均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Y2抑瘤效果最强,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人肺癌细胞株A-549及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 3种细胞株的作用,在给受试样品的最大剂量下,其细胞抑制率均>65%,且其给药量与抑瘤率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TY3对HL-60在给受试样品的最大剂量下,其细胞抑制率>50%,但对A-549及Hela两种细胞株作用不明显。TY4对HL-60及A-549在给受试样品的最大剂量下,其细胞抑制率均>50%,但对Hela细胞株作用不明显。TY5对A-549及Hela作用明显,对Hela细胞株在10μg/ml的抑瘤率高于100μg/ml,给药量与抑瘤率无正相关关系,但对HL-60细胞株作用不明显。说明猫爪草乙酸乙酯部位经柱层析分离分割为5个部位后,4个部位对实验用3种细胞株均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但作用有一定的差异,从直观分析可看出TY2部分抑瘤效果最强。

通过对猫爪草乙酸乙酯柱层析分离部位(TY1,TY2,TY3,TY4,TY5)5个样品组各设4个不等浓度,用含有DMSO的氯化钠注射液充分溶解,以氟尿嘧啶(5-FU)为对照,用MTT和SRB两种方法进行体外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及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共3种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除TY1外,TY2,TY3,TY4,TY5 4个部位均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在给受试样品的最大剂量下,对3种细胞株的抑制率均>65%,且其给药量与抑瘤率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TY3对HL-60在给受试样品的最大剂量下,其细胞抑制率>50%,但对A-549及Hela两种细胞株作用不明显。TY4对HL-60及A-549在给受试样品的最大剂量下,其细胞抑制率均>50%,但对Hela细胞株作用不明显。TY5对A-549及Hela作用明显,对Hela细胞株在10μg/ml的抑瘤率高于100μg/ml,给药量与抑瘤率无正相关关系,但对HL-60细胞株作用不明显。说明猫爪草乙酸乙酯部位经柱层析分离分割为5个部位后,4个部位对实验用3种细胞株均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但作用有一定的差异,从直观分析可看出TY2部分抑瘤效果最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