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猫爪草中的黄酮类与苷类

猫爪草中的黄酮类与苷类

时间:2023-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提取和分离 干燥猫爪草20kg,粉碎,用95%乙醇和65%乙醇分别加热回流提取3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得浸膏6.5kg。池玉梅等学者以芦丁为观测指标,以NaNO2-Al3-NaOH为显色体系,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猫爪草中总黄酮的含量。

1.提取和分离 干燥猫爪草20kg,粉碎,用95%乙醇和65%乙醇分别加热回流提取3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得浸膏6.5kg。浸膏加适量的水,分别以水饱和的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将各萃取液回收溶剂分别得到石油醚浸膏250g,醋酸乙酯浸膏200g,正丁醇浸膏1 800g。醋酸乙酯部分经硅胶柱和凝胶柱以及聚酰胺柱反复分离得到化合物Ⅰ(10mg),Ⅱ(30mg),Ⅲ(20mg),Ⅳ(18mg),Ⅴ(25mg),Ⅵ(100mg)。正丁醇浸膏部分(800g)水溶解后滤过,水溶液经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分别用30%,50%,70%乙醇洗脱,其中30%乙醇洗脱部分再经硅胶柱和凝胶柱反复分离,制备HPLC纯化得到化合物Ⅶ(200mg),Ⅷ(30mg),Ⅸ(19mg)。

2.结构鉴定 采用溶剂提取和柱色谱分离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进一步对其醋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6个双黄酮和3个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罗波斯塔黄酮-4′-甲醚(Ⅰ)、榧双黄酮(Ⅱ)、罗汉松双黄酮A(Ⅲ)、去甲银杏双黄酮(Ⅳ)、异银杏双黄酮(Ⅴ)、穗花杉双黄酮(Ⅵ)、4-氧代-5-(O-β-D-葡萄糖基)-戊酸-正丁基酯(Ⅶ)、4-氧代-5-(O-β-D-葡萄糖基)-戊酸甲酯(Ⅷ)、苯甲醇O-β-D-葡萄糖苷(Ⅸ)。化合物Ⅰ~Ⅵ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Ⅷ是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另有学者测定猫爪草中含有甾醇苷、猫爪草甲素(ternatolide A)等、豆甾醇的D葡萄糖苷。

池玉梅等学者以芦丁为观测指标,以NaNO2-Al(NO33-NaOH为显色体系,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猫爪草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在510nm波长下,对照品在6.405~64.05μg/ml的浓度范围内,差示吸收值(ΔA)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5%,RSD=1.68%(n=6)。该法可考虑用作控制该药材质量的分析方法。

另外Zhang等对猫爪草水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分离得到2个新的生物碱苷,经光谱和化学方法分别鉴定为11-O-β-D-吡喃葡萄糖基吴茱萸次碱(11-O-β-D-glucopyranosyl rutaecarpine)、11-O-α-L-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基吴茱萸次碱(11-O-α-L-rh-amnosyl-(1→6)-β-D-glucopyranosyl rutaecarpine),并分别命名为ternatoside C、ternatoside D,两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猫爪草中发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