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消化道出血及穿孔

上消化道出血及穿孔

时间:2023-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药源性上消化道出血是由于药物直接或间接损伤消化道黏膜及血管,引起黏膜糜烂、溃疡或血管破裂,或者药物使机体凝血机制发生障碍,或药物使原有消化道病变加重,引起胃黏膜充血、糜烂、溃疡,甚至出血或穿孔,导致大便隐血阳性或呕血及黑粪。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菌药物等。用药指征要明确,严格掌握适应证,非甾体抗炎药不宜大剂量、长期使用,避免重复用药。

药源性上消化道出血是由于药物直接或间接损伤消化道黏膜及血管,引起黏膜糜烂、溃疡或血管破裂,或者药物使机体凝血机制发生障碍,或药物使原有消化道病变加重,引起胃黏膜充血、糜烂、溃疡,甚至出血或穿孔,导致大便隐血阳性或呕血及黑粪。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菌药物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1.明确服药史是主要诊断条件。

2.胃镜检查发现有胃及十二指肠黏膜损害或溃疡等病变。

3.排除非药物性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病变或穿孔。

【预防与治疗】

1.预防

(1)用药前要了解患者既往用药情况,有无溃疡病及慢性病史。用药指征要明确,严格掌握适应证,非甾体抗炎药不宜大剂量、长期使用,避免重复用药。

(2)用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应嘱咐患者一定饭后服用。不要多种药物同时服用,特别是对胃部有刺激的药物。

(3)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皮质激素类药物,应了解消化道反应,定期监测血常规、大便隐血等,必要时做内镜检查。

(4)酌情使用抗酸药、抑酸药、黏膜保护药等,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黏膜的损害。

2.治疗

(1)立即停用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

(2)出血量大时应补充血容量,可输血、右旋糖酐-40及羧甲淀粉(代血浆)等。

(3)内镜下止血。

(4)局部和全身药物止血。

(5)内服治疗无效或合并胃肠穿孔等并发症,应及时手术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