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遗传因素 国外资料表明,乳腺癌有阳性家族史倾向。表现为:①母亲患乳腺癌,其女儿亦好发乳腺癌,多在闭经前,且常为单侧性。②若一个家庭至少有两个姐妹患乳腺癌,而其母亲并非乳腺癌患者,则这个家庭的易感性较常人约高3倍,好发于闭经后,且多为单侧。研究认为,人类遗传因素对乳腺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能是遗传控制了对病变的易感性,特别是对病变的抵抗力。此外,遗传对内分泌系统也产生一定影响。
2.生殖因素 妇女的乳腺在青春期受卵巢激素的作用发育成熟,而乳腺细胞受每月体内激素水平的周期性变化以及妊娠期体内激素水平的升高而发生生理性增生改变。这种细胞增殖分裂的形式于妇女绝经时终止。乳腺癌的发生与上述的多种生殖因素有着密切联系。月经初潮年龄和绝经年龄与乳腺癌的发病有关。初潮年龄早于12岁患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初潮>17岁患者的2.2倍,绝经年龄>55岁患者比<45岁的危险性增加1倍。绝经年龄<35岁的妇女,乳腺癌的危险性仅为绝经年龄>50岁妇女的1/3。行经40年以上的妇女比行经30年以下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1倍。哺乳可降低乳腺癌发病的危险性。生育后未哺乳或哺乳不正常(哺乳期过短或过长)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均增高。以上都表明,卵巢内分泌在人类乳腺癌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流产是一个可能的危险因素,但在多项流产与乳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对流产与乳腺癌的关联及其关联强度报道不一,18岁前做第1次人工流产的妇女,比未做人工流产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高150%,30岁或30岁以后做人工流产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未做人工流产者高110%,而自然流产与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无关。
3.内分泌因素
(1)雌激素:乳腺生理受卵巢内分泌调节,雌激素是乳腺发育的基本因素,也是致癌的先决条件之一。卵巢所产生的雌激素有雌二醇、雌酮和雌三醇,实验证明,前两者是较强的雌激素,有较强的致癌作用。雌三醇的作用很小,实际上没有致癌的可能性,反而能对抗其他两种激素的致癌作用。故认为雌二醇、雌酮的异常增加和雌三醇的缺乏是乳腺癌的病因。检测乳腺癌高发区和低发区妇女尿中雌激素的含量,发现低发区妇女尿中的雌三醇高于高发区,尤以年轻组的差别最为明显。
(2)雄激素:雄激素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可以通过直接的促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和间接地通过转化为雌激素后再发挥作用。部分研究证实,绝经后妇女体内雄激素水平与乳腺癌危险性呈正相关,然而在绝经前妇女中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催乳素:动物实验及大量基础研究提示,催乳素对乳腺癌的发生有促进作用,因而引起流行病学家们的重视。一项针对绝经后妇女的前瞻性研究提示,高水平的催乳素会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4.免疫 临床见到乳腺癌有自行消退者,这充分说明了免疫机制的抗肿瘤作用。双侧乳腺癌和多中心小叶原位癌,其病灶与临床表现不符,表明这些癌组织可能是被抑制而停留在隐性状态。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前,血液循环中虽然有癌细胞,而其仍能长期生存,说明免疫在起作用。有些患者行全乳切除后,未做其他治疗,原腋下可以触到的淋巴结自然消失。这是由于减少了肿瘤的作用,而使免疫平衡倾向宿主一方。这些都说明免疫机制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5.营养饮食 据研究,饮食习惯的改变,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以改变内分泌环境,加强或延长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刺激及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高脂饮食可使二甲基苯蒽诱发小鼠乳腺癌的时间缩短,说明脂肪在乳腺肿瘤形成过程中的促癌阶段起作用。此外,脂肪能促进雄烯二酮转化为雌激素,也可能有增加垂体释放催乳素作用。有资料显示,体重的增加与乳腺癌有关,尤其是在绝经后。上海市的一些调查显示,妇女体型逐渐变胖者乳腺癌的相对危险性增加,以60岁左右的妇女为甚,体重每增加10kg,乳腺癌的危险性将增加80%。另外,少年时期高热量饮食使生长发育加速以及月经提前,从而导致中年以后体重的增加,最终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生率。
有报道称每日饮酒2次者体内雌激素水平上升,每日饮酒3次以上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50%~70%,酒精的作用机制可能包括DNA损害、增强乳腺易感性和提高类固醇激素水平。纤维素有抑制乳腺癌和大肠癌发生的作用,研究发现,少食蔬菜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轻度增加;另有研究者报道,摄入膳食中的纤维素增加到每日20g,乳腺癌的危险性将降低15%。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素食人群中激素相关性肿瘤的发病率较低,如亚洲人中乳腺癌、结肠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显著低于西方人,其中日本人的发病率最低,移居西方的日本人如保持其传统膳食习惯,发病率并不增加,否则将升至与当地居民相同水平。日本民族的传统膳食中豆制品比例甚高,这无疑与其肿瘤的低发病率有关。研究表明,大豆及大豆异黄酮的摄入能明显降低乳腺癌患者的病死率与癌症复发率。
6.辐射 电离辐射的致癌作用取决于接触电离辐射的年龄,女性在初潮前后接触射线辐射的危险性最大,说明在这段时间内乳腺组织易受损伤,可能是乳腺发育较快的原因。10岁以前接触射线辐射不能带来更大危险,而最大的危险是初次妊娠时接触射线。患乳腺癌危险性增高主要见于接触到大量辐射射线的女性,临床观察发现,接受放射线治疗和检查者,乳腺癌发病率增加。有的研究显示青少年患有霍奇金病而接受放疗的妇女,在中老年后乳腺癌的发病率是正常妇女人群的7~56倍,从而证实年龄越小,放射线导致乳腺上皮细胞癌变的危险性越大,但是现代乳腺X线摄影所带来的极低剂量的辐射危险是微不足道的。
7.某些药物 口服避孕药中含有与乳腺癌相关的性激素成分,而以往研究发现,正在服用以及近期服用过口服避孕药的妇女中乳腺癌的发病率略高。但是目前为止至少有50项前瞻性研究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证实,口服避孕药几乎不增加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甚至包括那些服用时间长达10年以上者。化疗药物在治疗肿瘤的同时,它们本身也有致癌作用。其中烷化剂可诱导多种实体瘤的发生,包括乳腺癌。另外,多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如酚噻嗪、甲基多巴和三环类镇痛药有增加催乳素分泌的作用,因而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但流行病学研究的证据还不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