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强调早期治疗疗效尚可,疾病发展到晚期才施治,预后很差,如宋代《疮疡经验全书》中认为:“此疾若未破可疗,已破即难治……早治得生,若不治内溃肉烂见五脏而死”。
1.有关治则治法的相关论述
(1)清心涤虑为首要,理气行血方见效:清·冯兆张云:“惟于始生便须消释病根,心清神安,然后施之治法。”朱丹溪也强调早期情志治疗,并辅“以本草单方青皮汤,间以加减四物汤,行以经络之剂。”明·赵宜真曰:“若能清心远虑,薄滋味,戒暴怒,仍服内托活血顺气之药,庶几有可生之理也。”龚廷贤提出,“初宜多服疏气行血之药,须情思如意则可愈。”
(2)疏肝健脾初病验,益气养血岁月延:清代王旭高、高锦庭、傅山均认为,初起应以逍遥散、归脾汤、益气养营汤治之。陈自明指出:“乳岩初起,用益气养荣汤、加味逍遥、加味归脾,可以内消;若用行气破血之剂,则速其亡。”余听鸿强调,“若治乳从一气字,无论虚实新久,温凉攻补,各方之中,挟理气疏络之品,使乳络舒通,气行则血行”。清·竹林寺僧人曰:“初起……用加味逍遥散、神效栝楼散、加味归脾汤多服自消。”
《医宗金鉴》中主张初起宜速服十六味流气饮,外以木香、生地捣饼,以热器熨之,且不时以青皮、甘草各一钱为末,煎浓姜汤调服。若溃后久不愈,惟宜培补其气血,或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归脾汤选用之。
《女科经纶》引“薛立斋曰:故初起小核结于乳内,肉色如故,五心发热,肢体倦瘦,月经不调,加味归脾汤、加味逍遥散、神效栝楼散,多服自消。若迁延日久渐大……用归脾汤等药可延岁月。若误攻伐,则危殆矣。”祁坤认为,乳岩晚期“五大俱衰,百无一救,若自能清心涤虑以静养,兼服神效栝楼散、益气养荣汤,只可苟延岁月而已。”
(3)阴阳攻补孰是非,医家经验细体味:乳岩是阴疽还是火毒,在从阴从阳治疗上有不同看法。马培之曰:“非痈疽可用攻补诸法。奈医以乳痈为实,乳岩为虚,泥用参、术以滞其气,气盛而火愈炽,焉得不溃?”马氏治疗倡导养阴清肝,反对应用补剂或阳和汤。王维德也强调“治宜解郁疏肝,不可照阴疽例治”,认为乳岩“非阴寒结痰,阳和汤断不可服,服之是速其溃也,溃则百无一生。惟逍遥散最为稳妥,且犀黄丸内有乳香、没药、麝香,辛苦温燥,更当忌投”。
清·林佩琴指出:“若用攻坚解毒,必致溃败不救。凡溃后,最忌乳没等药。”林氏列举方药:“初起小核,用生蟹壳爪数十枚,沙锅内焙,研末酒下,再用归、陈、枳、贝、翘、姜、白芷、甘草节,煎服数十剂,勿间,可消。若未消,内服益气养荣汤,外以木香饼熨之。阴虚热,加味逍遥丸去焦术,加熟地。寒热抽痛,归脾汤。元气削弱,大剂人参煎服可消。”张璐也指出:“气血亏损,益气养营汤、加味逍遥散,多服渐散。气虚必大剂人参。专心久服,其核渐消。”反对攻坚解毒以伤正气。
清·许克昌对治疗则有不同看法,强调“须于初起时用犀黄丸……或用阳和汤加土贝母五钱,煎服数剂,即可消散。如误服寒剂,误贴膏药,定致日渐肿大,内作一抽之痛,已觉迟冶。再着皮色变紫,难以挽回,勉以阳和汤日服,或犀黄丸日服,或二药早晚兼服,服至自溃而痛,则外用大蟾六只……内服千金托毒散,三日后,接服犀黄丸,十全大补汤,可教十中三、四。”
汪机对医家动辄应用流气饮提出质疑:“夫气血凝滞,多因营卫之气弱不能运散,岂可复用流气饮以益其虚。况各经气血多少不同……人年四十以上,阴血日衰,若于血少经分而病痈肿,或脉症不足,当以补接为主。”祁坤《外科大成》中指出,乳岩初起服用六君子汤后仍疼痛恶寒者为气血虚也,宜用调补气血,补益肝肾,“宜十全大补汤加柴、栀、丹皮,兼六味地黄丸”。陈士铎《洞天奥旨》中载化岩汤治疗乳痈因房事变成乳岩,药用人参、白术、黄芪、当归、忍冬藤、茜根、白芥子、茯苓。方以益气养血,兼以清热解毒散结为立意。顾世澄在《疡医大全》广集各家之方,例如引用钱青抡消乳岩丸,以清热解毒、化痰软坚为主,药用夏枯草、蒲公英、金银花、漏芦、山慈菇、川贝母、连翘、金橘叶、白芷、乳没、瓜蒌、茜草根等,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早晚食后送下二三钱,戒气恼。并载有钱氏乳岩初起方“青皮、甘草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服二钱,用人参汤入生姜汁调,细细呷之,一日夜五六次至消乃已,神验。年壮者不必用人参。”《青囊秘诀》也载有较丰富的治则和方药分析,提出“不必治阳明之胃,但治肝经之郁,自然毒消肿解矣”。方用逍遥散加瓜蒌、半夏、陈皮。或用归芍二通汤亦效:“归芍二通治乳岩,当归一两芍五钱,柴粉三钱二通一,枳壳山甲楂桃全。”这里二通指木通、通草,柴粉指柴胡和花粉。此外,还载有延仁汤、化岩汤等。
(4)外治内养双管下,攻克顽症有方法:内治加外治疗法也为各医家所喜用。引用比较广泛的是木香饼外熨。《医学入门》记载乳岩初起“急用葱白寸许、生半夏一枚,捣烂,为丸芡实大,以绵裹之,如患左塞右鼻,患右塞左鼻,一宿而消……或急用十六味流气饮,及单青皮汤兼服”。吴谦强调乳岩初期“速宜外用灸法,内服养血之剂,以免内攻……初宜服神效栝楼散,次宜清肝解郁汤,外贴季芝鲫鱼膏。”
《寿世保元》记载:“治妇人乳岩久不愈者,桦皮、油核桃各等份,烧灰存性,枯矾、轻粉2味加些共为末,香油调敷。”龚氏还提及“如成疮之后则如岩……用五灰膏去其蠹肉,生新肉。”马培之治疗乳癌欲火内动、抽掣作痛外贴清化膏。祁坤《外科大成》中倡用内外兼治,载方多首。如乳岩初起时“宜艾灸核顶……至十余日,其核自落,用绛珠膏敛口”。又载乳岩方:“延胡索、薏苡仁各五钱,黄酒二钟,煎一盅,空心服,出汗即验。灸肩髃、足三里穴,各二七壮。”并载致和散:“治乳岩溃烂,脓水不干者。”祁坤推崇神效栝楼散曰:“治乳岩,久服可绝病根……服将愈,加参、芪、芎、术,以培其元。”
2.常用方药
(1)疏肝理气,解郁散结:常用方有:柴胡疏肝散、逍遥散、丹栀逍遥散、越鞠丸、神效栝楼散等;常用药如柴胡、枳壳、香附、郁金、瓜蒌、山慈菇、海藻、昆布、牡蛎、浙贝母等。
(2)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常用方有五味消毒饮、龙胆泻肝汤、消乳岩丸、十六味流气饮、青皮汤等;常用药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金银花、蒲公英、穿山甲、蜂房、夏枯草、皂角刺、龙葵、蚤休、土茯苓、白英、三棱、莪术等。
(3)温阳散寒,通经活血:常用方有阳和汤、小金丹、犀黄丸等;常用药如附子、肉桂、鹿角胶、淫羊藿(仙灵脾)、干姜、当归、黄芪、人参、白术等。
(4)补气养阴,扶正祛邪:常用方有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归脾汤、加味归脾汤、益气养荣汤等;常用药如人参、黄芪、茯苓、白术、当归、芍药、地黄、阿胶、山药等。
在近代,乳腺癌治疗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源于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认识的逐步深入,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新理念,取代了乳腺癌是局部疾病的旧观念,应运而生的是乳腺癌综合治疗模式。传统的乳腺癌综合疗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与内分泌治疗,近年来乳腺癌的生物靶向治疗是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有望推动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发展,在中国的医疗实践中,中医药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显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