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多长时间才消除

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多长时间才消除

时间:2023-04-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常见的化疗毒性反应:化疗药物的近期毒性反应,可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随着乳腺癌综合治疗日益受到重视,化疗病人的增多,化疗的毒性反应也不断增多和出现,如何预防和治疗化疗的毒性反应,使患者能够坚持预期的化疗,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同时化疗期间要加强营养,补充造血所需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常见的化疗毒性反应:化疗药物的近期毒性反应,可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随着乳腺癌综合治疗日益受到重视,化疗病人的增多,化疗的毒性反应也不断增多和出现,如何预防和治疗化疗的毒性反应,使患者能够坚持预期的化疗,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1.局部组织疼痛、肿胀,甚至坏死 由于注射时药物渗漏于血管外、皮下引起疼痛、肿胀及局部组织坏死,所以静脉给药时,万勿使药物外漏,可在完成静脉穿刺后先用生理盐水20ml试验性注射,如药液不外漏,固定在血管内后再接上化疗药物。如果药液已经外渗,即可停止输液,抬高肢体,保留针头,回抽外渗药物,或用生理盐水5~10ml,或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局部注射进行稀释,或拔除针头后立即进行冷敷,然后每天局部热敷或用硫酸镁湿热敷两次,同时做好记录。对已经发生局部组织坏死者,换药不能解决问题时,可做坏死组织切除,Ⅰ期或Ⅱ期缝合,若发生局部组织坏死,行切除后达Ⅰ期愈合。

2.栓塞性静脉炎 化疗时或化疗后常可发生静脉炎,血管变硬,表面皮肤色素沉着,甚至局部疼痛。笔者认为注意药物浓度,注意滴速,经常变换给药的血管是预防的关键。对氟尿嘧啶(5-FU)、多柔比星(ADM),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稀释静脉滴注,以降低浓度,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如已发生可每日热敷,以利于减轻症状,一般6~12个月可恢复。

3.恶心伴呕吐及食欲缺乏 恶心、呕吐和食欲缺乏是化疗最早出现也是最常见的毒性反应,化疗前给予镇吐药物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同一患者同一化疗方案,化疗执行前给予镇吐药者比出现呕吐才给药者症状要轻微得多,在化疗前半小时给予甲氧氯普胺(胃复安)20mg肌内注射,或昂丹司琼8mg肌内注射,同时耐心解释和安慰,调整与进食的时间和关系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另外睡觉前给药或多种镇吐药联用也可缓解症状。对于呕吐严重及食欲缺乏者,要给予适量的输液及补充体能,镇吐药物可一直用到症状消失。

4.口腔炎 黏膜溃烂和溃疡是其主要表现,多于用药后4~6天出现。对这一类患者可给予补充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2,促进口腔黏膜上皮再生,同时可给予口泰含漱液,3%过氧化氢(双氧水)漱口以控制感染,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缓解症状。

5.脱发 脱发是乳腺癌化疗引起最常见的毒性反应之一,一般发生在首剂化疗后2~3周。在停止化疗后6~8周可逐渐长出。使用精乌颗粒冲剂配合化疗对脱发可起一定的防治作用。对化疗患者来说,脱发并非化疗禁忌证,只要化疗前向患者解释清楚,并佩戴假发,化疗结束后均可长出新发。有报道,化疗时使用冰帽使头温降低,有利于防止脱发。

6.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是乳腺癌化疗最常见并发症,这是被迫减量或停药的最常见原因,受影响最大的是白细胞,特别是粒细胞,一般在用药后3~4天白细胞开始下降,2~3周时逐渐恢复,所以在化疗前一定要检查血常规,白细胞一般要在4 000/ml以上,最低不能少于3 500/ml,否则必须停药。化疗时及化疗期间常规使用利血生、鲨肝醇、维生素、肌苷、驴胶补血冲剂等,必要时可使用升白能或升白胺针,效果显著,严重者也可小量多次输新鲜血或成分输血。同时化疗期间要加强营养,补充造血所需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7.出血性膀胱炎 如出现症状可嘱患者多饮水或大量输液,同时可用小苏打碱化尿液,也可使用止血药;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通过这些处理一般均能控制症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