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剂最低装量检查是保证给药剂量准确的措施之一,适用于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制剂。
最低装量检查法可分为重量法(适用于标示装量以重量计者)和容量法(适用于标示装量以容量计者)。
3.6.1 重量法
(1)操作步骤
①称定供试品总重量(W1)。取供试品5个(标示装量为50g以上者取3个),除去外盖和标签,容器外壁用适宜的方法清洁并干燥后,分别精密称定重量。
②称定装供试品的容器重量(W2)。除去内容物,容器内壁用适宜的溶剂洗净并干燥,再分别精密称定空容器的重量。
③计算内容物重量(W=W1-W2)。求出平均装量与每个容器装量(按标示装量计算的百分率),取三位有效数字进行结果判断。
(2)注意事项
①容器外壁要清洁。首先应除去外盖和外贴标签,然后将容器外壁清洁干净。
②去除内容物要完全。将内容物完全去除,洗净容器并根据容器材质选择适宜的干燥方法,使容器充分干燥。
③每个容器要编号。避免称定供试品总重量(W1)与装供试品的容器重量(W2)时,容器不对号。
(3)操作示例
【例1】 尿素软膏(20g/盒)的装量检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最低装量检查法检查。
测定法:
①取供试品5盒,除去标签,容器外壁用软布擦干净。
②分别称定供试品总重量(W1)。
③取出内容物,用50%乙醇洗净容器内壁,挥干乙醇,置烘箱(50~60℃)烘干,分别称定装供试品的容器重量(W2)
(4)检验记录
检验原始记录中应包括:室温、标示装量、每个供试品总重量及自身空容器重量、天平唯一号等数据。表3-6为上例的测定记录。
表3-6尿素软膏最低装量检查检验记录
3.6.2 容量法
(1)操作步骤
①将供试品内容物移入适宜的量具中。取供试品5个(50ml以上者3个),开启时注意避免损失,将内容物转移至预经标化的干燥量入式量筒中(量具的大小应使待测体积至少占其额定体积的40%),黏稠液体倾出后,除另有规定外,将容器倒置15min,尽量倾尽。2ml及以下者用预经标化的干燥量入式注射器抽尽。
②读数。分别读取每个量具中内容物的体积。
③求平均装量。平均装量与每个容器装量(按标示装量计算的百分率),取三位有效数字进行结果判断。
(2)注意事项
①正确选择量具。量具的最大刻度值应与供试品的标示装量一致或不超过标示装量的2.5倍;量筒应选择量入型。
②量具必须定期检定并洗净干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 196-2006对常用玻璃量器进行容量检定,洗净干燥后方可使用。
③内容物移取要完全。黏稠液体倾出后,将容器倒置15min,尽量倾净;开启容器时,应注意避免损失内容物。
(3)操作示例
【例2】 水合氯醛溶液(60ml/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最低装量检查法检查。
测定法:
①取供试品3瓶,打开瓶盖,将内容物倾入100ml预经标化的干燥量入式量筒中,水平放置,读出并记录内容物体积(ml)。
②计算:根据每个供试品装量(V),算出平均装量。
(4)检验记录
检验原始记录中应包括:室温、标示装量、量具、每个容器内容物读数(ml)、表3-7为上例的测定记录。
表3-7水合氯醛溶液最低装量检查检验记录
3.6.3 遇到问题怎么办
(1)问:重量法除去内容物后,容器内壁怎样清洗?
答:一般用水或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洗净容器可自然晾干或置烘箱干燥(50~60℃)。
(2)问:已规定检查重量差异或装量差异的制剂,仍需要做最低装量检查吗?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品种不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的对装量以重量标示的多剂量包装丸剂,除要检查重量差异外,还需要按照最低装量检查法检查装量。
(3)问:怎样根据不同剂型及规格选择装量检查方法?
答:可按照表3-8选择相应的检查方法。表3-8中的药典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表3-8 不同剂型和规格制剂的装量检查方法
(续 表)
注:最低装量检查法是【装量】检查的一种方法,上表列出了需要做最低装量检查的有关剂型
(4)问:最低装量检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与2005年版的区别有哪些?
答:①容量法修订了操作方法。规定内容物转移至预经标化的干燥量入式量筒中,并要求量具的大小应使待测体积至少占额定体积的40%。删除了50ml以上者才可按此方法操作的要求。
②新增了有效数字的要求。规定平均装量与每个容器装量(按标示装量计算的百分率),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进行判断。
③修订了判断标准。提高了黏稠液体的判定标准,规定黏稠液体的判断标准同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制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