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本病俗称落枕,落枕是一个笼统的概念,颈肩部肌损伤都有落枕的症状。胸锁乳突肌慢性积累性损伤的急性发作,只是落枕中的一种。而长期反复发作的落枕可能与颈椎病有关。
【解剖】 胸锁乳突肌起自胸骨体和锁骨胸骨端止于乳突及枕骨上项线的外侧半。使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侧屈,同时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后仰,并且具有提胸廓助深吸气的作用。受副神经、颈神经前支(C2—C3)支配。在胸锁乳突肌的浅面,由下而上,可见颈外静脉充盈于皮下。在胸锁乳突肌的深面及内侧有颈动脉鞘,鞘内有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内侧)、颈内静脉(外侧)、迷走神经(后方)。此鞘在胸锁乳突肌前缘向后扪之可清楚触到其搏动。
【病理】 经常做扭转颈部活动的人,或经常突然转头,或睡眠姿势不良,颈部扭转斜置于枕上等原因,使胸锁乳突肌反复受到牵拉损伤,影响了该肌的血供和代谢。
在睡眠姿势不良的状态下,再加颈部保暖不好,使该肌受到寒冷刺激,使血供更差,局部渗出物不能及时被代谢清除,致代谢废物堆积,形成水肿,刺激神经末梢而骤然发病。
胸锁乳突肌一侧发生病变时,可引起先天性斜颈或肌痉挛性斜颈。胸锁乳突肌病变亦可引起颈痛、病变侧偏头痛。
【临床表现】
1.病史 一般无外伤史,可有突然受风寒的历史、长时间转头工作或其他慢性劳损史。
2.急性发作 晨起后,突然感觉颈后部、肩背部疼痛不适,以单侧者为多。重症者,颈肩部疼痛严重,不敢活动,颈部僵直。疼痛轻者,颈部活动受限。尤以旋转受限为重;转头时,躯干随之旋转。重者脊柱屈伸受限,颈项强直,头偏向患侧。
3.慢性损伤 有经常转头、抬头或突然过度旋转头部的劳损史。颈部活动受限,颈部僵硬,旋转不灵活,颈部呈后仰状态,向健侧转头受限,或头前屈明显受限。被动转头或颈部做过伸活动时,引起胸锁乳突肌疼痛或痉挛。胸锁乳突肌附着点或肌腹有明显压痛点,累及副神经者,斜方肌可有放射痛和压痛。
【针灸针刀疗法】
1.毫针 针灸治疗本病,当以疏风散寒、调和气血、通络止痛为法。
[取穴]
主穴:风池,天柱,落枕穴,悬钟,后溪。
配穴:肩中俞,大椎,C2—C7夹脊穴,人中,外关,阿是穴。
[方法] 每次选3~5穴。先刺阿是穴,不留针,继刺落枕穴或悬钟穴,捻针患者活动颈项,强痛多可缓解或消失,最后刺进诸穴。
[手法] 均用泻法。悬钟穴直刺1~1.5寸,使局部及距小腿关节酸胀,若针感上传者更佳。落枕穴针尖向腕后深刺1~1.5寸,使酸胀重感向上臂放射。人中穴针尖向上斜刺0.3~0.5寸,以眼泪流出为度。
2.梅花针
[取穴] 大椎,肩井,肩中俞,风池,颈夹脊穴,阿是穴。
[方法] 自上而下、自内而外沿穴间连线叩刺。阿是穴重叩,使局部皮肤发红或出血,叩后可拔火罐,每日2次。
3.耳针
[取穴] 颈,颈椎,压痛点,胆,膀胱,神门。
[方法] 选2~3穴,用强刺激,捻针时嘱患者徐徐活动颈项,持续捻针2~3分钟,留针30分钟。疼痛缓解后仍需针1~2次。
4.腕踝针
[取穴] 上6。
[方法] 取双侧穴,针体与皮肤呈30°,快速进针,针体应在皮下浅表层,针尖朝上,针深一般为1.4寸。一般无针感、不提插、不捻转,留针30分钟。
5.水针
[取穴] 阿是穴。
[药物] 25%硫酸镁5ml加2%盐酸普鲁卡因1ml。
[方法] 严格消毒,针刺得气后,缓慢将药液注入。注意勿注入血管及关节腔,掌握适当针刺深度。
6.三棱针
[取穴] 压痛点,天宗,大椎。
[方法] 穴位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在上述穴位处点刺3~5下,并用力两手拇指挤出紫血数滴,挤完后让患者活动颈部。如1次不愈,隔日再进行1次。
7.电针
[取穴] 风池,天柱,肩髎,外关。
[方法] 在上述穴位处消毒,根据不同穴位的针刺要求(参毫针)将毫针刺入穴内,然后将关闭的GS6805-1电针治疗仪每一输出线的夹子分别夹住上述穴位,其中风池和外关为一对,天柱和肩髎为一对,选择疏密波,打开开关,将电流调至患者能忍受为度,留针30~50分钟。如1次不愈,第2天再重复实施1次。
8.火针
[取穴] 压痛点,大椎,天宗。
[方法] 患者取坐位,医者立在其后,穴位常规消毒后,医者一手持点燃的酒精灯,一手持夹有大头针的持针钳,在酒精灯上烧大头针,待针烧红后,迅速点刺所选穴位,每穴点3~5下,一般1次可愈,点完后应嘱患者活动颈部。
9.艾条灸
[取穴] 压痛点,肩井,天宗,风池。
[方法] 让患者取俯卧位,两手平放于身体两侧,点燃艾条,在所取的穴位处施灸,施灸距离以患者能忍受为度。灸完后(皮肤出现潮红)让患者活动颈部,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
10.触按灸
[取穴] 压痛点。
[方法] 让患者取坐位,医者点燃3~5根艾条,然后拿取2支,用卫生纸包住燃火的一端,迅速向穴位进行按压,并迅速抬起,再按压,反复多次,如艾条灭后可再换备用艾条,依上法操作,直至穴位处皮肤潮红为度。1次不愈,可于第2天再行1次,连续治疗3次。
11.隔姜灸
[取穴] 压痛点。
[方法] 将刺孔后的薄姜片置于穴位上,然后医者点燃艾条,在姜片上方施灸,一穴灸完再换另一穴,姜片亦要视情况不断换之,灸至穴处皮肤发红为度,每日1次,连灸3次。
禁忌:高血压患者不宜重灸。
12.刮痧
[取穴] 天柱,肩井,天宗,附分,魄户,秉风,曲垣。
[方法] 让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后面,一手扶住患者头顶或前额,一手持刮痧板从天柱刮至曲垣、秉风,从秉风刮至肩井,从附分沿肩胛内缘刮至魄户,再从秉风刮至天宗,刮至皮肤呈红色为度。为减轻患者痛苦,施术前可在上述施术线路涂以红花油。一次不愈者可隔日再治疗1次
13.全息疗法
[取穴] 落枕。
[方法] 握拳,取位于手背第2、第3掌骨间,掌指关节后半寸的落枕穴常规消毒后,医者持1.5寸毫针,针尖朝向肢体的近端斜刺深入0.5~1.2寸,然后快速捻转,同时让患者活动头颈部,持续1~2分钟,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颈部仍需活动。一般11毫针。
14.穴位注射 此法因药物可直接到达患处,效果甚佳。颈椎病、落枕的急性发作期、疼痛较重的患者,可用1%普鲁卡因8~12ml加醋酸泼尼松龙1ml,或用红茴香注射液在患侧痛点、穴位或神经根处注射治疗,每穴可用3~5ml,每周1次。
15.中药离子导入法 方药配制及操作如下:川乌、草乌、木瓜各30g,用50%乙醇300ml浸泡24小时,去渣存液备用。治疗时用药液浸透一块绒布垫,置于颈部疼痛不适处,接电疗机阳极、阴极置于疼痛一侧天宗穴处,开启电疗机开关,电量5~15mA,每次20分钟,每日1次,一般治疗5~8次。
16.中药内治法
(1)颈筋受挫型
治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和营止痛汤加味。
赤芍9g,当归尾9g,川芎6g,苏木6g,陈皮6g,桃仁6g,乌药9g,乳香6g,没药6g,木通6g,甘草6g。
若疼痛剧烈者,可加服三七粉6g(研末冲服)。
(2)风寒浸淫型
①风寒偏盛型
治则:祛风散寒,活血止痛。
方药:疏风定痛丸。
麻黄3g,桂枝9g,防风9g,羌活9g,独活9g,当归12g,赤芍9g,川芎9g,木瓜9g,乳香6g,没药6g,葛根9g,瓜蒌12g。
②风湿偏盛型
治则:祛风胜湿。
方药:祛风胜湿汤加味。
羌活9g,独活9g,藁本6g,防风6g,甘草6g,川芎9g,蔓荆子6g。
③肝肾亏虚型
治则: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止痹痛。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味。
独活12g,桑寄生12g,杜仲9g,牛膝9g,细辛6g,秦艽9g,茯苓6g,肉桂6g,防风9g,川芎9g,人参6g,甘草6g,当归9g,干地黄9g。
若寒邪偏胜者去干地黄、茯苓,加附子6g;若痹久不愈者加地龙12g,全蝎9g(研末冲服)。
【其他疗法】
1.按摩疗法
(1)点穴止痛:患者正坐位,术者站于其患侧侧后方,用拇指指端用力向下点按患侧合谷、外关、落枕穴,每穴点按半分钟至1分钟,强刺激,点穴的同时应嘱患者活动颈部。待疼痛缓解后再进行其他手法治疗。
(2)揉拿颈肩:患者正坐位,术者站在患者的侧后方,在颈项部和肩部施用揉拿法。力量要广泛且深透,约5分钟。施术时拇指与其余4指对合呈钳形,施以夹力,以掌指关节的屈伸运动所产生的力,捏拿治疗部位,即捏而提起称为拿法,拿时顺序应从上到下,从中央到两边,从健侧到患侧,力量由小到大,力量作用的层次从浅到深,前臂放松,手掌空虚,揉拿的方向要与肌腹垂直,动作要有连贯性,用力由轻到重,不可突然用力,注意指间关节不动。重点放松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患者局部应有酸胀感。
(3)拔伸颈部:患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其头前方,一手托住患者后枕部,另一手置于患者下颌处,两手同时用力缓慢拔伸患者颈部。本法可纠正颈椎椎间关节的紊乱,同时也可缓解颈部肌肉痉挛。
(4)掌擦肩部:患者正坐位,术者站于其患侧侧后方,用手掌在颈肩部做擦法约1分钟。施术时以手掌着力,要做直线往返快速擦动,以透热为度,用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达到活血止痛的目的。
(5)小鱼际侧击局部:患者正坐位,术者站于其患侧侧后方,双手合十,用双手手掌尺侧侧击颈肩部2分钟。施术时腕关节放松,双手手掌尺侧有节律地弹性击打局部,力度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
(6)扳法复位:患者正坐位,术者站于其患侧侧后方,施以颈椎定位旋转扳法,本法适用于有棘突偏歪,旋转活动受限者。
2.运动锻炼 本病的运动锻炼多易在经过一定的治疗后进行,通过适当的运动,可有力地促进本病的康复。常见的运动方式有:①屈伸颈部,患者采取坐位或者站立位,两臂平放于膝上或叉腰,主动将头低向下方,然后复位,再将头向后仰;②左右侧转,患者取坐位或者站立位,两手叉腰,然后左右两侧转动颈部;③前伸旋颈,患者取站位,两手叉腰,将头前伸,同时旋转颈部,幅度由小到大;④后仰旋颈,患者取站立位,两手叉腰,将头后仰,同时旋转颈部,幅度由小到大。
3.足部按摩法 手握住足板固定,然后旋转趾左右旋转(没交叉)。整个手臂伸直,然后用手臂拍打,效果也不错。
加强按摩部位:颈椎与颈项(两点相交处为处理重点)、斜方肌、肩胛骨、肩关节。
(1)颈椎(反射区有交叉):位于双足底内侧,在趾骨头约45°下方。按摩C1—C5要由下往上按摩,按摩C5—C7时要从上往下按摩。
(2)颈项(反射区有交叉):位于双足趾与足掌相交处有条横纹下方的肉球就是颈项。按摩时方向要从外往内扣按。
(3)斜方肌:在双足足底足趾头第2至第5趾往下,足掌4个关节上方即是斜方肌反射区。按摩时要扣住关节上方由外往内按摩。
(4)肩胛骨:在双足足背第4、第5足趾往下延伸凹陷处,要到足背前1/3处,往第4趾方向扣,用手扣按有颗粒凸起的现象,为肩胛骨反射区。按摩时按住凸起的地方后定点扣揉。
(5)肩关节:在双足外侧靠小趾下方,按摩时要由下往上扣后左右滑动。
(6)肘关节:在双足外侧,肩关节下方有一小颗粒凸起的感觉,按摩时要按住后左右滑动。
4.康复治疗 落枕一般不存在康复治疗的问题,但对于反复发生落枕者,则是患者本身存在的颈部软组织劳伤,外平衡失调,所以在微小的剪力作用下,即可发病。这部分患者在临床治愈后,一是应继续治疗软组织疾病,二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加强颈部肌肉的运动锻炼,经较长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方能真正达到治疗本病的目的。
【评介】 胸锁乳突肌损伤,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胸锁乳突肌损伤一般治疗1~2次都能在3~5天痊愈。若患者本身患有颈部软组织疾病而反复发作落枕,治愈软组织疾病是预防落枕的根本方法。
传统中医推拿、针灸疗法在一般情况下,多立见成效。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胸锁乳突肌损伤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单独应用即可收到良效。本法可镇痉止痛、活血消炎,即缓解肌肉痉挛、抑制疼痛反应,改善局部血液供应、促使局部受损颈椎关节及软组织的功能恢复。
中药内治法是治疗本病的一种辅助疗法,以配合推拿或针灸等外治法的治疗。尤其是对于原有局部退行性变、软组织劳损的病例,中药内治法的作用尤显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