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颈肋综合征

颈肋综合征

时间:2023-04-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颈肋综合征是人类退化不完全的先天性发育畸形,约占0.5%,多发生在第7颈椎。一般认为是Willshare于1860年最早报道并提出了颈肋综合征的概念,随后Coote于第2年施行了颈肋切除手术。因其引起的症状较复杂,故又称颈肋综合征。肋由肋骨和肋软骨构成。肋头的后外方有一粗糙隆起,称为肋结节。颈肋的存在将使臂丛和锁骨下动脉顶起,缩小胸廓出口,增加血管神经的牵张而发生临床症状。即使是双侧颈肋,也是右侧容易出现症状。

【概述】 颈肋综合征是人类退化不完全的先天性发育畸形,约占0.5%,多发生在第7颈椎。但有颈肋的人并非都出现症状。一般认为是Willshare于1860年最早报道并提出了颈肋综合征的概念,随后Coote于第2年施行了颈肋切除手术。1927年Adson和Caffey在其关于颈肋的论文中首次强调了前斜角肌的病因学意义。至20世纪30年代,自Naffziger和Grand提出前斜角肌的概念后,前斜角肌切断术得到较为广泛的开展。接着Falconer(1943)和Wright(1945)相继采用了肋锁综合征和过度外展综合征的提法。直到1956年,Peet认为上述各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均大同小异,反映了一组臂丛和锁骨下动脉、静脉在进入上肢之前一段部位的病变而形成的卡压症状,故将其综合描述统称为胸廓出口症候群。临床多见在40岁左右才出现症状。因其引起的症状较复杂,故又称颈肋综合征(cervical ribsyndrone)。某些著作根据病因学分类,将该症与前斜角肌综合征、肋骨-锁骨综合征、胸小肌综合征和Paget-Shrother综合征,统称为胸上口(出口)综合征。

【解剖】 颈肋是来自C7的畸形肋骨,可为双侧性,其远端由纤维带与第1肋骨相连。

第7颈椎又称隆椎。棘突较长,末端不分叉,可在体表摸到,是计数椎骨序数时的重要标志。

肋由肋骨和肋软骨构成。肋骨细长,分体及前、后两端。肋骨的后端稍膨大,叫肋头。肋头的后外方有一粗糙隆起,称为肋结节。肋头和肋结节分别与胸椎的椎体和横突形成关节。肋体居中份,一般可分上、下两缘和内、外两面,内面在靠近下缘处有一浅沟,称为肋沟,肋间血管和神经沿此沟走行。肋的前端稍宽阔,与肋软骨相接。

第1肋骨扁宽而短,分上、下两面和内、外两缘。上面的内缘有前斜角肌结节,肋软骨连于肋骨的前端,由透明软骨构成。它可随年龄的增长而出现钙化。

颈肋的存在将使臂丛和锁骨下动脉顶起,缩小胸廓出口,增加血管神经的牵张而发生临床症状。若同时有肩胛带下垂、高位胸肋,第1肋高位症状更为明显。有颈肋者并非都有症状。

【病理】 从病理解剖上可以分为以下4种类型。

1.完整型颈肋 完整型颈肋指具有较典型的肋骨形态,前方以肋软骨与胸骨或第1肋骨相连接。一般见于C7,罕有发生于C6或C5者。

2.半完整型颈肋 与前者相似,唯其前方以软骨关节面与第1肋骨相连。

3.不完全型颈肋 其形态与肋骨相似,唯发育较短小,前方以纤维性束带与第1肋骨相连接。

4.残留型颈肋 残留型颈肋指于第7颈肋横突外方仅有1.0cm左右长短之残留肋骨。其尖端多以纤维束带附着于第1肋骨上。

除上述4型外,某些病例表现为C7横突过长,同样构成了胸腔出口狭窄的病理解剖因素之一。这种先天性畸形并不在生后早期发病,一般多于20岁前后,尤其是女性,由于人体的生长与发育,致使双侧肩胛带逐渐下垂,加之劳动负荷的递增。而使前斜角肌张应力增加,胸腔出口处内压升高,最后引起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脉受压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 该症状好发于40岁以后,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1∶(2~3)。右侧多于左侧。即使是双侧颈肋,也是右侧容易出现症状。发病多在紧张劳动或外伤之后引起。

主要的症状是疼痛、不舒适感和颈部僵硬,头部常偏向患侧,以求减少血管、神经的张力而使疼痛缓解。疼痛部位以肩部为主,并可放射至肘关节、前臂尺侧及第4、第5手指。疼痛为昼间严重,休息或夜间入睡后疼痛则减轻。有时可伴有上肢或手部感觉异常,如针刺感或麻木,但当抬起上肢时疼痛则消失或减轻,如向下牵拉上肢即可使疼痛加剧。手部握力差,不能操作精微细小的动作,如缝衣、绣花、拾起小针等。手部感觉障碍分布符合臂丛干受压的部位,时间长久后,可使手部内在肌萎缩。

血管受累的症状,根据压迫程度,患侧肢体可有各种不同表现,表现为手指出现反复的肿胀、冷凉、肤色苍白或发绀和麻刺痛。极严重的病例可发生手指末端坏疽,桡动脉搏动变弱或消失。部分患者同时患有交感神经的症状。

【针灸针刀疗法】

1.毫针

[取穴]

主穴:大椎,大杼,肩中俞,少海,后溪。

配穴:肩井,内关,外关,C6、C7夹脊穴。

[方法] 每次选3~5穴,每日或隔日针治1次。

[手法] 大椎用外补法,其他穴位用中等刺激。大椎针尖向上斜刺0.5~1寸,使局部或两肩酸胀。肩井穴直刺0.5~0.8寸,使局部酸胀,但不可深刺。

2.梅花针

[取穴] 大椎,C6、C7夹脊穴,阿是穴周围,疼痛循经部位。

[方法] 重叩阿是穴,使局部皮肤发红或微出血,叩后可拔火罐。其他部位叩刺,以局部有红晕为度。

3.耳针

[取穴] 颈椎,阿是穴,肩关节,神门,指,肾。

[方法] 每次选2~3穴,用中等刺激捻转数秒后,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5~10分钟捻转1次,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4.头皮针

[取穴] 对侧上肢感觉区。

[方法] 患者取坐位,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快速进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快速捻转、不提插、持续捻针2~3分钟,留针5~10分钟后重复捻转。反复捻针2~3次即可起针。

5.腕踝针

[取穴] 上6

[方法] 取患侧穴(两侧发生取双侧穴),针尖与皮肤呈30°,快速进针,针体应在皮下浅表层,针尖朝上,针深一般为1.4寸。一般无针感、不提插、不捻转,留针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6.水针

[取穴] 阿是穴,大椎,肩中俞。

[药物] 当归、丹参等中药制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西药注射剂。

[方法] 按各药不同用量准确注入穴位。注意严格消毒,勿注入血管内及关节腔,掌握适当针刺深度。

7.电针

[取穴] 同毫针。

[方法] 取患肢穴1~2对,一般用疏密波,调节电流由小到大,每日治疗1次,每次10~15分钟。

8.中药离子导入疗法 中药离子导入对颈肋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同时可调节受压迫的血管功能,并可防止肌肉萎缩。

方药配制及操作如下。

川乌20g,草乌20g,羌活30g,丹参30g,葛根30g,川芎30g。

上药加水1 500ml浸泡2小时后煮沸,文火煎30分钟,滤出药液并浓缩成500ml。治疗时浸泡药液后与电疗机阳极相连置于颈部疼痛处,阴极衬垫置于病侧前臂远端,通电以患者感觉局部有针刺样烧灼感为宜,每次30分钟,每日1次,连续10次为1个疗程,休息5天再做第2个疗程。

9.中药内治法 根据中医辨证,本病可分为以下2型。

(1)痹阻型

治则:活血化瘀,益气通痹。

方药:桃红饮加味。

桃仁12g,红花9g,川芎12g,归尾12g,威灵仙15g,川乌6g,麻黄6g,白芍12g,桑枝15g,桂枝9g,黄芪20g,甘草6g。

若瘀血严重、疼痛剧烈者,去威灵仙,加草乌6g,地龙12g,三七粉3g(冲服)。

(2)肝肾亏虚型

治则:补肝肾,强筋骨,益气血,祛风湿。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味。

独活9g,桑寄生6g,杜仲6g,牛膝6g,细辛6g,秦艽6g,肉桂6g,茯苓6g,防风6g,当归6g,白芍6g,干地黄6g,地龙12g,全蝎9g(研末冲服)。

10.中药外治法 本病症状多表现在侧颈、肩部疼痛、不适、强硬,有时可放射至臂、肘及第4~5指。外用药的使用应在颈部(C7两侧),即颈肋发生的部位或循经穴位敷。

消肿散:制乳香60g,制没药60g,木瓜60g,栀子30g,大黄150g,蒲公英60g,土鳖虫30g。

用法:研末混合,用适量凡士林调盐煮成膏,外敷患侧缺盆穴处。

功效:消肿逐瘀止痛。

主治:气滞血瘀型痹痛,手指发青,青筋暴露者。

【其他治疗】 轻者以锻炼肩部肌肉为主,如耸肩、扩肩等,并避免手提重物和肩下垂,经治疗无效的严重者可切除前斜角肌及异常颈肋,同时松解局部纤维等。

【评介】 针灸治疗颈肋属一种辅助疗法,对消除疼痛及前臂异样感觉有一定效果。

中药外治法是中医综合治疗中的辅助疗法,但本法对于气血痹阻型或肝肾亏虚型中邪重痛甚者,有活血通络、祛邪止痛之功。

中药内治法是本病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但中医内治法常需与推拿、针灸等外治法综合运用,疗效显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