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注射法又称水针,是选用某些中西药物注射液注入人体有关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腧穴注射法是在针刺疗法和现代医学封闭疗法相结合的基础之上,根据经络理论和药物治疗原理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将针刺与药物对穴位的双重刺激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其综合效能,以提高疗效。本法具有操作简便、用药量小、适应证广、作用迅速等优点,因此其临床应用逐年增多。
一、用具和常用药液
(一)用具
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现在临床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根据使用药物和剂量大小及针刺的深浅,选用不同规格的注射器和针头,一般可使用1ml、2ml、5ml注射器,若肌肉肥厚部位可使用10ml、20ml注射器。针头可选用5~7号普通注射针头,牙科用5号长针头,以及封闭用的长针头等。
(二)药物
腧穴注射法的常用药液有3类。
1.中草药制剂 如复方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银黄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威灵仙注射液、徐长卿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
2.维生素类制剂 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维丁胶性钙注射液。
3.其他常用药物 5%~10%葡萄糖、生理盐水、注射用水、三磷腺苷、辅酶A、神经生长因子、胎盘组织液、硫酸阿托品、山莨菪碱、加兰他敏、泼尼松龙、盐酸普鲁卡因、利多卡因、氯丙嗪等。
二、操作方法
(一)选穴处方
一般可根据针灸治疗时的处方原则辨证取穴。作为腧穴注射法的特点,临床常常结合经络、经穴触诊法选取阳性反应点进行治疗。其触诊检查的部位一般是背腰部的背俞穴、胸腹部的募穴和四肢部的某些特定穴。在压痛等阳性反应点进行腧穴注射,往往效果较好。选穴宜少而精,以1~2个腧穴为妥,最多不超过4个腧穴,一般选取肌肉比较丰满的部位进行腧穴注射。
(二)操作程序
根据所选穴位的部位不同及用药剂量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及针头。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无痛快速进针法刺入穴位,然后慢慢推进或上下提插,待针下有得气感后,回抽一下,若回抽无血,即可将药推入。
一般使用中等速度推入药物;慢性病、体弱者用轻刺激,将药物缓慢轻轻推入,急性病、体强者用强刺激,将药物快速推入。如果注射药物较多时,可以将注射针由深部逐渐退后至浅层,边退针边推药,或将注射器变换不同的方向进行腧穴注射。
(三)针刺角度及深度
根据穴位所在部位与病变组织的不同要求,决定针刺角度和注射的深浅。如头面及四肢远端等皮肉浅薄处的穴位多浅刺,而腰部和四肢肌肉丰厚部位的穴位可深刺。三叉神经痛于面部有触痛点,可在皮内注射形成“皮丘”;腰肌劳损的部位多较深,故宜适当深刺注射。
(四)药物剂量
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差异较大,决定于注射部位、药物的性质和浓度。一般耳穴每穴注射0.1ml,面部每穴注射0.3~0.5ml,四肢部每穴注射1~2ml,胸背部每穴注射0.5~1ml,腰臀部每穴注射2~5ml。5%~10%葡萄糖每次可注射10~20ml,而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乙醇)和特异性药物(如抗生素、激素、阿托品等)一般用量较小,即所谓小剂量穴位注射,每次用量多为常规的1/10~1/3。中药注射液的穴位注射常规剂量为1~4ml。
(五)疗程
每日或隔日注射1次,治疗后反应强烈的也可以间隔2~3日注射1次,穴位交替使用,10次为1个疗程,休息5~7天后在进行下1个疗程的治疗。
三、临床应用
(一)适应范围
颈、肩痛等。
(二)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防止感染。
2.使用腧穴注射时,应该向患者说明本疗法的特点和注射后的正常反应。如注射局部会出现酸胀感、4~8小时局部有轻度不适,或不适感持续较长时间,但是一般不超过1天。
3.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凡能引起过敏的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普鲁卡因等,必须常规皮试,皮试阳性者不可应用。不良反应较严重的药物,使用时应谨慎。某些中草药制剂有时也可能有反应,应用时也要注意。不要使用过期药物,要注意药物的有效期。并注意检查药液有无沉淀变质等情况,如已变质即应停止使用。
4.药物不宜注入关节腔、血管内和脊髓腔。若药物误入关节腔,可致关节红肿、发热、疼痛;误入脊髓腔,有损伤脊髓的可能,严重者可导致瘫痪。
5.在主要神经干通过的部位做腧穴注射时,应注意避开神经干,以免损伤神经。如针尖触到神经干,有触电样的感觉,应及时退针,更不可盲目地反复提插。
6.背部脊椎两侧腧穴注射时,针尖斜向脊椎为宜,避免直刺引起气胸等。体内有重要脏器的部位不宜针刺过深,以免刺伤内脏。
7.年老体弱及初次接受治疗者,最好取卧位,注射部位不宜过多,药量也可酌情减少,以免晕针。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及合谷、三阴交等穴,不宜做腧穴注射,以免引起流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