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某,男,21岁,高温操作工。1957年6月。
初诊:患者因劳累过度,大汗淋漓,适天气炎热,骤行冷水淋浴,当晚即感身痛,恶寒发热。次日腰痛尤甚,无汗咳嗽,面足浮,溺短黄。脉沉细而紧,苔白腻。证属汗出水激,邪中少阴,寒湿相搏,玄府郁闭,膀胱气化失司。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之。
处方:川附子18克(开水先煨透),北细辛2.4克,生麻黄6克,川独活6克,桑寄生15克,生甘草3克,生姜2片,小红枣7枚。
二诊:上方服后,得微汗,热退,恶寒已罢。腰痛,不能转侧,仍咳,纳呆,溺短,便秘。西医诊断为急性肾炎。脉弦滑,舌质红,苔黄腻。此寒邪已解,湿气化热。法当清热祛湿,通利三焦。
处方:汉防己6克,白茯苓15克,川独活6克,桑寄生15克,猪苓片9克,炒泽泻9克,川秦艽12克,炒续断9克,法半夏9克,光杏仁9克,木通片9克,焦黄柏2.4克,伸筋草15克。
三诊:上方连服4剂后,咳减,大便通畅,小便清长,腰背、肢体困重减轻,思饮食。脉滑缓,苔薄黄。湿热渐化,仍宗上方加减。
处方:生薏苡仁15克,光杏仁9克,法半夏9克,汉防己6克,白茯苓15克,怀牛膝9克,川续断9克,木通片6克,桑寄生12克,青木香3克,芦根12克,生甘草3克。
四诊:上方连服4剂,食神俱增,咳止,颜面、足部浮肿消失,腰痛大减。脉细缓,舌粉润,苔退。湿热已化,肾气未复。拟下方调理。
处方:细生地黄12克,淮山药12克,白茯苓15克,粉丹皮6克,炒泽泻9克,山茱萸6克,怀牛膝9克,车前子9克(布包,煨),桑寄生12克。
上方服将10剂,经西医尿常规复查,全部正常。1个月后恢复工作。
【按】高温劳动,消耗汗津,气阴素虚,又兼伏湿,当外寒直中,搏于肾府,投麻黄附子细辛汤,先散其寒,而后阴亏湿气化热。随即顺风转舵,改行淡渗通利,湿热尽。再拟六味以复肾阴,病旋霍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