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某,男,32岁,解放军指挥员。1959年4月。
初诊:患者起病于1956年,因庆功筵豪饮大醉,昏睡一昼夜之久。此后,食欲锐减,形体渐瘦,而自恃体力,不以为患。半年后,又出现右胁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在部队医院治疗,因胁痛剧烈,曾注射吗啡数支。后出现黄疸,乃入部队某医院以急性黄疸型肝炎治疗,好转后出院。出院后,未克休息,且劳累过度,病复发,于1959年4月二次入院,诊断为肝硬化,采取中西合治。据云所服中药,有大剂量桂、附。服后,胸腹烧灼难忍,反而腹胀增大,黄疸加深,病情渐趋恶化。4月30日晚,邀余会诊。
诊见患者全身色如金橘,汗出皆黄,衣被尽染。发高热(每日体温持续在40℃左右),腹部胀大如鼓,膨隆高起,不能自视其足。小便短赤不利,大便不畅,烦渴而饮少。脉弦滑数,舌质红黯,苔黄厚腻。此肝脾屡伤,血郁气滞,土困木横,湿热熏蒸,运化疏泄及传导失司,遂发为黄疸臌胀。病势凶险,法当清湿热以疏肝络,消黄疸兼除臌胀。
处方:茵陈15克,炒栀子6克,带皮茯苓24克,猪苓15克,泽泻9克,枳实6克(炒,打碎),醋郁金9克(打碎),焦黄柏6克,炒厚朴9克,大腹皮15克,通草6克,滑石18克,竹茹6克,芦根30克。
二诊:上方服4剂,体温降为37~38℃,黄疸明显消退,烦渴已少,精神好转。但臌胀未消,日夜痛楚。脉弦滑,舌苔黄,厚腻未退。症属黄疸湿热较化,肝脾气机壅滞未舒,运化无权,水邪停留。本当攻逐,但久病脾胃屡伤,用峻猛之品,恐难胜任;若随攻随胀,预后尤为不良!提笔踌躇,忽忆同道鲁绍曾老先生曾谓:“用大蒜煮鲜肉,可消腹水,且不伤正。”因嘱试服用生大蒜120克(去皮)鲜猪肉250克,同熬烂为度,顿服。并处方如下。
处方:茵陈15克,带皮茯苓30克,猪苓15克,泽泻9克,炒枳壳9克,炒厚朴9克,广陈皮6克,大腹皮9克,郁金9克(打碎),广木香4.5克,焦黄柏4.5克,炒鸡内金6克,甘草3克。
三诊:患者自诉服上述单方及汤药后,约2小时,脘腹胀闷欲死,心泛欲吐,而强忍之。又2小时许,腹中鸣动,随即二便如注。半日共下稀水粪便13次,后臌胀顿消,如释重负。发热也退净,精神爽适,且知饥索食。诊脉转现弱缓,舌苔退薄。此病退,肝脾未复,续宜调肝扶脾,和胃清化。
处方:茵陈9克,苍术9克,茯苓2.4克,猪苓9克,泽泻6克,薏苡仁12克,白豆蔻6克,炒枳壳6克,甘草3克,竹茹6克,炒鸡内金6克。
四诊:上方服1周,病势稳定,精神好转,食欲旺盛。脉缓微弦,舌红、苔薄微腻。证候续宜调理。再拟下方。
处方:茯苓15克,猪苓9克,泽泻9克,苍术9克,炒厚朴9克,广木香3克,西砂仁9克,陈皮6克,薏苡仁12克,甘草3克,竹茹6克,炒鸡内金6克,鸡骨草12克。
上方化裁出入,治疗约1个月,诸症俱消。出院后,改服逍遥、六君子汤类加减,前后二三年,巩固疗效。因庆再生,与余结成革命友谊,至今往来不绝。
【按】辛劳骤饮,肝脾损伤,血郁气滞,湿热熏蒸,运化、疏泄及开阖失常,发为黄疸臌胀奇险重症。首用清泻分消之剂,继投辛温通导、扶正驱邪验方,效应如响!此即《黄帝内经》:“中满者,泻之于内”及“劳者温之”之意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