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发病前因足部外伤,继则双下肢脉管发炎,色紫红,肿胀疼痛,行动困难。西医诊断为阻塞性脉管炎,言须截肢始有希望。证属肝脾肾经不足,风湿凝滞,气不行血,瘀血阻络,经脉损伤。此案赵某为阻塞性脉管炎,另两案王某及苏某为血栓性脉管炎。王案采用清热解毒,活血消瘀,兼化湿邪。苏案采用祛湿舒筋,活血化热。
赵某,男,52岁,工程技术人员。1968年7月。
初诊:患者平素热爱体育锻炼,经常参加球类比赛。发病前因足部外伤,继则双下肢脉管发炎,色紫红,肿胀疼痛,行动困难。西医诊断为阻塞性脉管炎,言须截肢始有希望。而患者拒做手术,遂改服中药附子、姜、桂及注射川乌、红花等药,症状有增无减,体虚乏力,转余诊治。脉象六部皆涩,舌红,苔薄腻。证属肝脾肾经不足,风湿凝滞,气不行血,瘀血阻络,经脉损伤。
处方:生口黄芪15克,当归尾12克,炒杭白芍9克,川芎6克,茯苓15克,紫丹参15克,怀牛膝9克,川红花3克,忍冬藤12克,伸筋草15克,桑枝木15克,生薏苡仁15克,赤小豆15克,豨莶草9克,千年健9克,生三七3克(研细调服)。
上方连服数10剂后,症情大减,患者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后即行动自如,恢复工作。
【按】脉管炎相当于中医学之“脱疽”,本书共3例。此案赵某为阻塞性脉管炎,另两案王某及苏某为血栓性脉管炎。姚老医师辨证:王案特点是热胜于湿,苏案特点是湿胜于热,本案特点是气不行血。王案采用清热解毒,活血消瘀,兼化湿邪。苏案采用祛湿舒筋,活血化热。本案采用助气行血,去瘀除湿,强健筋络。可见病同症异,治则及方药应灵活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