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某,女,48岁,河北省宁晋县东南汪人。1969年10月6日诊。
据云,饮凉茶水后引起少腹发凉,已年余,夏日则轻,入秋则甚,尤以时至半夜之后,少腹凉甚,头晕目眩,心悸不宁,难以入睡,时现呕恶,胃呆少纳,口不渴,小溲清长。诊得脉象濡而无力,舌质润,苔薄白。
辨证:脾肾阳虚,水饮停蓄于下焦,阳气被遏所致。
仿张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旨。治拟温化痰饮,健脾渗湿。方用苓桂术甘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增损为法。
处方:茯苓30克,桂枝10克,白术18克,甘草6克,半夏10克,干姜6克,小茴香3克(炒)。水煎服。2剂。
二诊(10月8日):服药后少腹发凉、眩晕心悸和呕恶等症状均见好转,佳象也。药既对症,仍宗原法续进。
三诊(10月10日):患者谓病已愈十之八九,为防复发计,又遵原方服2剂而痊愈。
本方以茯苓健脾利水;桂枝温阳化气;白术、甘草以培中气之不足;半夏燥湿化痰;再益以小茴香之温暖下焦。合而成方,非常符合痰饮以温药合之的具体运用。药既中病,故服药6剂而获痊愈。
按:饮属阴邪,遇寒则聚,得温则行。其入秋则甚者,以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入秋则阴气渐盛,而邪遇阴故加重。一昼夜之间,其阴阳之胜负亦犹是也。张景岳云:“人身之阴阳与一日四时之气同,故子后则气升,午后则气降,子后则阳盛,午后则阳衰矣。”其子夜后而甚者,因子夜阴气盛极,而阳气来复,此时因阴气之盛而阳气迟迟不升,故半夜后少腹凉甚也。饮蓄于下,上凌心脏则心悸不宁;冲于胃则呕恶;攻于头则眩晕。此皆水饮为患所使然。我在临床中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如某些疾病与天气的变化有关。例如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胃肠病,天气变化之时,患者即感不适,甚至有的患者凭着自己疾病的感觉,能预知天气的变化。还有些慢性疾病,每逢节气交替之时,往往加剧。如慢性气管炎到冬季则加重,在立春节前后好复发或加重,从此以后就逐渐地好转了。又如消化性溃疡,具有周期性发作情况,自秋季至次年早春为其好发季节,尤其是在较大的节气,如“二至”“二分”,有很多疾病往往在这个时候加剧。这都说明了四时气候的变迁会影响疾病的好转或恶化。
以上说的是一年当中节气的更替与疾病的关系。如果再说小一点,具体到一昼夜间的阴阳变化,同样对疾病也有一定的影响。如肺结核的潮热下午则重,湿温病的症状也会有午后加重的现象。一般的患者都好晚上加重。俗语谓“是病嚣夜”,就是这个意思。个中道理是因为一天到晚机体有些疲劳,从而机体抵抗力相应地也就减弱了,所以有些疾病一到晚上就感觉有些加重。关于这点,在《灵枢经》里说得很具体。《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慧指神志清爽)昼安,夕加夜甚,何也?岐伯曰:四时之气使然。黄帝曰:愿闻四时之气。岐伯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入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总之,人生活在大自然中,一切都受着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影响。正如《灵枢·邪客第七十一》所说:“人与天地相应也。”这很突出地说明了人与外在环境的统一整体观。中医在临床方面,运用了四时、昼夜寒热温凉的变化,节气的更替,阴阳盛衰,据此进行辨证施治,往往收到意外的效果。这点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