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例简介
据《中国医学大辞典》记载,龙胆泻肝汤计有4方:①李杲方;②《沈氏尊生书》方;③《医宗金鉴》方;④《证治准绳》方。我们在临床上习用的是李杲方,其药味组成为龙胆、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生地黄、当归、栀子、黄芩、甘草。本方是泻肝胆湿热的主要方剂。方中龙胆大苦大寒,为泻肝胆之火的主药,故方名特标而示之;黄芩、栀子苦寒直折,清肺与三焦之热,并协助龙胆清肝胆湿热,为辅;木通、泽泻、车前子清利湿热,引湿热从前阴而出;盖火盛必劫阴,故用当归、生地黄滋阴养肝,以泻肝之剂,佐补肝之药,使邪去而不伤正,实有标本兼顾之妙,寓有战胜抚绥之意;柴胡疏肝脾之气;甘草缓肝之急,又有和解诸药之功。诸药共熔一炉,从而收到泻肝胆、利湿热、养阴血的功效。
本方实为泻肝胆实火、清三焦湿热的一个有效方剂。近来医家在本方的基础上进行化裁,扩大了它的治疗范围,如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急性肝炎等病,效果也非常满意,这也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的特点。但本文所写仅仅是妇科病证方面的点滴体会,当然不能一概其全。
1.经前两耳灼热发痒案
赵某,女,29岁,已婚。1980年5月2日诊。
患者每逢月经来潮前四五日则感两耳灼热、发痒,甚则流黄水,并伴有口苦咽干。因屡治不效而来就诊。脉象弦滑有力,舌质红,苔黄腻。
实系肝胆湿热循经上扰清窍。
拟清泻肝胆湿热,佐以解毒疏肝理气为法。
处方:龙胆10克,生地黄12克,当归15克,柴胡6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木通10克,金银花30克,香附15克,怀牛膝10克,桔梗8克,甘草6克,赤芍10克。水煎服。2剂。
二诊(5月4日):两耳灼热发痒略有好转。原方续服3剂,诸症悉愈,月经已来潮,嘱其停药。
三诊(5月7日):第二次经前四五日来诊云:诸症未曾复发。诊得舌质正常,脉稍弦。为杜其复发,嘱宗上方继服4剂。
第三次月经过后,患者特来告知,病已痊愈。
2.经前目红肿多眵耳聋案
张某,女,21岁,已婚。1967年3月6日诊。
主诉:每逢月经来潮前五六日即现两目红肿,多眵,视物模糊,两耳微聋,月经过后渐轻而自愈。如此已半年之久。询其经带情况,月信尚准,但小腹有胀痛感,经色黯紫,经过带来,色黄,质黏稠,有腥臭味。脉象弦数有力,舌质红,苔黄腻。四诊合参,证属肝胆湿热循经上扰。
治拟清泻肝胆湿热,佐以通经活血。
处方:龙肝10克,栀子10克,柴胡6克,生地黄12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当归15克,怀牛膝12克,桔梗8克。水煎服。
服4剂后两目经肿大减,目眵、耳聋亦轻。嘱其再服2剂。
药后诸症若失,月经来潮,但经量略多。前方去怀牛膝,加女贞子。
墨旱莲以益肝肾。服3剂而愈。
于6月1日患者因感冒而来诊。询其前病情况,谓月经已来2次,均未见目红肿,多眵及耳聋等征象。
按:上述两例均系素日肝胆蕴有湿热之邪。肝开窍于目,故两目红肿生眵;少阳红脉入耳中,湿热循经上扰,故见两耳灼热发痒及耳聋等症。前者加清热解毒之金银花、黄柏等药清热除湿;再伍疏肝理气之香附,以增柴胡等品升散除湿之力。两例均用怀牛膝、桔梗,是取牛膝引血下行之功,桔梗载药上行之效,二者一升一降,气机升降自如,三焦水道通行则湿热得除。牛膝引血下行,与活血的赤芍相伍,以疏通经脉,通导湿热;桔梗载药上行,能驱上扰之邪。如此上下兼顾,所以药后取得相应的效果。
3.白带增多阴肿阴痒案
徐某,女,30岁,已婚。1980年6月7日诊。
主诉:白带增多月余,其色黄,质稠黏,伴有腥臭味,近日来外阴部红肿灼热,小便短涩,阴道瘙痒,再加上白带的刺激,痛痒更著,步履维艰,并现口苦咽干等症。在当地曾服药数剂(药味不详)未显效,始来就诊。诊得脉象弦而有力,舌红,苔黄腻。
证属肝经郁热,湿热下注。
拟清泻肝胆湿热,佐以解毒杀虫止痒为法。
处方:龙胆6克,柴胡8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土茯苓30克,败酱草30克,当归15克,生地黄12克,木通10克,车前子10克,甘草6克,怀牛膝10克,白鲜皮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用方:蛇床子30克,苦参30克,龙胆20克,黄柏20克,白矾15克。上药以纱布包裹,水煎,先熏后洗,每日2次或3次。
通过内外兼治,诸症若失。为巩固疗效,内服方小其制善后,嘱停用外洗药。
本例内服药8剂,外洗药4剂而愈。
按:本证系肝胆湿热所致。盖足厥阴之脉沿股内侧,入阴毛中,环绕阴器。今湿热循经下注,故见白带增多,小便淋涩,阴肿阴痒等症;胆火上炎则口苦咽干。方选龙胆泻肝汤加解毒杀虫止痒之败酱草、黄柏、土茯苓、白鲜皮等,以增强清热除湿之力;并伍牛膝借其下行之性,以导湿热外出。经内外合治,而获满意效果。
二、体 会
综上3个病例局部和全身症状不难看出,耳、目、前阴、女子胞与肝胆之间在经络循行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其发病机制不外肝胆湿热循经上扰、下注所致。女子以血为用,肝藏血,血海失常,可影响到肝脏,故有“肝为女子之先天”之说。肝脏有病又可通过经络循行,反映到体表组织和相应器官。由于它们之间在生理病理上的内在联系和影响,就决定了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外在变化了解体内脏腑病变,从而作出正确诊断。如《灵枢·经脉篇》:“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马莳(元台)、李梴也谆谆告诫我们:“不识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医者不明经络,犹人夜行无烛”。由此可见,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以及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临床各科辨证施治的准绳。
(孙平珍 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