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某 男 59岁
病史2个月,初患咳嗽,胸部不畅,未以为意,近日咳嗽加剧且有微喘,痰浊而多,味臭,有时带血,胸胁阵痛,稍有寒热,眠食不佳,小便深黄,大便干燥。
舌苔黄厚,脉滑数。
【辨证立法】
外感风寒,未得发越,蕴热成痈。治宜排脓解毒,涤痰清热为主。
【处方】
二诊:服药5剂,寒热渐退,喘平嗽轻,痰减仍臭,已不带血,眠食略佳,二便正常,尚觉气短、胸闷,仍遵原法。
【处方】
三诊:服药6剂,诸症均减,惟觉气短、身倦,脉现虚弱,此乃病邪乍退,正气未复之故。
另:三七粉3克、白及粉3克(分2次冲服)
【解读】
肺脓肿一症,多涉风寒咳嗽之后郁热而发,治应排脓为主。不论已成、未成皆当涤荡痰垢,无使壅塞,则余症易愈。处方先以千金苇茎汤、桔梗汤和泻白散加减以排解脓毒,涤痰清热,益气止血,逐去有形之秽浊,免使肺组织再行腐败。继用六君子汤加味,养肺补虚,以竟全功。
鲜茅根——鲜苇根(见第3页)
旋覆花——代赭石(见第39页)
杏仁——薏苡仁
杏仁苦辛而温,辛能横行而散,苦能直行而降,遂为散邪降气;薏苡仁甘淡补中渗利,升少降多,健脾渗湿,利水消肿,排脓消痈。二药参合,理气行水、排脓消痈肿甚效。
桑白皮——地骨皮(见第62页)
陈橘红——陈橘络
橘红燥湿化痰,理气健脾;橘络行气化痰,通络止痛。橘红善走肌表,以下气消食为主;橘络善走经络,以顺气活血,通络止痛为要。二药伍用,理气宽胸,下气化痰,通络止痛益彰。
炙白前——炙百部(见第58页)
冬瓜子——甜瓜子
冬瓜子甘寒,清肺化痰,利湿排脓,去面,润肌肤;甜瓜子和中止渴,破瘀散结,清肺润肠,利水消胀,开痰利气。二药伍用,使沉降的力量增强,利水消胀、利湿排脓、破瘀散结甚效。
施师告云:肺化脓症,肺水肿、渗出性胸膜炎等病,单用二药亦有良效,然必须重用,各取120克,打碎煎水代茶饮之。
炙紫菀——炙橘红(见第25页)
枇杷叶——半夏曲(见第59页)
桃仁——杏仁
桃仁甘苦性平,得春气最厚,入血分化瘀生新,其色乳白,富有油脂,可滑肠润燥,破血行瘀;杏仁行气散结,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桃仁入于血分,偏于活血(化血络之凝瘀);杏仁入走气分,偏于降气(降肺气之上逆)。二药伍用,一气一血,其功益彰,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白及——三七
三七活血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白及补肺生肌,收敛止血。三七走而不守,白及守而不走。三七以散为主,白及以收为要。二药伍用,一走一守,一散一收,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补肺生肌、行瘀止血之力增强。
三七、白及伍用,善治出血性病症。根据用药习惯,多采用粉剂吞服,一般每次服1.5~3克。日服2~3次。入煎亦可,常用量为6~10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