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热痹)

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热痹)

时间:2023-04-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北京某医院诊为风湿性关节炎。热痹是属痹证的一种类型,是指热毒流注关节或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湿邪,与热相搏的痹证。多见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结节性红斑等病。遂予紫雪丹3克,顿服。服后居然疼痛少止,旋改紫雪丹3克,日服2次。细察此案,职是不知热痹之理,屡进辛燥祛风之药,火热日燔,血气沸腾,大剂紫雪丹清热凉血解毒之法竟能治愈,可师可法矣。

李某 女 19岁 病历号 55、2、264

病将2周,开始形似外感,发热,身痛,服成药无效,旋即肘、膝、踝各关节灼热样疼痛日甚,四肢并见散在性硬结之红斑。经北京某医院诊为风湿性关节炎。体温逐渐升至38℃不退,行动不便,痛苦万分,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唇干口燥。

舌质绛红,无苔,脉沉滑而数。

【辨证立法】

内热久郁,外感风寒,邪客经络,留而不行。阴气少,阳独盛,气血沸腾,溢为红斑,是属热痹,急拟清热、活血、祛风湿法治之。

【处方】

另:紫雪丹10克,分2次随药送服。

二诊:药服2剂,热稍退,病稍减,拟前方加山栀子6克,赤芍10克,赤茯苓10克。

三诊:前方服2剂,大便通,体温降至37.2℃,疼痛大减,红斑颜色渐退。

【处方】

原方去紫雪丹、忍冬藤、紫花地丁,加当归10克,松节10克,白薏苡仁12克。

【解读】

热痹是属痹证的一种类型,是指热毒流注关节或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湿邪,与热相搏的痹证。症见关节红、肿、热、痛,可有发热、口渴等症。多见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结节性红斑等病。治宜清血热、解血毒、祛风湿、通络道、止疼痛。

鲜生地黄——鲜白茅根(见第18页)

丹参——牡丹皮(见第15页)

忍冬藤(金银花藤)——忍冬花(金银花)(见第24页)

紫草——黑芥穗

紫草又名紫草根,为紫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草和新疆紫草的根。味甘,性寒。入心、肝经。本品甘咸气寒,色紫质滑,为清热凉血、解毒透疹之上品。盖血得寒而凉,得咸而降,得滑而通(通九窍、利二便),得紫而入,血凉毒消,诸疾可除。荆芥穗气味轻扬,辛温发散,祛风散邪解表,炒黑入药走血分,引血中之邪由表而解,并能通利血脉、止筋骨疼痛。二药伍用,一血一气,气血双清,解毒散邪,祛风止痒,活络止痛之力增强。

桑枝——桑寄生(见第182页)

赤茯苓——赤芍(见第21页)

注①:甘草节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或根茎内充填有棕黑色树脂状物质部分。甘平无毒,治痈疽疮毒效佳。施师每遇热痹诸症,俱见效验。

注②:紫雪丹原名紫雪。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由石膏、寒水石、磁石、滑石各1 500克,犀角、羚羊角、青木香、沉香各150克,玄参、升麻各500克,甘草240克,丁香30克,朴硝5 000克,硝石4升,麝香38克,朱砂90克组成。施师20世纪30年代尝治蒙古王公之妇,患关节疼痛,发热不退,前医屡进羌活胜湿汤、独活寄生汤之类,疼痛日逐加重,日夜号叫,痛苦万分,关节红、肿、热甚,伴有唇舌焦烈,脉见洪数。遂予紫雪丹3克,顿服。服后居然疼痛少止,旋改紫雪丹3克,日服2次。翌日往诊,疼痛渐轻,号叫渐歇,热象亦退,停服紫雪丹,改为他药后,热病又起,于是逐次加重分量,数日共服紫雪丹2两(60克)余,痛止热除病愈,后以理气活血以善其后。细察此案,职是不知热痹之理,屡进辛燥祛风之药,火热日燔,血气沸腾,大剂紫雪丹清热凉血解毒之法竟能治愈,可师可法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