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硫酸吗啡注射液

硫酸吗啡注射液

时间:2023-04-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于麻醉和手术前可保持患者适当的镇静。影响消化道运动引起便秘。2.药动学 本品起效时间因给药途径而不同:静脉注射即刻,肌内注射1~5min,椎管内给药15~60min。峰作用时间:静脉注射5~20min,肌内注射30~60min,皮下注射50~90min,硬膜外腔单次注射30min。作用维持时间: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为2~7h,椎管内给药6~24h。应及时使用吗啡拮抗药盐酸纳洛酮注射液0.4~0.8mg。肌内或静脉注射。

【成分及含量】 为硫酸吗啡的灭菌水溶液。含硫酸吗啡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性状】 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遇光易变质。

【适应证】 适用于急性剧痛,如严重创伤、战伤、烧伤等疼痛。可缓解心肌梗死和左心衰竭以及心源性肺水肿。用于麻醉和手术前可保持患者适当的镇静。

【药理】

1.药效学 吗啡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与平滑肌的器官,产生镇痛、嗜睡、欣快感、剂量相关的呼吸抑制等。使动脉、静脉舒张,周围血管阻力下降。抑制于咳嗽中枢,可以镇咳。可激活中枢及后区引起恶心、呕吐。影响消化道运动引起便秘。释放组胺引起皮肤瘙痒与支气管痉挛。

2.药动学 本品起效时间因给药途径而不同:静脉注射即刻,肌内注射1~5min,椎管内给药15~60min。峰作用时间:静脉注射5~20min,肌内注射30~60min,皮下注射50~90min,硬膜外腔单次注射30min。作用维持时间: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为2~7h,椎管内给药6~24h。

【不良反应】

1.心血管系统 心动过缓、低血压、心律失常、高血压。

2.呼吸系统 支气管痉挛、喉痉挛。

3.消化系统 恶心、呕吐,胆道痉挛,便秘。

4.中枢神经系统 视物模糊、晕厥、欣欢感、烦躁。

5.泌尿生殖系统 尿潴留、抗利尿作用、子宫痉挛。

6.过敏反应 瘙痒、荨麻疹。

7.其他 胸壁僵硬。

【禁忌证】 哺乳期妇女、未成熟新生儿、呼吸抑制患者、脑外伤颅内高压、支气管哮喘、肺源性心脏病代偿失调、甲状腺功能减退、皮质功能不全、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麻痹性胃血绞痛、原因不明的“急腹症”、对吗啡过敏、急性肝炎或肝功能严重障碍、单胺氧化酶使用期间或停用不到2周等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连用3~5d可能产生耐药性,长期应用可产生依赖性。

(2)慎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

(3)慎用于肾绞痛、胆绞痛,可使疼痛加剧,必要时和阿托品合用。

(4)应用大量吗啡进行静脉全麻时,常和神经安定类药并用,诱导中可发生低血压,手术开始遇到外科刺激时血压又会骤升,应及早对症处理。

(5)吗啡注入硬膜外隙或蛛网膜下隙后,应监测呼吸及循环功能,前者24h,后者12h。

(6)对癌症患者应尽可能避免注射本品。

(7)本品中毒量为60mg,致死量为250mg。

(8)应用本品过量,可致急性中毒。其主要表现为昏迷、呼吸深度抑制、针状瞳孔、血压下降、皮肤湿冷、肌无力等。应及时使用吗啡拮抗药盐酸纳洛酮注射液0.4~0.8mg。肌内或静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使用一次,同时采用给氧等急救措施。

【药物相互作用】 药液不得与氨茶碱、巴比妥类钠盐等碱性液、溴或碘化物、碳酸氢钠、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植物收敛剂、氢氯噻嗪、肝素、苯妥英钠、呋喃妥因、新生霉素、甲氧西林、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异唑以及铁、铝、镁、银、锌化合物等接触,以免发生浑浊、沉淀。

【给药说明】

(1)对应用本品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患者,继续用药过程中可使不良反应逐渐减轻,适当减量或应用止吐药可使不良反应缓解。

(2)对使用本品出现便秘的患者,可适当服用缓泻药。

(3)老弱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肾病及慢性肝病患者应适当减量。

(4)晚期癌症患者长期使用本品,无极量限制,即应根据个体对本品的耐受程度决定用药剂量,但应严密注意监控不良反应。

【用法与用量】 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常用量为每次10~30mg,每天30~120mg。极量为每天100mg。每张处方最大量:对门(急)诊患者,10~30mg;不得超过30mg。对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90~360mg;不得超过360mg。必要时,医师可以根据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病情确定每张处方最大量。对住院患者,30~120mg(逐日开方);必要时,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每张处方最大量。

【规格】 1ml∶10mg;1ml∶20mg;1ml∶30mg。

【贮藏】 遮光,密闭保存。

【生产单位】 青海制药厂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