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八十四回“试文字宝玉始提亲,探惊风贾环重结怨”写道:“却说薛姨妈一时因被金桂这场气怄得肝气上逆,左肋作痛。宝钗明知是这个缘故,也等不及医生来看,先叫人去买了几钱钩藤来,浓浓的煎了一碗,给他母亲吃了。又和秋菱给薛姨妈捶腿揉胸,停了一会儿,略觉安顿。这薛姨妈只是又悲又气,气的是金桂撒泼,悲的是宝钗有涵养,倒觉可怜。宝钗又劝了一回,不知不觉地睡了一觉,肝气也渐渐平复了。”
气在人体内运行不息,环周不休,而且有一定的运行方向和运行规律,肝气以下行为顺,若上行则为逆向,称之为“肝气上逆”。由于薛姨妈是肝气上逆,气滞于上半身,从而引起两胁作痛的症状。宝钗急用钩藤浓煎给其母服下,也可说是对症下药了。
钩藤,又名双钩、薄钩藤、嫩钩藤,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平肝解郁类中药。钩藤味甘而性微寒,有息风止痉、清热平肝之功,本品性味甘凉,轻清疏泄,有较好的息风止痉之效,常用于惊痫抽搐等,其不仅善于息肝风,而且又能清肝火,平肝阳,疏肝郁,对于肝郁气滞,或肝经有热,胁肋疼痛,头胀头痛,目赤肿痛,头目眩晕等也卓有效验。《本草纲目》言“钩藤,手足厥阴药也,足厥阴主风,手厥阴主火,惊痫眩运,皆肝风相火之病,钩藤通心包于肝木,风静火息,则诸证自除”。由于钩藤的平肝息风功能,使薛姨妈“肝气也渐渐平复了”。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钩藤有降压、镇静、抗癫和抑制腓肠肌痉挛的作用。钩藤煎剂或钩藤碱等给动物灌服,能抑制血管运动中枢,阻滞交感神经和神经节,扩张外周血管,使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由于外周阻力降低,从而血压下降,随着血压的下降,头晕、头痛、心慌、气促、失眠等症状亦相应减轻或消失。也可能是这些作用,使薛姨妈“略觉安顿些”,“不知不觉地睡了一觉”。可见200多年前的曹雪芹就已经知道了钩藤降压和镇静的作用,所以才有此描写。笔者治疗各种类型的高血压,习用钩藤研末,每取适量填脐,每晚再取适量加温水足浴,疗效甚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