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目山白术的传说

天目山白术的传说

时间:2023-04-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目山白术,又叫於潜白术,别名云头术、仙鹤术,是一种珍贵的药材,素有“北参南术”之称。仙鹤来到了天目山麓上空,看到下界有一块靠山、傍水、向阳、避风的盆地,便降落下来,把口里衔着的药草种了下去。而天目山白术的作用天下尽知。白术,又名于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根茎,为中医临床常用的健脾药。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可促进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并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可保护肝,防止肝糖原减少。

天目山白术,又叫於潜白术,别名云头术、仙鹤术,是一种珍贵的药材,素有“北参南术”之称。其来历,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传说南极仙境有只仙鹤,衔着一支药草,想把它带到人间,种植在最好的地方。仙鹤来到了天目山麓上空,看到下界有一块靠山、傍水、向阳、避风的盆地,便降落下来,把口里衔着的药草种了下去。仙鹤白日里除草、松土、浇水,夜里就垂颈俯首守护在旁。日子一长,仙鹤竟化成了一座小山,人称“鹤山”。有一年,鹤山附近发生了一场大瘟疫,不少人染病在床。这一天,正是九月重阳,秋高气爽。於潜街头,来了一位姑娘,白衣白裙,她摆个地摊叫卖白术,还介绍这药草的用途、加工、服法。有个药店老板见有利可图,就全部收买了下来。

果然,这白术奇效无比,人们服用后,个个摆脱了病魔。药店老板发了一笔大财。他贪得无厌,想起姑娘临走时说家住鹤山,便入山寻找,可找来找去,找不着一户人家。老板娘知道这事,心生一计,对着老板耳朵,如此这般一说,把老板说得眉开眼笑。

转眼到了笫二年重阳,那白衣姑娘又来卖白术了。这一次,老板显得百般殷勤。白衣姑娘一坐定,老板娘偷偷地用针穿了一根红线,别在姑娘的衣裙上。白衣姑娘收了钱就走,老板却带了一个伙计,悄悄地跟了上去。白衣姑娘顺着一条荒芜的羊肠小道往山坡上走,走着走着,忽然不见了。老板和伙计急忙满山搜寻,最后在山冈找着了一株穿着红线的药草,香味扑鼻,老板开心极了,说:“好!这个活宝贝可落到我手里啦!”大声叫喊伙计:“快!快!拿锄头来。”谁知一锄头掘下去,“啪”的一声,闪出一道金光,刺瞎了老板的眼睛。那株千年老白术也无影无踪,再也找不着了。以后,再没有人见到那白衣姑娘。而天目山白术的作用天下尽知。

白术,又名于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根茎,为中医临床常用的健脾药。《本经》记载有术,但无苍、白之分,东汉张仲景伤寒方用白术,金匮方用赤术(后人认为赤术即苍术),自此以后才有苍术、白术之分。白术味甘,性温,入脾、胃经,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固表止汗、益气安胎之功,《本草纲目》言其“主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本经逢原》言“白术,生用有除湿益燥,消痰利水,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散腰脐间血,及冲为病,逆气里急之功;制用则有和中益气,止渴生津,止汗除热,进饮食,安胎之效”。《别录》言其“暖胃消谷”。《珍珠囊》言其“除湿益气,和中补阳,消痰逐水,生津止渴,止泻痢,消足胫湿肿”。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可促进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并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可保护肝,防止肝糖原减少。一般补脾健胃多用炒白术,健脾止泻常用焦白术,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常用生白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