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夏枯草的故事

夏枯草的故事

时间:2023-04-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茂松父亲怎么也没有料到,这百草如茵的仙境,竟是神农的药圃。后来,父子二人广种夏枯草,为民治病,深得人心。夏枯草,又名夏枯球、夏枯花、枯草穗,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带花果穗。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水浸出液对麻醉动物有降压作用。临床观察发现,用复方夏枯草合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症患者,对一期、二期高血压患者疗效较佳。

传说之一:从前有位书生名茂松,为人厚道,自幼攻读四书五经,然而却屡试不第。茂松因此终日郁闷,天长日久,积郁成疾,颈部长出许多瘰疬(即淋巴结核),如蚕豆般大小,形似链珠,有的溃破流脓。久医无效,病情越来越重。

这年夏天,茂松父亲不远千里寻神农。一日,他来到一座山下,只见遍地绿草茵茵,似入仙境。他刚想歇息,不料晕倒在地。

茂松父亲怎么也没有料到,这百草如茵的仙境,竟是神农的药圃。此时,神农正在给药草浇水施肥,见有人晕倒急忙赶来救治。茂松父亲醒来,谢恩并诉说了自己的苦衷。神农听罢,从草苑摘来药草,说:“用此草上端球状部分,煎汤服用。”又说:“此草名‘夏枯草’,夏天枯黄时采集入药,有清热散结之功效。”茂生按方服之,不久病愈。后来,父子二人广种夏枯草,为民治病,深得人心。

传说之二:从前,有个秀才的母亲得了瘰疬,脖子肿得很粗,还直流脓水。一天,来了个卖药的郎中,他对秀才说:“山上有种草药,可以治好这种病。”秀才立即求郎中帮忙。郎中就上山采了一些紫色花穗的野草回来,剪下花穗,煎汁给秀才母亲吃。几天过去,秀才母亲的病全好了。老太太十分高兴,嘱咐儿子留郎中住在家里。郎中也不客气,白天出去采药、卖药,夜晚就住在秀才家中。这样过了1年,郎中要回家,临走时对秀才说:“我在你这儿住了1年,为感谢你1年来的盛情款待,现在我传给你一个治瘰疬的药方。”郎中说罢,便带秀才上了山。他指着一种长圆形叶子、开紫花的野草对秀才说:“这就是治瘰疬的草药,你要认清。”秀才仔细地看了看说:“我认清了。”“你千万要记住,这草一过夏天就没了。”“嗯,我记住了。”

就在这年的夏末秋初,县官的母亲得了瘰疬,张榜求医。秀才听到以后立即揭榜去见县官,说:“我会采药治这种病。”县官派人跟秀才一同上山,可是,怎么也找不到长圆叶、开紫花的野草,二差人把秀才押回县衙,县官认定他是骗子,当堂就打了他五十大板。

第二年夏天,郎中又回来了,秀才一把抓住郎中说:“你害得我好苦啊!”郎中一愣:“怎么啦?”“你教我认的草药怎么没有啦?”两人又到山上一看,到处都有这草药。秀才奇怪地说:“怎么你一来,这草药又有了。”郎中说“我不是对你讲过吗,这草药一过夏天就枯死了,要用就要早采”。秀才这才猛然记起,由于自己粗心大意,白挨了五十大板。为了记住这件事,秀才就把这草药叫作“夏枯草”。

夏枯草,又名夏枯球、夏枯花、枯草穗,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带花果穗。本品味苦、辛,性寒,入肝、胆经,有清肝火、散郁结、清肝明目之功。本品既能苦寒清热,又能辛散开郁,有良好的清热散结之功,尤善清泻肝火而明目止痛。《本草图解》言其“苦辛微寒,独入厥阴,消瘰疬,散结气,止目珠痛。此草补养厥阴血脉,又能疏通结气,目痛瘰疬,皆系肝症,故建神功”。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水浸出液对麻醉动物有降压作用。本品对血管呈双相作用,低浓度扩张,高浓度则扩张作用减弱。临床观察发现,用复方夏枯草合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症患者,对一期、二期高血压患者疗效较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