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石榴花入药的由来

石榴花入药的由来

时间:2023-04-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石榴树在张骞的灌浇下,叶也返绿了,花也伸展了。据《群芳谱》记载:石榴“本出涂林安石国,汉朝张骞出涂林安石国,得其种以归,故名安石榴”。由此可知,石榴是2000年前的汉代从西域传入我国的。石榴花,又名榴花、酸石榴花,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花蕾。石榴花味酸、涩,性温,入胃、大肠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适用于鼻衄、中耳炎、创伤出血等。

闽县东山有个榴花洞,唐代永泰年间,有个樵夫叫蓝超,遇见一头白鹿,一直追到榴花洞口。洞门极窄,进入深处,豁然开朗,内有鸡犬人家。蓝超见一老翁,说是避难时来到此地,并劝他也留下,蓝超说回去辞别妻子再来,老翁临别时赠予石榴花一枝。蓝超出来后像是做了一场梦,不久再欲前往,但已不知洞在哪里,只好将石榴花种植在园子里,不久花繁叶茂,结出的果子也能食用。

石榴,又名安石榴,据说与张骞出使西域有关。

汉武帝时候,张骞出使西域,住在安石国的宾馆里,宾馆门口一株花红似的小树,张骞非常喜爱,但从没见过,不知道是什么树,园丁告诉他是石榴树,张骞一有空闲就要站在石榴树旁欣赏石榴花,后来,天大旱,石榴树、石榴花叶日渐枯萎,于是张骞就担水浇那棵石榴树。石榴树在张骞的灌浇下,叶也返绿了,花也伸展了。

张骞在安石国办完公事,就要回国的那天夜里,正在屋里画通往西域的地图。忽见一个红衣绿裙的女子推门而入,飘飘然来到跟前,施了礼说:“听说您明天就要回国了,奴愿跟您同去中原。”张骞大吃一惊,心想准是安石国哪位使女要跟他逃走,身在异国,又身为汉使,怎可惹此是非,于是正颜厉色说:“夜半私入,口出不逊,出去出去,快些出去了!”那女子见张骞撵她,怯生生地走了。

第二天,张骞回国时,安石国赠金他不要,赠银他不收,单要宾馆门口那棵石榴树。他说:“我们中原什么都有,就是没有石榴树,我想把宾馆门口那棵石榴树起回去,移植中原,也好做个纪念。”安石国国王答应了张骞的请求,就派人起出了那棵石榴树,同满朝文武百官给张骞送行。

张骞一行人在回来的路上,不幸被匈奴人拦截,当杀出重围时,却把那棵石榴树失落了。人马回到长安,汉武帝率领百官出城迎接。正在此时,忽听后边有一女子在喊:“天朝使臣,叫俺赶得好苦啊!”张骞回头看时,正是在安石国宾馆里见到的那个女子,只见她披头散发,气喘吁吁,白玉般的脸蛋上挂着两行泪水。张骞一脸惊异,忙说道:“你为何不在安石国,要千里迢迢来追我?”那女子垂泪说道:“路途被劫,奴不愿离弃天使,就一路追来,以报昔日浇灌活命之恩。”她说罢,“扑”地跪下,立刻不见了。就在她跪下去的地方,出现了一棵石榴树,叶绿欲滴,花红似火。汉武帝和众百官一见无不惊奇,张骞这才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就给武帝讲述了在安石国浇灌石榴树的前情。汉武帝一听,非常喜悦,忙命武士刨出,移植御花园中。从此,中原就有了石榴树。

据《群芳谱》记载:石榴“本出涂林安石国,汉朝张骞出涂林安石国,得其种以归,故名安石榴”。张骞出使西域是在公元前138年。所谓安国,即今天的布哈拉;所谓石国,即今天的塔什干。由此可知,石榴是2000年前的汉代从西域传入我国的。古人曾有诗云:“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迢递河源道,因依汉使搓。”“乘搓使者海西来,移得珊瑚汉苑栽。”

石榴花,又名榴花、酸石榴花,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花蕾。石榴花味酸、涩,性温,入胃、大肠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适用于鼻衄、中耳炎、创伤出血等。《分类草药性》言其“治吐血,月经不调,红崩白带。汤火伤,研末,香油调涂”。《福建民间草药》言其“治齿痛,水煎代茶常服”。《野生药植图说》言其“治中耳发炎,防止流脓”。

石榴实,又名安石榴、甘石榴、金罂、丹若,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果实,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石榴实味甘、酸,性温,入胃、大肠经,有生津止渴、涩肠止泄之功,适用于津伤口渴咽燥、久泻、久痢等症。《滇南本草》言其“治日久水泻……又治痢脓血,大肠下血”。《本草纲目》言其“止泄痢,下血,脱肛,崩中带下”。

石榴皮,为石榴的果皮,本品味苦,性温,无毒,归肺、肾、大肠经,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痛之功,适用于久咳、血崩带下、脘腹胀满、皮肤癣症、肠道寄生虫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