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黄入药的来历

大黄入药的来历

时间:2023-04-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黄药性峻利,能推陈致新,故有“将军”之名号。传说大黄最早叫“黄根”,改名为“大黄”,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大黄,又名将军、锦纹、川军、酒军等,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或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或根茎。大黄味苦,性寒,入脾、胃、大肠、心、肝经,有泻下攻积、泻火解毒、活血化淤、清泄湿热之功,本品能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为治积滞便秘要药,因其苦寒沉降,善能泻热,故以治疗热结便秘最为适宜。

大黄药性峻利,能推陈致新,故有“将军”之名号。传说大黄最早叫“黄根”,改名为“大黄”,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从前有个黄姓郎中,承袭祖上擅长采挖黄连、黄芪、黄精、黄芩、黄根这5种药材为人治病,被人们誉为“五黄先生”。那时,每到春三月时,郎中便进山采药,为此常借宿在山上一农户马峻家中,至秋末方才离开。马峻一家妻儿3口对他百般善待,久之他与马家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谁知人有旦夕之祸。这年马家遭了火灾,房子财物被烧光,马峻妻子被烧死,剩下光棍爷儿俩伤心地住山洞去了。郎中费了很大精力找到父子俩,他对马峻说:“你带上孩子跟着我挖药吧!”于是他们终日相伴,以采药、卖药、治病为生。渐渐地,不识药性的马峻熟悉了五黄药。有时郎中不在家,他也偶尔学着为人治病。

哪料后来又生祸端。有年夏天,一位孕妇身体虚弱,骨瘦面黄,因泻肚子来求医。恰巧郎中不在,马峻把治泻的黄连错给成了泻火通便的黄根,结果孕妇服后大泻不止,差点丢命,胎儿却死了。这事被告到县衙,县官立命扭来马峻,要以庸医害人治其罪。这时,郎中赶来跪在堂前,恳求县官老爷判自己的罪,说马峻是跟他学的医;而马峻更是羞愧,自愿领罪受罚。这样一来,县官倒对两人的情谊十分敬佩,想了想这五黄先生素有声名,那孕妇素体羸弱,孕期也短,就责罚两人给孕妇家些银两,把他们放了。不过县官最后对郎中说:“你那五黄药的‘黄根’既然比其他四样药厉害,应该改个名儿,免得日后混淆再惹祸”。郎中深深点头,回家便把黄根改叫“大黄”,以利区别。于是,大黄这名字就传开了。

大黄,又名将军、锦纹、川军、酒军等,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或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或根茎。大黄味苦,性寒,入脾、胃、大肠、心、肝经,有泻下攻积、泻火解毒、活血化淤、清泄湿热之功,本品能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为治积滞便秘要药,因其苦寒沉降,善能泻热,故以治疗热结便秘最为适宜。《本草纲目》言其“下淤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药品化义》言“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气,走而不守,有斩关夺将之力,故号为将军。专攻心腹胀满,胸胃蓄热,积聚痰实,便结瘀血,女人经闭。盖热淫内结,用此开导阳邪,宣通涩滞,奏功独胜”。药理研究表明,大黄的主要成分是蒽醌类衍生物,总量为3%~5%,大部分为结合状态,是泻下的有效成分,致泻的作用部位主要在肠,能使中、远段结肠张力增加,蠕动加快,并不妨碍小肠对营养物的吸收。因其含有鞣质,具收敛作用,故泻下后常可产生继发性便秘。本品又可清泄湿热,可使湿热从大便而出,故又常用于湿热黄疸,小便淋沥不净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