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子仁始载于汉朝的《神农本草经》,关于它的功效还有一段传说。
相传在汉武帝当政时,终南山中有一条便道,为往来客商马帮的必经之路。有一年,人们传说山中出了个长发黑毛怪,其跳坑跨涧、攀树越岭,灵如猿猴,快似羚羊。于是人心惶惶,商贾非结伙成群不敢过山。
消息传到了当地县令耳中,县令怀疑是强盗耍的花招,于是便命令猎户围剿怪物。谁知捕获的怪物竟然是一位中年毛女。据毛女说,她原来是秦王的宫女,秦王被灭后逃入终南山,正当饥寒交迫,无以充饥时遇到一白发老翁,教她食用柏子仁、柏汁。初时只觉苦涩难咽,日久则觉得满口香甜,舌上生津,以至于不饥不渴,身轻体健,夏不觉热,冬无寒意。时逾百多岁仍不见老。毛女服柏子仁长寿的消息一出,世人便争相服用。
柏子仁,又名柏仁,为柏科常绿乔木植物侧柏的种仁,以种仁颗粒饱满、黄白色、油性大而不泛油,无皮壳杂质者为佳。柏子仁味甘,性平,入心、肾、大肠经,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之功,适用于血不养心所致的惊悸怔忡、虚烦失眠、阴虚血少所致的大便燥结等。中医临床使用柏子仁,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早在《本经》中就被列为“上品”药材,言其“主惊悸,安五脏,益气,除湿痹,久服令人润泽,美色,目聪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本草纲目》言“柏子仁,性平而不寒不燥,味甘而补,辛而能润,其气清香,能透心肾,益脾胃,盖上品药也,宜乎滋养之剂用之”。《药品化义》言其“香气透心,体润滋血,主治心神虚怯,惊悸怔忡,颜色憔悴,肌肤燥痒,皆养心血之功也”。煮粥服食,是一味比较理想的养心安神、滋补强壮的良药,正如《粥谱》所言:“柏子仁粥养心悦脾舒肝”。药理研究表明,柏子仁含多量脂肪油,故有润肠通便之功,所以《本草正义》言其“气味清香,性多质滑”,适用于素体阴亏,年老体衰,产后虚弱等肠燥便秘之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