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华佗在徐土(今徐州)游学行医。他堂兄用小车把他母亲推来。华佗见母亲年老病危,行动喘息,说话气短,四肢无力,心里十分焦急。华佗母亲拉着儿子的手,泪流满面,说道:“儿啊!你能学到治病本事,为贫苦人家治好病,为娘的在九泉之下也就瞑目了。现在我已年老,又病成这个样子,想在临死之前再见你一面,就请你堂兄把我送来,咱娘儿俩说几句话,娘就安心了。”华佗一听,伤心极了,含着眼泪把母亲的病仔细诊查了一遍,只觉脉沉迟无力,生命危在旦夕,立即用人参煎汤给母亲喝。喝了人参汤,华母略有好转,一停药,病又加重。华佗见此情形,说:“母亲,你抱病前来看望孩儿,孩儿未能尽孝,心里实在难过。先请堂兄送您回家,带点药路上吃,儿把几个病人安排一下,随后即回。”母亲有气无力地说:“我也知道自己不行了,如死在外面也会难为你;你快把病人安排安排,不要耽误了人家的病,这是做医生的道德。”
华佗把堂兄叫到一旁悄悄嘱咐说:“兄长,母病危重,六脉欲绝,估计不出3天,将要去世,请你路上小心照顾,我已准备好人参汤和急救药,路上代茶饮用,以防中途去世,我随后赶回。”
华佗含泪送母亲走后,忙把尚未治愈的病人,一一安排停当,第2天一早就上路了。华佗到了家。推门一看,母亲不但没死,反而能坐起说话,华佗惊喜万分,心中却犯嘀咕: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我诊断有误?随即问堂兄:“你在路上给母亲吃了些什么?”
堂兄想了一会儿说:“在回来的那天晚上,住在一个小庄上,婶娘想喝口鸡汤,全村9户人家,喂的都是母鸡,都舍不得卖。只有一家喂了一只公鸡,商量了半天,才把这只公鸡买来,借个锅熬了些汤,我把带来的人参汤和急救药放在鸡汤里一煮,让她老人喝了一碗,她感觉很舒服,半夜又喝了一碗,第2天早上,全都给老人家喝了。回到家,老人家感到病好多了。”
华佗又问:“你买的鸡是什么样的?”
“白毛、凤头,皮肉都是黑的。”
华佗听罢,心想:白毛、黑皮、黑肉,头上羽毛如凤!难道是它起的作用?立即记下,上街买了一只白毛黑皮的凤头鸡,按原法煮给母亲喝。不久,母亲的病情渐次好转了。后来,华佗又用此法,治好了许多患同样病证的人。
华佗把此汤命名为“九户鸡汤”,记在《青囊经》里。后来,华佗这部医书失传了,无从考证。不过,常可在民间见到一种用乌鸡配合其他一些滋补药品制成的丸药,专治妇女病,此丸药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乌鸡白凤丸”。
乌骨鸡,又名乌鸡、药鸡,家鸡之一种,为雉科动物乌骨鸡的肉或除去内脏的全体。本品味甘,性平,入肝、肾经,有养阴退热之功,适用于虚劳骨蒸羸瘦、消渴、脾虚滑泄、下痢口噤、崩中、带下等。《滇南本草》言其“补中止渴”。《本草纲目》言其“补虚劳羸弱,治消渴,中恶,益产妇,治女人崩中带下虚损诸病,大人小儿下痢噤口”。《本草通玄》言其“补阴退热”。《本草再新》言其“平肝祛风,除烦热,益肾养阴”。与一般鸡肉相比,乌鸡有10种氨基酸,其蛋白质、烟酸、磷、铁、钾、钠、维生素B2及维生素E的含量更高,而胆固醇和脂肪含量则很少,所以,乌鸡是补虚劳、养身体的上好佳品。食用乌鸡可以提高生理功能、延缓衰老、强筋健骨。对防治骨质疏松、佝偻病、妇女缺铁性贫血症等有明显功效。《本草纲目》言“乌骨鸡有白毛乌骨者,黑毛乌骨者,斑毛乌骨者,有骨肉皆乌者,肉白乌骨者,但观鸡舌黑者,入药更良”。选用时可供参考。
乌鸡白凤丸由乌鸡、当归、白芍、鹿角胶、干地黄、熟地黄、川芎、丹参、香附、人参、黄芪、山药、甘草、鳖甲、天冬、银柴胡、牡蛎、芡实、鹿角霜、桑螵蛸等组成的大蜜丸,每丸重9克。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口服液:每次10~20毫升,每日2次。可养血补肝,补气健脾,调经止带,适用于气血两虚,身体虚弱,食少乏力,腰腿酸软,经水不调,崩漏带下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