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八宝印泥的由来

八宝印泥的由来

时间:2023-04-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连皇帝也知道了,并把“八宝印泥”列为贡品。而其选料中的一些名贵中药的妙用,使得漳州“八宝印泥”达到了极高的制艺水平,为我国传统的文房用品增色不少。漳州“八宝印泥”的产生,不仅其自身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成为古玩中的尤物,对于增加书画作品的美感和名贵字画的身价,也能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此外,漳州“八宝印泥”也可作为鉴定古字画的凭证之一。

印泥,是书房中的必备之品,但一般印泥易脱落,不耐藏,而八宝印泥则具有色泽鲜艳、气味芬芳、浸水不化、火烧留迹、燥天不干、雨天不霉、夏天不油、冬不凝冻等八大优点,因而受到文人墨士的欢迎。

相传清代康熙十二年(1673年)年,有个叫魏长安的漳州人,经营一家“源丰药店”,专卖丹膏丸散。他潜心医药学,精心研制出一种“红色药膏”,选用珍珠、玛瑙、麝香、梅片、金箔、珊瑚、猴枣、艾绒等8种贵重药材,再加入蓖麻油等调制而成,专治刀伤、灼伤、疯狗咬伤等外伤炎症,疗效神速,但由于成本高,售价昂贵,问津者寥寥。一次偶然用于盖单,却鲜艳非凡,效果极佳。他就在这个基础上,制成了八宝印泥,正应了“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话,八宝泥名震中外,成为文人墨客的至宝。连皇帝也知道了,并把“八宝印泥”列为贡品。

由于漳州“八宝印泥”中运用了上述8种珍贵的药物,再加上选用陈年晒油和过筛后的研细艾绒,精心调配,科学加工而成。据载,漳州人手艺最细,仅制泥一料,就需耗时半年,诸粉研细之后,尚须用清泉水漂净,过箩筛,加碾,手续极为繁难,工艺极为考究,因此,漳州“八宝印泥”明、爽、润、洁,鲜艳夺目;细腻浓厚,气味芬芳;冬寒不凝,夏暑不泄;燥热不干,阴雨不霉;印迹朱红,永不褪色。即使用火焚烧,纸发上字形依然可辨。世传古旧字画中,有乾隆御题者,其印泥凸起落玉,鲜红可爱,若不是应用宝石、赤金、车渠、水晶之屑,是不能如此夺目的?

漳州“八宝印泥”,是我国印色制作工艺发展到高度成熟时期的产物,其选料之严,调配之妙,制作之精,均堪称绝无仅有。而其选料中的一些名贵中药的妙用,使得漳州“八宝印泥”达到了极高的制艺水平,为我国传统的文房用品增色不少。这些药物的非治疗性应用,在解决了印色制作诸多难题的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内容。

漳州“八宝印泥”的产生,不仅其自身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成为古玩中的尤物,对于增加书画作品的美感和名贵字画的身价,也能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此外,漳州“八宝印泥”也可作为鉴定古字画的凭证之一。如某一名贵古旧字画上印色用“八宝印泥”,则这幅字画必然出现在清朝康熙朝代之后,否则,出此年代之上限,必为赝品。因“八宝印泥”是康熙年间的产物,一些字画作伪者不明此理,常常露出破绽,被人识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