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丁敬远医案

丁敬远医案

时间:2023-04-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患者,女,工人,50岁。2000年7月28日就诊。患者于1974年出现全身皮肤蜡样改变,硬如皮革张口受限,经皮肤活检病理等综合检查确诊为硬皮病,予西药合温阳化瘀中药治疗2年余,无效。10年前开始,每遇阴雨天及夏季,感胸闷难忍,EKG示T波改变,伴双下肢浮肿。拟温阳化气利水。本案为阳气亏虚,不能气化,水湿内停,不能外达肌肤,而见肌肤变硬,下肢水肿,方选苓桂术甘汤,以健脾利湿,温化水饮。全方合用,标本兼治,疗效显著。

患者,女,工人,50岁。2000年7月28日就诊。患者于1974年出现全身皮肤蜡样改变,硬如皮革张口受限,经皮肤活检病理等综合检查确诊为硬皮病,予西药合温阳化瘀中药治疗2年余,无效。10年前开始,每遇阴雨天及夏季,感胸闷难忍,EKG示T波改变,伴双下肢浮肿。就诊时诉活动后胸闷,汗出不畅,纳可,大小便可。查体:全身皮肤蜡样光泽,触之如皮革感,难以提起。两肺正常,心率82次/分,律齐,腹软,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舌淡红,苔滑,脉弦。拟温阳化气利水。

处方予苓桂术甘汤合五皮饮加减:茯苓12g,茯苓皮12g,桂枝9g,生白术9g,炙甘草10g,淮小麦30g,大枣10枚,生黄芪30g,制附片9g(先煎),桑白皮12g,地骨皮12g,大腹皮9g,陈皮6g,五加皮9g,泽兰12g,路路通9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剂。

8月2日复诊:诉双下肢浮肿明显减退,胸闷有所改善,皮肤有松软感,以上方加减,服药月余,皮肤基本变软,胸闷偶存在。予健脾温肾利水中药,研末吞服。

半年后复诊:皮肤基本如常,但双手指关节因长期变形活动仍受限,遇天气变化仍感胸闷,但较前有所减轻。

解析:《伤寒论·太阳病》:“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充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本案为阳气亏虚,不能气化,水湿内停,不能外达肌肤,而见肌肤变硬,下肢水肿,方选苓桂术甘汤,以健脾利湿,温化水饮。茯苓甘淡,健脾利水,渗湿化饮,非但消已聚之饮,且可祛饮邪之源;桂枝温阳降冲,与茯苓相合,既可温阳以助化饮,又可化气以资利水;白术健脾燥湿,助脾运化,俾脾气健运,水湿自除;再佐以黄芪、附子益气温阳,五皮饮利水消肿;泽兰、路路通活血通络兼以利湿。全方合用,标本兼治,疗效显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