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意外又称为急性脑血管病,是供应脑的动脉血管,包括两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病变引起的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而致意识障碍及(或)脑局灶症状(言语障碍、面瘫、肢瘫)。脑血管意外已成为神经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危重病,也是人类病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高血压、动脉硬化为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故多见于中老年人。根据其病理变化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
【诊断标准】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出现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步态不稳、轻度偏瘫、流涎、语言不清、吞咽不畅等症状之一或一种以上,多在短时间内消失,一般持续数分钟到30分钟,最长不超过24小时,多无意识障碍。
脑血栓形成:病前多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常在睡眠中或安静时发作,可有头晕肢麻、暂时性神志不清等前期症状,逐渐产生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症状,症状逐渐加重,数小时至数天达高峰。
脑栓塞:突然出现头痛呕吐,或抽搐、偏瘫、失语、意识障碍较轻,多在短时间内恢复。
脑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多骤然发病,一般都是白天情绪激动、过度用力或高度紧张时发生。症状因出血部位和出血量而有差异。发病时可出现剧烈头痛、头晕、呕吐,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口眼歪斜、肢体偏瘫、意识障碍等,最后进入昏迷,肢体可有阵发抽搐或强直发作、频繁呕吐。
可做以下检查明确诊断:脑脊液检查,头颅CT或MRI检查,脑血管造影,脑部B超检查,脑电图。
【西医治疗】
急性期治疗包括调整血压、降低颅内压、注意热量补充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及防治并发症。
恢复期治疗的主要目的为促进瘫痪肢体和语言障碍的功能恢复,改善脑功能,减少后遗症以及预防复发。防止血压过高和情绪激动,生活要规律,饮食要适度,大便不宜干结;功能锻炼;药物治疗:可选用促进神经代谢药物,如吡拉西坦、胞磷胆碱、脑活素、r-氨酪酸、辅酶Q10、维生素B类、维生素E及扩张血管药物等。
【验案解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