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每天大便不成形拉稀用什么药

每天大便不成形拉稀用什么药

时间:2023-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西方国家是最常见的消化性疾病,占胃肠病门诊的20%~50%,国人出现IBS症状者的比率与国外相仿。因此,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临床特征、用药史以及心理精神史和常规的体检即可诊断大部分IBS,但必须谨慎地排除可能的器质性疾患,诊断作出后还要注意随访,以确保诊断的正确性。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患,近年已被公认为一类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心身疾病,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以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并伴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物化学异常改变等可用器质性疾病解释的临床症状,大致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和腹痛型。在西方国家是最常见的消化性疾病,占胃肠病门诊的20%~50%,国人出现IBS症状者的比率与国外相仿。胃肠道动力学异常是该病症状发生的主要病理学基础。

【临床诊断】

1999年“罗马标准”是目前公认的IBS的诊断标准:在过去的12个月内,至少有12周时间(不必连续)出现腹部不适或疼痛症状,且这些症状具有以下三种特征中的两种:①症状可因排便而缓解;②症状的发生与排便次数改变有关;③症状的发生与大便性状改变有关。支持IBS的症状为:①每周排便<3次;②每日排便>3次;③硬或干结的大便;④稀溏或水样便;⑤排便有紧逼感;⑥便急(需急着如厕);⑦排便不尽感;⑧排黏液便(仍有大便实质);⑨腹部饱胀感。其中以腹泻为主者,有②、④或⑥项的一项或以上,和没有①、③或⑤;以便秘为主者,有①、③或⑤项的一项或以上,和没有②、④或⑥。

因此,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临床特征、用药史以及心理精神史和常规的体检即可诊断大部分IBS,但必须谨慎地排除可能的器质性疾患,诊断作出后还要注意随访,以确保诊断的正确性。

【西医治疗】

治疗措施主要是对症处理,矫正与症状相关的病理生理,改善胃肠动力,解除或减轻患者的腹泻、便秘、产气、痉挛等特异性症状,同时辅以必要的心理和饮食等的综合治疗,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总体而言,对这类患者须耐心解释,消除疑虑,建立互相信任的医患关系。治疗选择上要个体化,谨慎把握尺度,避免过度依赖药物,避免矫枉过正。药物治疗主要有:①泻药;②抗腹泻药物;③抗肠痉挛性药物;④精神药物;⑤与5-羟色胺(5-HT)受体有关的药物;⑥其他胃肠促动力药;⑦其他调节内脏感觉的药物;⑧消胀药;⑨其他调节肠道菌群、肠黏膜保护药和吸附药以及脱敏治疗等。

【验案解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