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元勋医案

王元勋医案

时间:2023-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荣某,男,38岁,1978年3月15日初诊。经本市医院诊断为白细胞减少症,治疗无效而去某医学院附属医院检查。本案长期患病,时好时坏,致使中焦脾胃气虚,营卫失调。后又加柴胡、枳壳以疏肝,防止肝克脾;最后加红参、山药、饴糖以蜜丸善后,3个月而病告痊愈。案4以虚证为主,为患者长期患病,而致中气不立,营卫失调,故治宜建中气为先,兼顾调和营卫。以上经方在对本病的治疗上应随证加减,灵活运用。

荣某,男,38岁,1978年3月15日初诊。头晕自汗,神疲纳呆半年余,加重两月,时有两胁隐痛,频频感冒,舌淡少苔,脉细弱无力。其人曾患慢性肝炎、白细胞减少症、十二指肠溃疡,于1977年9月做过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尚可。1978年1月始觉神疲乏力,易感冒。经本市医院诊断为白细胞减少症,治疗无效而去某医学院附属医院检查。超声波示:肝上界第6肋间隙,肋间最大厚度9cm,肋下1cm,剑突下3.5cm,较密微波,偶有小波,脾肋下2cm。血常规:白细胞2.3×109/L,血红蛋白95g/L,红细胞3.4×1012/L。诊断为“脾功能亢进”,劝其做脾切除术,患者不愿而回家求治于中医。初诊时其神疲自汗,食少纳呆,脉细弱无力等,脉证合参,断为中气虚弱,营卫失调。仿尤在泾“欲求营卫之调者,必求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故遵仲景建中法,立中气以调营卫。因其自汗腠理开,易引外邪,非黄芪实卫固表莫治。

方选黄芪建中汤加减,处方:黄芪45g,桂枝、生姜各10g,白芍、茯苓各20g,大枣、白术各30g,砂仁、甘草各6g。10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服上方后自汗止,精神增,头晕好转,惟两胁隐痛,食欲较差。王氏认为,今中气始立,营卫已调,宜防肝克脾,应于建中法中佐以疏肝,肝疏脾运,营充卫旺,生化之机不息,自无不调之理。于上方中去茯苓加柴胡10g,枳壳15g。

三诊:服上方8剂,胁痛止,食欲好转,近1个月未再自汗感冒。查白细胞已升至4.1×109/L。为巩固疗效,再加强补营益卫健脾疏肝之品,于上方去枳壳加红参10g,山药30g,饴糖200g,作蜜丸以缓图。服丸药3个月后复查:白细胞4.7×109/L,红细胞3.5×1012/L,血红蛋白110g/L。随访未见复发。

解析:《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本方甘温补中,为建立中气之良方,脾胃得健,气血生化有源,则虚劳诸不足均能获愈。本案长期患病,时好时坏,致使中焦脾胃气虚,营卫失调。王氏遵仲景建中法,立中气以调营卫而治之。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益气健脾,使中气立。后又加柴胡、枳壳以疏肝,防止肝克脾;最后加红参、山药、饴糖以蜜丸善后,3个月而病告痊愈。

【总评】

本病属祖国医学“积聚”中“积证”、“虚劳”、“血痹”范畴。《灵枢·百病始生》篇曰:“积之所生,得寒乃生。”《金匮翼·积聚统论·气积》篇云:“气滞成积也,凡忧思郁怒,久不得解者,多成此疾。”《活法机要》云:“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本病的发生,多因情志抑郁,寒湿侵袭,病后体虚,或黄疸、疟疾等经久不愈,使脏腑失和,阻滞气机,瘀血内停,或兼痰湿凝滞而成。临床分为气滞血瘀和正虚瘀结。前者为情志抑郁,肝气不疏,气机阻滞,血行不畅,气滞血瘀;后者为素体虚弱,或大病久病之后,气血虚弱,气虚无力推动血液循行,瘀血内阻而成,或遇有情志不畅、感受寒邪而致气机不畅,气滞血瘀。治疗上以扶正祛邪为原则,分别采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大补气血、健脾补中的治法,《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坚者消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等原则,具有指导作用。

以上病案中,案1、案2、案3以邪实为主,其中案1为脾切术后,瘀热互结,血蓄太阴,故治宜活血化瘀为主,兼顾清热化痰散结。案2患者素性躁急,肝气郁滞,遂成血瘀气滞痰凝,治宜祛瘀为先,缓中补虚为辅。案3患者嗜酒而致湿热蕴结中下焦,故治宜清利湿热,攻下逐水,兼顾化瘀。案4以虚证为主,为患者长期患病,而致中气不立,营卫失调,故治宜建中气为先,兼顾调和营卫。

以上经方在对本病的治疗上应随证加减,灵活运用。小陷胸汤合桃核承气汤清热散结与活血化瘀并施,适用于瘀热内结、痰瘀互阻者。大黄虫丸缓中补虚,祛瘀生新之力强,治疗上应中病即止,以防伤正。茵陈蒿汤善清热利湿,适用于湿热蕴结于内者。黄芪建中汤为治疗虚劳著名方剂,适用于中气虚衰、气血乏源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