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某,男,69岁,病例号:118886。以“头晕乏力,伴腹胀,纳差10天”为主诉,于1999年10月8日收入院。患者3年前在当地医院确诊为“慢粒”,并予化疗缓解,遂未坚持服药,10天前出现上述症状。查:肝肋下约3cm,质硬,无压痛,脾肋下4cm,质坚,有压痛,血象:WBC 48.0×109/L,RBC 2.04× 1012/L,HGB 74.2g/L,PLT 287×109/L;分类,早幼粒0.05,中性中幼粒0.43,中性晚幼粒0.16,杆状核0.15,分叶核0.12。骨髓象:粒系细胞增生极度活跃,以中性中、晚幼粒为主,占59%,嗜酸、嗜碱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诊断为“慢粒”,予活血化瘀,佐以解毒软坚,益气养阴。
用消瘀灵(大黄虫丸加减)为主,配合六神丸(用法是:消瘀灵5g,六神丸30粒,每日2次,连服半个月,待WBC降至20×109/L,停用六神丸,继服消瘀灵),汤药数剂,连服月余,主观症状消失,肝脾回缩正常,复查血象,WBC降至正常,以中性中幼粒细胞降低尤为明显,后嘱病人出院坚持服药。随访3年,病情仍保持稳定,复查血象及骨髓象,均提示完全缓解。
解析:《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五劳虚极羸弱,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事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虫丸主之”。本案为瘀血阻滞日久而成“癥积”之证。头晕乏力为气阴两虚之证。瘀血阻滞影响脾胃运化而成腹胀纳呆,瘀血日久成“癥积”。用大黄虫丸祛瘀血,滋阴血,润燥结。大黄、虫、桃仁、虻虫、蛴螬、干漆活血搜络化瘀,地黄、芍药养血润燥,杏仁理气润肠,黄芩清解郁热,甘草、白蜜益气和中,为久病血瘀兼阴虚有热证而设。因其润以滋干,攻中寓补,峻剂丸服,意在缓攻瘀血,故谓“缓中补虚”,为扶正祛邪之方。另用六神丸清热解毒,两者合用标本兼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