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糖肽类抗生素

糖肽类抗生素

时间:2023-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临床采用血管内给药。每6h1次,日最高用量4g。儿童每日40mg/kg,2~4次分服,日最高用量2g。万古霉素属妊娠期用药C类,可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胎盘,引起胎儿第8对脑神经损害,故孕妇在危及生命的情况下,或有严重疾病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应用时,要充分权衡利弊后慎用。哺乳期患者用药期间应暂停哺乳。成人每日可用0.8~1.6g,静脉滴注;儿童每日16~24mg/kg,分2~3次静脉滴注。

万古霉素Vancomycin[基]

【适应证】

(1)万古霉素主要适用于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严重感染,也可用于对青霉素类过敏患者的严重革兰阳性菌感染,包括败血症、菌血症、心内膜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腹腔感染、术后感染、骨髓炎和严重皮肤软组织感染。

(2)粒细胞缺乏症高度怀疑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患者。

(3)口服可用于经甲硝唑治疗无效的梭菌所致假膜性肠炎患者。

【体内过程】 临床采用血管内给药。血浆蛋白结合率10%,体内分布广,可通过胎盘屏障,不易进入脑脊液,脑膜炎症时脑脊液中可达有效浓度,主要从肾脏排泄。t1/2约6h。

【用法用量】

(1)口服用于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所致假膜性结肠炎。经甲硝唑治疗,无效时可口服本品,成人口服每次125~500mg。每6h1次,日最高用量4g。儿童每日40mg/kg,2~4次分服,日最高用量2g。

(2)可供缓慢静脉滴注。成人每日1~2g,2~4次分服;儿童每日20~40mg/kg,2~4次分服。

【注意事项】

(1)禁用于对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过敏的患者。

(2)不宜用于:①预防用药;②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带菌者;③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常规经验用药;④局部用药。⑤不可做假膜性结肠炎的首选药物。

(3)本类药物具一定肾、耳毒性,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尿常规与肾功能,监测血药浓度,注意听力改变,必要时监测听力。

(4)有用药指征的肾功能不全、老年人、新生儿、早产儿或原有肾、耳疾病患者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调整剂量,同时监测血药浓度,疗程一般不超过14d。

(5)万古霉素属妊娠期用药C类,可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胎盘,引起胎儿第8对脑神经损害,故孕妇在危及生命的情况下,或有严重疾病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应用时,要充分权衡利弊后慎用。哺乳期患者用药期间应暂停哺乳。

(6)一般不作一线药物应用,常在其他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或不适合使用时(如假膜性结肠炎)作为二线药应用。

【药物相互作用】

(1)不宜合用或先后应用具有耳、肾毒性药物。

(2)不可与全身麻醉药同时合用,如必须使用两者,应在本品输注完毕后再行诱导麻醉。

(3)抗组胺药、吩噻嗪类药会掩盖本品的耳毒性表现,应避免合用。

(4)与考来烯胺等阴离子交换树脂药合用,可使本品被吸附而失活。

(5)肝素、氯霉素、甲氧西林、肾上腺皮质激素、氨茶碱、巴比妥酸盐类、氯噻嗪、碳酸氢钠、磺胺异唑、苯妥英钠和华法林均与本品存在配伍禁忌。

【不良反应】

(1)可致听神经和听觉损害。耳鸣和高音性耳聋为早期症状,与剂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有关。必要时,应常监测听力。

(2)有蛋白尿、管型尿、血尿表现,肾功能不全者、小儿或老年人应监测血药浓度或肾功能,随时调整用量。

(3)偶发皮疹、中性粒细胞缺乏、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变态反应。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可致“红颈综合征”,有皮肤潮红、瘙痒和麻刺感、心动过速和面、颈、胸部出现皮疹,血压下降,甚者心脏停搏。大量液体稀释或缓慢输注可以避免,停药后反应可消失,给予抗组胺药消失更快。

【贮藏】 密封、避光保存。

【制剂】 注射剂:每支0.5g(50万U),1.0g;胶囊剂:每粒0.25g,0.75g。

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基]

【作用】 对多数革兰阳性菌均有良好抗菌作用。

【适应证】 同万古霉素。

【用法用量】 本品供静脉滴注用,配制的方法同万古霉素。成人每日可用0.8~1.6g,静脉滴注;儿童每日16~24mg/kg,分2~3次静脉滴注。

【禁忌与慎用】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贮藏】 均同万古霉素。

【制剂】 注射剂:每支0.4g(40万U)。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