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摘要 麻醉指感觉消失特别是痛觉消失,良好的麻醉效果是外科手术的必要条件。麻醉药根据作用部位及给药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局部麻醉药和全身麻醉药。
全身麻醉药吸收后,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广泛抑制机体功能,引起意识、感觉、反射消失及骨骼肌松弛。麻醉范围广,适用于大型手术,但不良反应及危险性较大。全麻药又分为吸入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
局部麻醉药应用于局部,使局部感觉和痛觉消失。麻醉范围小,适用于小型手术,不良反应少,较安全。
应用时,为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常采用一些麻醉辅助药物。本章主要介绍局部麻醉药物。
普鲁卡因Procaine[基]
(奴佛卡因)
【适应证】
(1)局部浸润麻醉。
(2)神经阻滞麻醉。
(3)蛛网膜下腔阻滞。
(4)硬膜外阻滞。
(5)各种封闭疗法和穴位封闭。
(6)表面麻醉主要用于膀胱黏膜。
【体内过程】 胃肠道外给药易吸收,血管收缩药可延缓其吸收,主要在血浆中被胆碱酯酶迅速水解为对氨基苯甲酸和二乙氨基乙醇,仅小部分在肝脏水解。不足2%以原型从尿排泄(24h内)。
【用法用量】
(1)浸润麻醉:0.25%~1.0%溶液,每次0.05~0.25g,每小时<1.5g。
(2)神经传导阻滞:1%~2%溶液,每次不超过1g。
(3)硬膜外阻滞:2%溶液,每小时<0.75g,一次极量为1.0g。临用前可加肾上腺素(100ml加0.1%肾上腺素0.2~0.4ml)。
(4)蛛网膜下腔阻滞:5%溶液,成人每次150~180mg。
(5)穴位封闭:0.25%~0.5%溶液,注射于病变部位或有关神经周围。
(6)表面麻醉:用于膀胱黏膜,4%溶液从尿道灌入;亦用于气管、支气管黏膜,1%~2%等渗液从声门喷入。
(7)胃肠疼痛和幽门痉挛:每日1~2g,每次10~20mg,与健胃药同服。
(8)静脉复合麻醉:静脉注射,成人每分钟1mg/kg,老人及肝功能不全者酌减。须与全麻药、镇静药、镇痛药、肌松药联合应用。
【注意事项】
(1)对发生惊厥的患者,可予以地西泮、咪达唑仑或硫喷妥钠解救。预先口服地西泮10mg,能起预防作用。
(2)对本品有过敏史者,可选用酰胺类局麻药。
(3)使用前必须严密检查药液,如有浑浊、变色和结晶出现,弃之不用。未用完的药液不可保留再用。本品可用0.9%氯化钠溶液(不宜用葡萄糖溶液)稀释。
【药物相互作用】
(1)能减弱磺胺类抗菌药物的药效,抗胆碱酯酶药能增强本药的毒性,避免合用。
(2)水解产物二乙氨基乙醇能增强洋地黄的作用,易出现毒性反应,应慎用。
【不良反应】
(1)腰麻时常遇血压下降:可在麻醉前肌注麻黄碱10~20mg或麻醉起效前静脉滴注适量液体,起一定预防作用。
(2)变态反应:过敏性休克。
(3)用量过大或过快:可引起恶心、呕吐、出汗、脉速、呼吸困难、颜面潮红、谵妄、兴奋、惊厥等。
(4)高浓度对心肌有一定作用:偶尔小量进行浸润麻醉时,也可引起血管性虚脱和死亡。
【参考用途】
(1)支气管哮喘:3~5mg/kg(最高剂量10mg/k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缓慢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严重持续哮喘状态可于6h后重用。
(2)电光性眼炎:2%普鲁卡因溶液滴眼。
(3)促进腹部手术后肠蠕动:静脉注射1g,每日1次。
以上给药前应先做皮试。
【制剂】 粉针剂:每支150mg;注射剂:每支20mg(1ml),40mg(20ml),100mg(10ml),50mg(20ml),100mg(20ml)。
丁卡因Tetracaine[基]
(地卡因)
【作用及适应证】 皮肤黏膜的穿透力强,表面麻醉效果好,作用迅速。适用于:眼压测定、角膜镜检查、角膜异物的摘除和缝合,也用于眼的各种检查、诊断以及短小手术的局部麻醉;鼻和咽喉的局部麻醉,各种内镜检查前,以防止喉和食管反流;脊麻、硬膜外阻滞麻醉。
【体内过程】 可经黏膜及破损的皮肤吸收,大部分经肝代谢为对丁氨基苯甲酸和二甲胺基乙醇,进一步降解或结合后随尿排出。
【用法用量】
(1)表面麻醉:眼科用0.5%~1%;鼻、口腔及喉、气管插管用1%,极量2ml;尿道用0.1%~0.5%,极量每次50mg。
(2)脊麻:0.3%~0.5%,总剂量10~15mg。
(3)硬膜外麻醉:0.2%~0.3%,总剂量为75~90mg,极量100mg。
(4)外周阻滞麻醉:0.2%~0.3%,总剂量为50~70mg。
(5)其他:本品溶液中,可每毫升加入0.1%肾上腺素0.06ml,延迟吸收,也常与盐酸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合用。
【禁忌与慎用】 禁用于儿童。
【注意事项】
(1)用于眼部时,不主张长时间使用,尤其让患者自己用药时,更应再三警告。否则,会导致严重的角膜炎、持久的角膜浑浊、瘢痕形成和视力减退。
(2)应特别警惕全身毒性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兴奋,然后进入抑制状态。(3)当产生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药。
【不良反应】
(1)极少发生局部特异质反应如流泪、畏光、结膜水肿。
(2)长时间使用可引起角膜上皮坏死脱离,不利于损伤愈合。
(3)超量迅速吸收,可致心脏传导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抑制,导致血药浓度升高,发生心脏骤停,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4)腰麻时可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血管运动麻痹、呼吸麻痹等。
【制剂】 注射剂:每支20mg(2ml),50mg(5ml);粉针剂:每支15mg,20mg;外用剂型:含量0.5%眼膏,0.5%滴眼剂,0.5%~1%软膏,0.25%~2%溶液。
利多卡因Lidocaine[基]
【适应证】 酰胺类中效局麻药。起效快,作用强而持久,适用于各种局麻,尤其适用于神经阻滞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室性心律失常,频发性及多源性室性早搏,洋地黄所致的心律失常;可消除气管插管时的不良反应,静脉给药可预防支气管痉挛;穴位注射及疼痛治疗;可作静脉复合全麻。
【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好,但70%在肝内代谢。代谢物具有一定局麻和毒性作用,约75%进一步代谢随尿排出。肌内注射30~40min达峰值。静脉注射仅维持10~20min。
【用法用量】
(1)口咽及气管表面麻醉:2%~4%,极量每次0.2g。
(2)浸润麻醉:0.25%~0.5%,极量每小时0.4g;小儿1.5mg/kg。
(3)神经阻滞:1%~2%,小儿1%,剂量同上。
(4)硬膜外麻醉:1.5%~2%,用量同上,小儿1%~1.5%,用量6~10mg/kg。
(5)神经干阻滞:0.5%,神经干附近可用1%。
(6)治疗心律失常:静脉注射每次1~2mg/kg,如无效10~15min或以后可重复1次,同时取1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200ml内静脉滴注,一次治疗总量为4~6mg/kg。
(7)静脉复合麻醉:2%本品60ml加入5%~10%葡萄糖溶液180ml(共240ml,0.5%)。静脉滴注,总量<20mg/kg。
【禁忌与慎用】
(1)对本品过敏、阿-斯综合征、预激综合征患者禁用。
(2)低血容量、心脏传导阻滞或其他传导障碍患者不应使用。
(3)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动过缓、呼吸抑制或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
【注意事项】
(1)不宜用于蛛网膜下腔麻醉,以免麻醉平面失控。
(2)对动脉硬化,血管痉挛,糖尿病及手指的麻醉,不宜加血管收缩药(肾上腺素)。
(3)不能接触铜、镍、锌容器,否则将对组织产生刺激性。
【药物相互作用】
(1)合用西咪替丁,可降低本品的肾清除率。
(2)巴比土酸盐可促进本品代谢,使局麻作用减弱,呼吸暂停发生率增高。
(3)与氧化亚氮等全麻药合用,后者应减量10%~28%。
(4)β-受体阻断药可抑制本品的排泄,并可能发生中毒。
(5)乙酰唑胺、袢利尿药、噻嗪类利尿药所产生的低钾血症可拮抗本品的局麻作用。
【不良反应】
(1)静脉注射50mg利多卡因12h后,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进而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心室颤动导致死亡。
(2)偶尔发生呼吸抵抗作用,诱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3)大量药物误入血管可引起头晕、耳鸣、视力障碍、肌肉挛缩、意识不清、昏迷等。
(4)血中局麻药浓度升高可致一过性低血糖。
(5)恶性高热及接触性皮炎。
【制剂】 注射剂:每支4mg(2ml),20mg(1ml),100mg(5ml),400mg(20ml);凝胶剂:0.2g/10ml,0.4g/20ml;气雾剂:2.4%;外用溶液:4%;软膏:2.5%;漱口剂:2%。
(本章作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唐 冰 临床专家: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王俊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