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颈源性疼痛概述

颈源性疼痛概述

时间:2023-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至于颈部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与颈椎病的关系更显得遥远。对于大多数非骨科医生来说,如何能更加有针对性地描述颈部疼痛性疾病,是临床诊疗工作的迫切需要。解剖学家认为颈椎病的含义是指颈段脊柱的临床疾病。颈椎病作为一个包括范围广,相似疾病多,概念不一致的疾病群,明确其概念、范畴及类型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及易于进行学术交流。

近年来通过对颈部相关性疼痛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人体上部的各部位的疼痛,例如,头、颈、肩、上肢、上胸和上背部的慢性疼痛多不是由于局部的病因所引起,上述部位的慢性疼痛(或称疼痛性疾病)除了与颈椎有关外,颈部的神经,特别是颈交感神经的关系非常密切,颈交感神经的功能异常也和椎动脉的供血障碍有密切关系。所以将与颈部各种组织有关的疼痛统称为颈源性疼痛(cervicogenic pain),为多学科的医务工作者描述颈部相关性疼痛提供了方便。

长期以来,临床医生习惯了使用“颈椎病”来描述颈部相关性疼痛,但是当颈椎的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时,就难以解释了,特别是很多颈源性颈痛、颈源性头痛、颈源性肩背上肢痛的患者,在颈部X线、CT和MRI检查均正常时,再将其称为颈椎病就不合适了。有时仅用颈椎的骨质增生来解释颈源性疼痛和颈源性眩晕就显得有些简单。至于颈部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与颈椎病的关系更显得遥远。对于大多数非骨科医生来说,如何能更加有针对性地描述颈部疼痛性疾病,是临床诊疗工作的迫切需要。

颈椎病这一名词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使用,当时它是代表一组原因不明,以颈、肩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颈下段疾病。在当时的诊断、辅助检查和研究水平、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只能用一个有概括性和较模糊的术语来描述颈部疾病。1948年有人把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骨质增生及其所引起的临床症状,综合起来叫做颈椎病。解剖学家认为颈椎病的含义是指颈段脊柱的临床疾病。而且目前骨科和神经外科专家们,把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化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所致的颈椎失去稳定状态和压迫邻近组织,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都称之为颈椎病。我国对颈椎病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先后于1984年和1992年两次汇集全国的骨科、神经外科专家,讨论了有关颈椎病问题,并对其定义、分型、治疗等,统一了认识。这两次会议对我国医学界在颈椎病的研究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现已证实,过去所谓典型的颈椎病经CT或MRI检查后发现,实际上大多是颈椎间盘突出症,因此,有人主张不应该再使用颈椎病这一名词。但多数人认为颈椎病是指颈段脊柱的疾病而言,而且又未经过有关正式会议讨论,故仍然沿用至今。它包括的范围很广,诸如椎体、椎间盘、颈椎骨关节、软骨及韧带、肌肉、筋膜和神经等组织的疾病。但是它又不包括颈部骨、软骨组织的肿瘤、结核等疾病。具体地说,是指颈椎间盘,颈椎骨关节及颈部软组织所发生的退行性改变,导致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受到损害,比如压迫、刺激等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因此也有人提出应该叫做颈椎综合征。

多年来国内的众多专家、学者们(包括老一代和年轻一代的颈椎外科、骨科、康复科、疼痛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麻醉科和病理科专家)均感到“颈椎病”这一诊断名称太模糊、笼统,难于构成一个具体的概念,特别是那些非手术科室,感到仅用“颈椎病”的几个分型远远不能表达数十种颈部疾病,因而在临床实践中非常困惑。但是,各学科之间虽有较长时间讨论和争论,均未能拟出一个更为恰当的命名。

在全国颈椎病专题会议上,专家们对有关颈椎病的命名进行过热烈讨论,有专家曾建议以“颈椎间盘退行性病(简称为颈椎退行性病)”一词来取代颈椎病,但经与会者讨论后作出以下结论:“多数人认为在未确定更好的新名称之前,可按习惯暂时仍称颈椎病”,并建议“在临床诊断时应在前面加上相应类型”。1992年青岛第二届颈椎病座谈会上,尽管与会人数十余倍于前次会议,学科分布也较广,但讨论结果仍无统一意见,只好继续沿用颈椎病一词,并在会议纪要中明确英文名称为“Cervical spondylosis”。

人们对颈椎病的认识是由笼统的概念逐步深入具体化的。颈椎病在希腊文中的原义:Spondylos指脊椎,Osis指增生,连起来指颈椎骨质增生,是形态学概念;Cervical spondylosis直译的意思是颈部的骨质增生,并不含有颈椎病的文意。王贤才主编的《医学辞海》对Spondylosis一词译为脊椎关节僵硬;Cervical Spondylosis又译为颈椎关节僵硬。但上述定义将颈椎病局限在颈椎、椎间盘及周围韧带的退行性变,对因此而引起的神经及脊髓受损则归之为并发症,称之为颈椎病性神经根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及颈椎病性脊髓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1955年O′Connell将颈椎病分为三大类:即原因不明的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间盘突出和继发于突出的病变。我国杨克勤教授将颈椎病分为5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颈椎病变成了临床疾病,从此奠定了中国颈椎病的临床概念及模式。

颈椎病作为一个包括范围广,相似疾病多,概念不一致的疾病群,明确其概念、范畴及类型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及易于进行学术交流。原定颈椎病的各型,即使是已经确定的单纯型(颈型)、神经根型和脊髓型,其各型间的病症、治疗原则相距甚远,必须区别对待,不能综合成一类。

一些其他类型或相似疾病,最好各病各论,不要都用笼统的“颈椎病”名称。其次,对一些概念范畴尚不清楚的类型,先用能概括其病症的名称,如颈性眩晕或椎—基底动脉缺血综合征等,不要混在颈椎病中。对于已独立的病,如后纵韧带骨化(OPLL),以及早就不属于颈椎病的一些病种,更应独立讨论而不应合并在颈椎病中。

许多疾病过去按颈椎病诊疗和描述,但随着检查仪器的进步和对其生理病理认识的提高,发现其有独特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应划为独立的疾病,不应再作为颈椎病讨论,例如颈椎间盘突出症、颈腰综合征、脊髓前中央动脉症候群、颈段食管骨性致压症、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钙化或骨化、钩椎关节病、退行性变性椎体间关节损伤性关节炎、发育性椎管狭窄(症)和椎失稳综合征等。

由于骨科医生接诊患者后,常常给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这一完整的诊疗过程使其对颈部的疾病的了解比较全面,因此颈椎病的概念对他们来说是比较客观的。但应看到,经骨科医生手术治疗的患者往往病情比较重。而其他专科的医生接触的患者的颈部病情则比较轻一些,属于功能性或动力性改变的患者较多,有许多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严重,但在影像学检查的异常变化并不能揭示疾病的性质时,甚至影像学检查结果是正常时,颈椎病的概念对他们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和不具体的。而恰恰是这些较轻的颈部疾病患者占了患者总数的大部分,将这些患者称为颈椎病似有些证据不足。而由于这些较早期的或病情较轻的患者多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称其为“颈源性疼痛”则更恰当。这也是为什么在国外“颈源性疼痛”这一术语在频繁使用的原因。

在对颈部疼痛性疾病的描述有困难时,不妨借鉴腰部疼痛和头痛的解决方法。在几十年前,下腰痛或腰椎病这一概念不清之命名曾经被广泛应用,那时,当一名腰痛的患者被告知临床诊断为“腰椎病”时,常常有些茫然。但现在呢,下腰痛或腰椎病这一类概念不清之命名已逐渐被许多具体疾患所取代,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而颈椎病这一目前在国外不易见到的命名在国内可不可以也采用类似的解决方案呢?当然,与腰椎疾病相比,颈部疾病的情况更加复杂,如病程更长,解剖关系更复杂,病变波及周边多种重要组织,而且更容易与同样较为常见的骨关节病、胃病、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以及冠心病等相混淆,表现可谓千奇百怪、真假难分,令人难以捉摸。但是像腰部疾病那样的具体描述肯定是更加直接和具体,这方面国外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本书相当多的内容描述参考和编译了国外近年来的资料,对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临床诊治颈部疼痛性疾病提供了帮助。

在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在没有很好的命名解决办法时,直接使用临床病情描述疾病是一个常用的办法。这方面的一个较好的例子是头痛。有多种头痛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用不同的头痛来描述病情,如紧张性头痛、偏头痛、耳源性头痛、低颅压性头痛等,一直应用至今。请设想,如果使用“头颅病”或“颅骨病”来描述各种头痛,将会是何种局面。这也是近年来,国外常用的颈源性疼痛、颈源性头痛、颈源性肩背上肢痛、颈神经根源性疼痛、颈椎间盘源性疼痛等术语大量使用的原因。笔者认为在日益对外开放的今天,我们的颈部疾病命名也应尽量与国际接轨,更加便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

颈椎病这一命名已经应用很长时间,其内涵深厚,约定成俗,在某些专业有其合理性,这也是仍被应用的原因。但应该逐渐对一些明显不合理的分型有所调整,否则会严重影响临床诊疗工作。例如,椎动脉型颈椎病在国外较少见此术语,颈源性眩晕则是常用的诊断名称,这与对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有关,如寰椎椎动脉沟环、钩椎关节增生、交感神经因素或脊前动脉受刺激或压迫的反应表现等,上述因素最终皆可导致椎动脉缺血。而确因颈椎增生压迫椎动脉产生缺血的病例,虽有报道,也有手术治疗的文献,但临床为数不多。吴良浩等通过三维CT血管造影对67例临床拟诊为椎动脉缺血的患者进行检查,发现造成椎动脉缺血的病变很多,但与增生可疑有关者不足1/10。多数确诊为椎动脉缺血的“颈性眩晕”,经内科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有些手术病例也并非都切除钩椎关节,有的仅做椎间盘切除植骨固定,去除其失稳因素;或椎动脉周围剥离,去除其交感神经因素后病情缓解甚至痊愈。造成椎动脉缺血的因素还有情绪变化、失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椎动脉硬化、局部淋巴结压迫、软组织炎症刺激等。因此颈椎退行性变增生对其影响的机械性机制值得研究。称之为“颈源性眩晕”或“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或“椎—基底动脉缺血综合征”,比椎动脉型颈椎病更能代表其病变实质。再如,交感型颈椎病也是个不确切的病名,其真正病因尚不清楚,一些精神心理因素也可出现同样现象,应另外探寻致病原因,在未确定前,用“颈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命名也许更确切些。

可以相信随着对颈部疼痛性疾病的临床实践和研究的深入,以及国际交流的促进,对颈部疼痛性疾病的命名问题会得到更合理的解决,从而指导多学科的临床实践。

(倪家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