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临床热像检查法是一系列影像诊断程序,通过探测患者身体表面发出的波长在0.8~1000μm之间的红外波,而记录和制作皮肤表面温度影像的一项技术。人体皮肤发出的红外波波长主要在2~20μm之间,其峰值在9~10μm,所以市场上的医用红外热像仪主要探测波长为8~14μm,它占人体所有发出的红外线总量的60%以上。在医用红外热像仪中,国际通用的温度分辨率为0.1℃,而此技术的难点和瓶颈在空间分辨率,一般为2.0毫弧度,世界最先进的空间分辨率也只达到1.0毫弧度,即早期CT的标准。
热像检查的一种无接触的检查法、无辐射的检查法和无疼痛的检查法。它的临床应用主要为:
1.疼痛诊断 利用可视图像客观地展示疼痛。
2.治疗评估 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图像。
(二)生理基础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人体温度调节中心,其主要功能之一是维持体温稳定。
皮肤温度调节系统可被分为两大机制:中枢神经控制和自主神经反应系统,皮肤包含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微神经血管网络。
皮肤温度不能随意调节,但可随着反射/反应而改变,健康的身体在皮肤温度分布上呈现左右对称性。
(三)皮肤温度调节机制
皮肤温度的大体调节包括局部肌肉活动、感觉神经的逆向刺激、椎窦神经的激活、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刺激脊副交感神经、刺激交感血管松弛系统、交感性血管收缩、躯体交感反射的阶段性调节等。
(四)红外热像法的诊断原则
1.皮肤温度的热对称性是人体生理功能正常的一项指标。
2.皮肤生理功能的异常可用左右皮肤温度的差异来诊断。
3.显示身体上下部分正常体温差异的头尾关系,也可作为诊断依据。
(五)皮肤热对称性及诊断要点
皮肤温度的中心控制,同时均匀地影响身体的两侧,导致热形态的对称性,因此,在一个健康人体,存在着皮肤温度分布的左右侧对称性,在某一水平的不对称,则是机体异常的重要指标。温度差异的客观数据可用ROI(兴趣区域)获得。根据韩国经验,平均温度差异(ΔT)>0.6℃可以为异常(表2-5)。
表2-5 正常人群的对称性皮肤温度差异表
*五部分,但此处仅给出平均值
1.热颜色 热像检查法的某些颜色组别通常具有它们自己的意义。
(1)红(亮)色:急性期,感染性疾病和肌肉活动(使用过度)相关性疾病。
(2)蓝(暗)色:慢性期,神经疾病。
2.热形态 在热图中,展示出的不同热形态,可用作热像检查的标准。
(1)局限的形态:点状,通常提示局部肌肉活动。
(2)局部的形态:特殊形态,躯体或内脏引发的功能障碍。
(3)模式的形态:神经病理性疼痛。
3.热区 手臂和腿部的冷或热的主观症状,可使用热像检查法探测相应部位热变化,而加以客观展示,手臂或腿部放射性疼痛的区域分布,在受累的相应皮区内(皮性热区)。
“热区”是指某一自主神经纤维分布的皮肤区域,与皮区的模式相类似,因此,有助于发现疾病的根源。在实际应用中,多数人将热区与皮区等同应用。
4.热像检查法和疼痛诊断
(1)急性或慢性疼痛:急性和慢性疼痛在热像检查图像中显示不同的颜色。一般说来,“红(或亮)”代表“急性”,“蓝(或暗)色”代表“慢性”。通常,身体越热,相应部位的颜色越亮。
(2)椎间盘突出:已有多篇报道描述了热像检查法,在判断腰、颈部椎间盘功能障碍的高度准确性、灵敏性和特意性,以及与其他诊断方法(肌电图、CT、脊髓造影和MRI)具有高度相关性。当颈椎间盘突出发生时,大多数将凸出到脊髓腔的侧边,向下压迫受累的神经根(如C6在C5~6节段)。
(3)外周神经损伤:外周神经损伤为特定的外周神经损伤,并伴发疼痛,这种损伤可是一种机械性创伤,如刀割、牵拉损伤、压榨损伤或枪伤,也可是压迫损伤,如感染或自体免疫疾病,及神经源性的或浸润神经的肿瘤。
诊断标准:①急性期:远端皮肤温度升高;②神经退化后,显示低温。
(4)陷夹神经疾病(腕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的最常见病因是过度重复使用手和(或)手腕,而导致的肌腱感染。
诊断标准:①慢性:低温(动脉平滑肌去神经);②急性:高温(交感神经张力减弱)。
(5)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CRPS):热像检查法可促进CRPS的早期诊断,从而使其康复率升高。
诊断标准:①主诉:严重疼痛,但无其他异常诊断依据;②严重的异常高温或低温热模式,尤其在远端区域。
(6)脊髓功能障碍:热像检查法是评估和辨别脊髓损伤和程度的首要检查,同时在患者随访中起重要作用。大多数患者为年轻人,年龄在15~35岁;大约82%的脊髓损伤原因为车祸、高处坠落或激烈运动。
诊断标准:对称性热改变。①低温:损伤区域以下;②高温:损伤区域以上(代偿性)。单侧脊髓受累时,双侧温差>0.3℃。
(7)颈扭伤:扭伤是韧带突然活动,引起颈部延伸到极限部位,从而导致韧带过度伸展或撕裂。
颈扭伤的建议诊断标准:①异常热模式与正常血管分布对比(平均0.44℃);②冷斑点(平均0.87℃)。
严重病例,①和②模式常常同时出现;疼痛越严重,热斑点和异常热模式出现的频率越高。
(8)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MPS的诊断标准:①明显的热点(触发点);②触发点的特征:热差异(ΔT)>1.0℃,5~10mm直径圆盘形态。
(9)雷诺病。诊断标准:①手指损伤;②五手指热图模式混乱,低温或正常温度;③脚趾和远端肢体轻度改变;④关节炎;⑤寒冷诱导的低温热模式;⑥寒冷恢复延迟。
5.热像检查法和治疗评估 治疗进展的评估可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热图来获得,因为血液循环的恢复是生理功能改善的良好指标。治疗后,热图未见明显改善者,可尝试进一步地干预治疗。
(赵春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