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时间:2023-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治疗剂量之糖皮质激素能抑制人体抗体的产生,但基于其抗炎及抗免疫作用,可用于缓解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并对抗异体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糖皮质激素可增强机体的应激反应,解除小动脉痉挛,改善微循环,对感染中毒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都有休克治疗作用。1.糖代谢 糖皮质激素对调节和维持血糖以及肝脏、肌肉内糖原起着重要的作用,可增强肝、肌肉内糖原并升高血糖。

(一)抗炎作用

1.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症作用,尤以地塞米松为著,以同类药物抗炎强度之比,氢化可的松∶曲安西龙∶地塞米松为1∶5∶25。

2.在炎症急性期可降低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减轻充血渗出;抑制炎症细胞浸润及吞噬反应,从而改善红、肿、热、痛等症状。

3.在炎症后期,激素可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及肉芽组织的形成,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瘢痕粘连。

4.由于上述抗炎机制(抑制吞噬细胞的功能,稳定溶酶体膜,阻止补体参与炎症反应);同时也削弱了机体的防御功能,抑制了炎症后组织的修复功能,而延缓创口愈合,甚至使感染灶扩散。

(二)免疫抑制作用

药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

1.首先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

2.其次是降低网状内皮系统溶解颗粒或细胞的作用,使淋巴细胞溶解,以致血内淋巴细胞迅速减少,以及淋巴结、脾及胸腺中淋巴细胞耗竭。

3.动物实验表明,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主要表现为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时则能抑制由B细胞转化成浆细胞的过程,使抗体生成减少,干扰体液免疫。

4.治疗剂量之糖皮质激素能抑制人体抗体的产生,但基于其抗炎及抗免疫作用,可用于缓解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并对抗异体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

(三)抗毒素作用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内毒素作用,但并不能阻止细胞释放内毒素,也不能减弱和中和内毒素。

(四)抗休克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增强机体的应激反应,解除小动脉痉挛,改善微循环,对感染中毒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都有休克治疗作用。

(五)对代谢的影响

1.糖代谢 糖皮质激素对调节和维持血糖以及肝脏、肌肉内糖原起着重要的作用,可增强肝、肌肉内糖原并升高血糖。

2.蛋白质代谢 糖皮质激素对不同器官的蛋白质代谢有不同的影响,对肝外组织的蛋白质促使其分解、消耗;而对肝内蛋白质合成趋于增加。但总的影响是加速分解代谢,增加血清氨基酸和尿氮的排泄而达到负氮平衡。

3.脂肪代谢 糖皮质激素能抑制脂肪合成,且促进其分解。同时由于不同部位的组织对激素的敏感性不同,对其脂肪代谢的影响也有差异,而改变身体脂肪的分布,形成向心性肥胖,脂肪堆积于面部、胸、背、腹、臀部。

4.核酸代谢实验发现糖皮质激素对DNA合成亦有抑制作用。

5.水、电解质代谢糖皮质激素亦有较弱的盐皮质激素作用,可引起潴钠排钾,尤其是长期、大剂量应用时。由于其增加肾小球滤过和拮抗利尿激素作用,减少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故有利尿作用,并可促进磷、钙排泄,血钙降低,长期应用致骨质脱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