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肩关节及肩关节周围注射

肩关节及肩关节周围注射

时间:2023-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颈源性肩背部疼痛时,除了在颈部给予神经阻滞或注射治疗外,需要同时在肩关节及肩关节周围的继发的炎症病灶区注射治疗。肩关节及肩关节周围注射的部位较多,要根据解剖特点和不同适应证,可分别选取注射途径方法。本法为肱二头肌长头结节间沟注射之补充,因为关节囊周围及滑囊较为敏感,注射后常可收到明显疗效。针尖沿肩胛冈下窝刺入肌肉深层,直至骨面,进行注射,同时可向左右浸润。

颈源性肩背部疼痛时,除了在颈部给予神经阻滞或注射治疗外,需要同时在肩关节及肩关节周围的继发的炎症病灶区注射治疗。肩关节及肩关节周围注射的部位较多,要根据解剖特点和不同适应证,可分别选取注射途径方法。

(一)肱二头肌长头结节间沟注射

1.体位 患者仰卧,头转向对侧。

2.操作方法 治疗时,常规皮肤消毒,沿肱骨大、小结节的结节间沟,避开头静脉,将针刺入结节间沟头侧,沟内有肱二头肌长头,针可直接刺入肌腱进行注射;同时再将针稍稍拔出,改变针头方向刺向喙突,进行胸小肌、肱二头肌短头及喙突下注射;注射完毕后,再将针刺向喙突与肱骨头之间的喙肱韧带处注射;最后将针刺入肩关节腔内,进行腔内注射。注入药液量8~15ml(关节腔内药液不含激素)。

3.适应证 肱二头肌长头结节间沟炎、胸小肌综合征、肩部冲击综合征。

(二)肩关节囊及滑囊注射

1.体位 患者仰卧,肩下垫枕,使肩部略抬高。

2.操作方法 治疗时,常规皮肤消毒,穿刺针自喙突内下方、肱骨头前方刺入,在未进入关节囊之前,在关节囊壁做扇形注射,同时也可浸润到冈下肌止点处的滑囊。本法为肱二头肌长头结节间沟注射之补充,因为关节囊周围及滑囊较为敏感,注射后常可收到明显疗效。注入药液量10~15ml。

3.适应证 冈下肌肩前滑囊炎,肱二头肌肌腱鞘炎,肩部冲击综合征。

(三)肩外侧肩峰下注射

1.体位 仰卧位,患肩略垫高。

2.操作方法 穿刺针沿肩峰下外侧凹陷处刺入,首先寻找肩胛袖,穿刺时有坚韧的软组织感觉,其下即为硬性骨组织(肱骨头),此时可进行注射,并在同一平面上,改变注射针方向做扇形注射。然后再改变注射针方向,向肩峰下的外前方喙突肩峰韧带进行注射,在注射中肩峰下滑囊也同时得到注射。注射药液10~15ml。

3.适应证 适用于治疗冈上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肩胛袖肌腱炎、肩峰冲击综合征等。

(四)肩胛冈上肩切迹及冈上肌注射

1.体位 患者俯卧,两上肢置头侧;如侧卧,则患侧在上。

2.操作方法 测出肩胛冈全长及其中外1/3交界点,在该点上方3cm、肩胛冈前方的凹陷处,将针呈45°角刺入皮肤,在凹陷处即可找到肩胛切迹。回抽无血后即可注射。然后针尖向肱骨头方向刺入,可行冈上肌注射。注入药液量10ml。

3.适应证 肩胛袖肌腱炎、冈上肌腱炎、肩关节僵硬、肩胛上神经炎、肩周炎。

(五)肩胛内上角注射

1.体位 患者俯卧或侧卧(患侧在上),上臂前伸。

2.操作方法 患臂前伸,肩胛骨突出皮下易定位。常规消毒,穿刺针刺入皮肤,触及骨质及骨缘边部,即可进行注射,注药6~8ml后,将针尖方向改向头侧斜刺,对准肩胛提肌包膜刺入,包膜内注入药液5~8ml,药液顺肌纤维浸润而向头颈侧蔓延,患者常感颈项部有传导感,并感觉十分舒适。

3.适应证 颈椎病、颈肩综合征、颈屈曲性软组织劳损、落枕等。

(六)肩胛脊柱缘注射

1.体位 患者俯卧,两上臂前伸。

2.操作方法 定位清楚后,将针刺入肩胛骨脊柱缘的上中1/3交点处,触及骨边缘后进行注射,使药液顺骨面上浅层筋膜及肌沟浸润,然后将针拔出,分别向骨线面的上下方向浸润。必要时可在上胸段棘突进行注射。注入药液10ml。

3.适应证 肩胛骨脊柱缘及其邻近棘突疼痛、颈椎病、肩胛间痛、颈胸椎痛。

(七)肩胛腋窝缘注射

1.体位 患者可取俯卧或侧卧(患侧在上)位。

2.操作方法 主要的穿刺点位于肩胛骨颈下、腋窝缘上端处,针尖可触及肩胛骨腋窝上端,在不超过腋窝缘前方的界限下,可进行药液注射,针尖可行四周扇形浸润。必要时还可浸润后方的肩肱关节囊,使肩肱关节后部的肌痉挛获得松弛。

3.适应证 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颈肩综合征、冈上肌腱炎、冈下肌腱炎、滑囊炎。

(八)肩胛冈下窝注射

1.体位 侧卧或患侧在上侧卧位。

2.操作方法 治疗时,常规皮肤消毒,在肩胛冈中点下方2~3cm处为肩胛冈下窝。针尖沿肩胛冈下窝刺入肌肉深层,直至骨面,进行注射,同时可向左右浸润。注射药液量10ml。

3.适应证 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颈肩综合征、冈下肌腱炎。

(倪家骧 裴爱珍 刘学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